淘新聞

他苦守南後街的花燈,卻留不住將盡的繁華!

花燈,是我國的傳統民間手藝,全國各地各族均有且樣式繁多,可比起名聲與手工藝,當屬福州花燈首屈一指。

南後街,閩都的歷史文化中心,早在兩宋時期,每逢正月,萬人空巷,全城百姓聚集于此,欣賞鬧花燈舞龍燈的民俗,熱鬧非凡!

“正月元宵燈,外婆疼外孫,送來紅紅橘子,燈吉利又添丁~”這是福州的一首童謠。

在閩東方言中“燈”與“丁”發音相同,福州舊俗送燈意味添丁,因而燈會極為隆重,是全國最重視花燈文化的城市,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手工花燈師傅。

可近幾年出現在南後街的花燈,不再是純手工製作,逐漸被電子花燈所取代。

鄭祥霖,1947年生南後街,花燈師傅專業製作花燈50年,福州市花燈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唯一的省級傳承人。

鄭家世代做花燈,這位鄭師傅也不例外,可今時不同往日,時代已然變遷,手工花燈的市場越來越淡,在職的手藝人全福州僅剩兩三名。

鄭師傅不甘心手藝就此失傳,一有機會便向孩子們弘揚當地花燈文化。

這一年正月,他接到了一筆難得的訂單,市郊的龍溪村全體村民委託他做一條龍燈,為全村祈福,而訂單特別的是希望龍燈體型有所突破,因此非常考驗手藝原材料也需斟酌調控。

接下訂單後便去市場選了合適的材料,第一樣便是竹子,而好在福建濕潤多雨盛產各類竹子。

這要換做以前,鄭師傅都是自己去山裡找竹子的,曬好了囤起來,第二年再拿出來用,只不過近年訂單太少,不需要成批地做於是變成臨時去採購。

想做出好的花燈,竹子的選擇至關重要,3年以內的竹子雖更容易塑形,然而不夠結實,而6年以後的竹子儘管足夠結實,可纖維已經老化失去了原有的韌性。

採用3-6年的竹子,強韌而富有彈性,便於塑形且不易損壞,竹節的距離也需要長的,因而找到合適的竹子並不是件易事。

挑到了好竹子,鄭師傅開始畫圖,紙構思著自己想要的造型,一筆一劃描繪著這是一個靈魂步驟決定了花燈的樣子。

畫好圖紙也削完了竹子,他開始用火烤竹篾,使其像圖紙上一樣彎曲,之後用水冷卻定型,還得處處避開竹節,這是很耗費時間與精力的而且也很傷眼睛。

他現在在做的,是家族的秘制糨糊,這種糨糊與普通的不同,是根據當日氣候與製作物件,而把控調和的然後封好放起來。

他終於開始編骨架了,最先編的是龍頸,這將直接決定龍燈的最終大小。

而這一步難就難在沒有圖紙可供參考,手藝人只能靠著自己的記憶去編出正確的樣子。

在製作的過程中,委託方曾多次探訪進度也給出過不少意見,鄭師傅得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與改進,讓作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雖然聽起來很難,可他對這個挑戰很感興趣。

紮骨架時身體會受到限制,只能坐在這把小竹凳上,可為了將龍燈做好吃這點苦也沒什麼。

經歷一周的不懈努力,盤根錯節的骨架完成了,由幾百根竹篾上千個交點編織而成,僅是完成一副骨架就已經如此精緻。

糊布的最後一天,還要刷上一層骨膠,讓紗布更好畫畫。刷過骨膠並將其曬乾,再刷一次骨膠,同樣也再曬乾一次。

經過以上多重程式後,才能開始作畫。

祥雲,在漢文化中象徵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他相信這能給村民們帶來好運。

勾勒過線條,進入最後一個環節也就是上色。讓他意外的是,孫女對此很有熱情,這讓他多少有些欣慰。

鄭家花燈到他這一代可能後繼無人了,他曾多次問過兒子的意願,可兒子根本不感興趣,更別提接手這門手藝。

委託人非常滿意,進行了簡潔而又莊重的請龍儀式,這是對傳統花燈的敬畏。

看著自己做的龍燈為村民們帶來了快樂,鄭師傅心裡很滿足,這是一名花燈手藝人的情懷。

他仿佛又回到了過去,瞧見了南後街點滿花燈的盛況。小編再次呼籲大家多多關注傳統手工藝~別讓這麼美好的手藝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