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玩野釣,關鍵在餌料!
隨著氣候越來越涼爽,在自然水域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想要釣到大鯽魚,不僅需要好的釣位元,還要好的出釣時機,且對餌料的需求非常有講究。
一、水草處釣鯽魚的選位技巧正所謂“釣魚要釣草”,想要釣大鯽魚,水草處可是優先選擇。在人跡偏僻的近水岸邊,如果能夠覓得一處較密的水草,在此下鉤垂釣,一般都能獲得一尾大鯽。但這樣的機會不多,因為現在的自然水域越來越少,而人類的活動範圍是越來越廣,在人多嘈雜的情況下,魚兒很容易受驚,即便水草處有很多天然的食物吸引,大鯽魚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不會輕易靠近近岸。
而且,即便覓得這樣一處貴地,在垂釣的時候,釣友也不宜靠得太近,也不宜投餌打窩。不然,投餌的聲響過大了,魚兒也會受驚,從而就餌的口變弱,難以把握住瞬息而至的漂相。若是在遠離岸邊的深水區域有水草叢,以此作為釣點,布窩下鉤更容易獲得大鯽。這是因為此處隱蔽性高,有著大量的食物,一般情況下都有大個頭的鯽魚在此覓食活動,所以下鉤後只要臉不是很黑,基本都會有收穫。
二、出釣時間及天氣的選擇“釣魚要釣早”,這是一句經典的魚諺,在晚春到仲秋時節,釣鯽魚都要趕早。大概是早晨6點左右到9點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鯽魚的攝食欲望很高,此時垂釣的收穫,要比其他幾個時間的漁獲都要高。
這個原因大概是早晨的氣溫適宜,空氣較為涼爽和清新,在晨風的作用下,新鮮氧氣溶入水中,在此時的魚兒肚子又比較饑餓,自然攝食欲望較高,易於開口。而到了冬天,想要釣鯽魚,就要趕午時,且要尋天晴有南風的日子下鉤,不然鯽魚不出窩,想要釣魚也沒魚可釣。想要釣大鯽魚,選擇好天氣再出釣很重要,這是很多釣友們總結出的經驗。在春夏秋三季節裡釣鯽魚,最好選有3~5級東風或者東北風的晴天(或久陰轉晴)出釣,這個天氣下,很容易釣到大鯽。而冬天裡想要斬獲大鯽,在晴天有4級以下的南或偏南風(短暫霧散後的晴天)的天氣下出釣效果較好。這是因為此時的天氣下,氣壓較高,水中溶氧較為充分的緣故。
三、釣鯽魚的用餌選擇想要在野外垂釣大鯽魚,用餌是關鍵。其中深秋到仲春的一段時間,適合用腥香味的商品餌垂釣;而到了暮春至初秋的一段時間,為了避免小雜魚鬧窩,且促進鯽魚的開口,適合用香甜的商品垂釣。而不使用商品餌的情況下,想要在野外釣大鯽魚,則適合用活餌,像蚯蚓、白蛆、油葫蘆、螞蚱都是垂釣用的好餌料。其中以蚯蚓,獲取最為容易,且一年四季都有。但在小雜魚較多的情況下,要慎用。在用糧食餌垂釣的時候,要注意味型和狀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