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寶寶積食壞處多,這些應對方法收藏起來吧!

父母往往擔心孩子餓著,想盡辦法讓孩子吃很多,俗話說,要讓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孩子吃太多有時並非好事。給寶寶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美食,看著寶寶大口大口吃的時候,心裡美滋滋的,沒過幾天,寶寶突然不愛吃飯了,開始咳嗽發燒,小嘴巴裡臭臭的,這是怎麼了?寶寶積食了!

【食積是怎麼回事】

小兒因飲食不能自我節制,往往由於飲食、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症。就是中醫所說的食積。如果孩子吃得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這時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時地消化吸收。

這樣一來,它會損傷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積食。繼而就會鬱積生熱化火,表現為舌苔厚、口臭、唇紅、小便黃、大便幹,平時很乖的孩子變得煩躁鬧人等。

孩子食積,傷及脾胃,除了會出現厭食、嘔吐、便秘、泄瀉等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一旦受涼,便形成內熱外寒,即中醫說的“燈籠火”,出現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甚至肺炎等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積食】

如果孩子出現下列症狀,就說明孩子出現積食了;睡覺時不停地翻動,有時還會磨牙;肚子脹、肚子疼;胃口明顯變小,食欲不振;早上起來有口臭、舌苔又厚又白、鼻樑兩側發青;晚上睡覺手心、腳心、腹部灼熱等,或3歲以下小兒食指青筋變粗。

【寶寶積食了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喝,節日期間大吃大喝的情況往往比以往少了許多。既然這樣,寶寶為何還會積食呢?少了大吃大喝並不等於說孩子吃得少了。由於兒童食品種類的增加,其實,寶寶吃的東西往往比以前更多、更雜,而一些不合理的飲食非常容易形成積食,比如:紅薯和花生,紅薯和雞蛋,冷熱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熱食後吃冷食,非常容易造成食物在胃內“打架”。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它不僅增加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還可能給這些臟器帶來疾病。因此,需要父母們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積食主要要靠預防,家長不要一味給寶寶吃東西。如果已經發生積食,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吃一些化積的食物,必要的時候請教醫生,用助消化藥物解決。

【不要經常反復給寶寶服用消食藥】

為了防止寶寶積食,有些家長會經常讓寶寶吃消食片,覺得只要吃完飯吃點消食片就不會造成積食了,而寶寶也會像吃糖豆一樣,一顆接一顆地吃;還有些家長會經常給寶寶吃王氏保赤丸,感覺這是中成藥,多吃點也沒有關係,其實這些方法都不能常用。

消食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寶寶消化,但如果家長經常反復給寶寶服用王氏保赤丸、健胃消食片等消食藥,可能會影響小兒自身的消化功能,何況有些消食藥含有瀉下藥物(如王氏保赤丸就含有大黃、巴豆霜),常用會傷脾胃,甚或造成肝腎損傷。

【寶寶積食的食療方法】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提醒:也可買些新鮮山楂,洗淨取適量切成小塊,放入燉鍋中小火煮3-4小時,煮出湯色後,用乾淨紗布過濾果塊和雜質,根據寶寶的口味,稀釋或者加糖,讓寶寶當成水喝。有時如果沒有買到新鮮山楂,就買些未加工過山楂幹代替,用高壓鍋大火滾燒後轉小火淬制汁水,讓寶寶服用,另外,山楂還有清肺功效。

2、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提醒: 如果去藥店買幹山藥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購入新鮮山藥,那種褐色長長,像是根莖類作物就是山藥。除了熬粥,山藥還可以炒著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錯的。

3、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提示: 白蘿蔔本就是清涼敗火的食物,可單獨做湯給寶寶喝,但是味道的緣故,孩子會不愛吃,放在粥中,再加了紅糖,孩子才會愛吃。

【小兒積食推拿】

小兒推拿法在防治小兒食積方面具有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積滯,扶正祛邪提高小兒免疫機能等功效。

捏脊法:家長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從尾骶骨開始,慢慢地向前捏按,一直到頸部,由下而上連續捏3~5遍,堅持早晚各一次。

揉摩腹部法:家長可用手掌在寶寶整個腹部順時針摩3-5分鐘。摩腹後找到胸中劍突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用食中無名指按揉該穴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