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智慧家居各大派系優劣勢分析:海爾落子如飛

國際巨頭在平臺和生態系統控制權上展開激烈搏鬥,畢竟對於智慧家居而言,平臺相當於OS系統之于智慧手機,在這個可能引爆未來的領域,沒人會放棄分一杯羹,巨頭都在跑馬圈地玩大的,中小硬體初創團隊則面臨如何在這一輪競爭中選擇站隊的問題。
“玩大的”背後,平臺各玩家漸顯優劣
鍾情智慧家居的國內廠商也保持了同國際大佬一樣的作戰步調。互聯網一直講究派系,在目前的智慧家居平臺建設領域,我們也可以將入場者分為三股力量:這三股力量分別對應的是互聯網派、傳統派、創客派。
互聯網派:1、小米代表的手機廠商;2、京東代表的電商企業
小米的平臺從一開始就是軟硬體結合的做法,自身既有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小米路由等等一系列智慧產品,又靠米家贏得眾多合作夥伴,並有成熟的、使用者規模大的系統軟體“MIUI”,更有金山雲平臺作為後臺支撐,但唯一的缺憾問題在於選擇了和蘋果iOS類似“自己為政”的狹隘生態建設思路——一旦選擇了小米就意味著要選擇小米的生態鏈,用封閉來保證用戶體驗卻有了“綁架”用戶的嫌疑;
京東2014年推出的“JD 計畫”——將為智慧硬體廠商提供包括上游晶片技術、庫存分析、行銷管道、供應鏈、雲計算、金融貸款等服務,並向他們提供基礎上網流量頻寬。另外,發佈了面向消費者的智慧硬體服務——移動應用“京東雲助手”,當然最大的優勢在主要憑藉自身的銷售管道優勢,來拉攏合作夥伴,但整個運作模式像“空手套白狼”。
傳統派: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廠商
張瑞敏近年來一直強調互聯網轉型,傳統家電廠商海爾正在把自己變成一個凱文·凱利筆下的分散式組織。對於智慧家居,倚仗在家電行業很強的號召力,海爾U 平臺是目前資質較老佈局最為成熟的平臺。
海爾U 的佈局邏輯是,先制定一套軟體協定先把自家產品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單品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平臺,然後通過協議的開放讓其他廠家的產品加入其生態系統。整個思路順序是先讓自家產品升級,然後吸引合作夥伴一起打造生態系統,從晶片、模組、電控、廠商、開發者、投資者、電子商務、雲服務平臺和跨平臺合作等均涉及。在該平臺中,開放的協定和介面助力合作夥伴的產品迅速升級為智慧家電,實現品牌互聯互通,資料共用,同時也節約成本、縮短開發週期。海爾模式的關鍵在於其從傳統向物聯網轉變的徹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