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讓孩子有一口好牙的秘訣】一位媽媽的護牙經驗

前一陣玩兒分答的時候有人問我:什麼事情是一分鐘就能學會然後受益終生的?我回答說:正確的刷牙方法。

我自己有一口爛牙,雖然表面看不出來,但其實很多都是大修過、種過的了。從小到大,我熟識中國、美國、香港的各路牙醫,這中間忍受過的痛苦、付出過的時間和錢就別提了。現在我所擔心的是所有的牙都活不過本人,老了以後不能用自己的牙吃香喝辣,生活品質堪憂。

究其原因,可能跟從小愛吃零食、刷牙不注意有關係。雖然後來各種亡羊補牢,但口腔環境已經形成,積重難返了。所以在自己孩子小的時候,我很注意他們的牙齒保護。現在分享一下我的做法,供希望孩子有一口好牙的家長們參考。

一. 刷牙的啟蒙

有些家長問我,孩子一兩歲了,已經長了一些牙了,要不要開始刷牙?如何開始?

其實,在孩子長第一顆牙的時候就應該開始給他刷牙了。甚至可以更早。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乳牙好一點差一點沒關係,反正也要換牙。其實,乳牙的健康直接決定了恒牙的健康。因為牙齒好不好是口腔環境決定的,而口腔環境是在乳牙時期形成的。換句話說,乳牙的齲齒會“傳染”給恒牙。再說乳牙並沒有那麼快掉,有了齲齒還不一樣得去補,不然最後也會疼得受不了。

一般來說,在孩子長第一顆牙的時候,家長就應該開始每天用手指裹著紗布蘸水給孩子輕輕擦兩次牙齒和牙床。也有那種專門擦牙齒的指套。目的是清潔牙齒上的奶垢、緩解出牙的不適,也讓孩子從懵懂時期就開始習慣大人給刷牙的感覺。

等孩子一歲多、牙長多幾顆以後,就可以改用很軟的嬰兒牙刷和不含氟、可吞咽的嬰兒牙膏(因為孩子小,吐不乾淨)來刷牙了。還是可以大人給刷,把它當成親子時光的一部分。也有孩子非要自己刷的,那也非常好,正好教給他們刷牙的方法(每顆牙的每一個外立面都要刷到、還要刷夠時間),但不要指望他們能自己刷乾淨。孩子刷過之後還是需要大人再幫著刷一下。我家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們五歲之後,我才基本上放手的。

既然刷牙是親子時光就不要鬧不愉快,要連哄帶玩兒講道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刷牙;給他們讀跟刷牙有關的繪本;“巧虎”裡也有非常好的關於刷牙的內容;我親自扮演蛀牙菌,在刷牙時間準時出洞,在衛生間的門框四周逡巡、威脅要在他們的牙齒裡建房子建遊樂場。我在左邊比劃他們就趕快刷左邊的牙,我在上邊比劃他們就趕快刷上面的牙,非常歡樂......每天他們刷過牙後,我都要讓他們過來張大嘴做“亮晶晶檢查”,看哪顆牙沒刷乾淨,我會幫他們再刷刷。聽著麻煩,其實只是幾分鐘的事兒,習慣就好,他們也特別喜歡這個過程,尤其是當我宣佈“哇,你今天的牙刷得亮晶晶好乾淨!”的時候。

中國孩子掉了乳牙要往房上扔,據說這樣可以讓新牙長得正;外國孩子掉了乳牙放在枕頭下頭等“牙仙”拿錢來換(牙越好越白,牙仙給的錢越多)。這些都讓孩子的換牙過程充滿樂趣,也讓他們更意識到換牙意味著長大成人,新牙將伴隨自己終生,要好生看護。

哥哥六歲,換牙前的一口五星級乳牙

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前面說過,三歲之前孩子用不含氟、可吞咽的嬰兒牙膏,等三歲以後就可以用普通的兒童牙膏了。跟看牙的費用相比,最好的牙具也不算什麼。我會給他們買各種新奇的兒童牙刷和各種口味的兒童牙膏,以保持他們對刷牙的興趣。現在我們全家用的是Philips的電動牙刷“Sonicare",這是我們用過最好的刷牙神器。至於孩子可不可以用電動牙刷,我覺得大一點就可以,選好牌子、兒童型的就行。

在北京那幾年我讓他們用過濾水或純淨水漱口,自來水基本不進嘴(雖然我家也安了普通的過濾系統,但水質還是不好)。不是我黑我大北京的水,用幾年下來小孩牙齒絕對微黃。放一個小過濾水壺在衛生間又不麻煩。

妹妹的牙比較緊,我還經常要用很薄的扁牙線幫她再清一下牙齒中間。雖然最近牙醫協會不再把使用牙線單提出來推薦了(原因是牙線的作用有限),但牙線仍然是清潔牙齒交界處的最好辦法。而且孩子最容易齲齒的部位除了大牙上面就是牙齒交界處,一旦蛀了經常就要補兩顆。

哥哥的第一顆牙掉在了札幌的酒店裡,妹妹親手把它壓在了哥哥枕頭底下。最後被香港來的牙仙用40港幣收走了。

三. 少吃零食、釜底抽薪

吃零食跟牙齒健康有很大關係。都知道吃糖多了容易蛀牙,其實還有所有黏性的(比如餅乾)、發酵的(比如優酪乳)食物對牙也不好,吃過後最好漱一下口。乾兒子在美國看牙的時候牙醫給他吃了一個維生素軟糖,吃完後拿一種燈照著給口腔拍照,然後就會看到,即使漱過口,那些黏黏的糖的殘渣仍然會好好地覆蓋著所有的牙齒。

一般人早晚各刷一次牙。據說日本的小學生午餐後會再刷一次。我想,只要刷牙方法得當,中間不是老吃零食,應該也就夠了。不過,我家孩子是先吃早飯、後刷牙的。起床後只漱口不刷牙,吃過早飯,把牙齒好好刷乾淨後再去上學。我覺得這樣比吃過早飯後直接去上學、然後讓兩頓飯的殘渣在嘴裡一直發酵到晚上要好。有人說早上起來不先刷牙的話嘴裡有很多細菌誒!其實這些細菌早就一直在隨口水吞著呢,不在乎多吞那一會兒,對牙齒的影響肯定比食物殘渣小多了。太介意的話就在早飯前後各刷一次好了。

還有,嬰幼兒到了戒夜奶的年齡就要果斷戒掉(記得是一歲左右?),夜裡吃奶既影響睡眠又毀牙齒(尤其是吃奶瓶的孩子)。

換牙前的妹妹。她的牙排列有點擁擠(頜骨沒長那麼快),從去年開始每年讓正畸醫生檢查一次,看看什麼時候需要干預。

去年10月,妹妹在北京掉了自己的第二顆乳牙。她掉的牙都自己存起來了,堅決不賣給牙仙。

四. 牙醫是我們的好朋友

中國牙醫的技術真的很厲害,專治各種疑難雜症,動大手術不在話下。因為中國人習慣于等到牙疼了才去看牙醫。外國的家長則是定期帶孩子一起去檢查牙齒和洗牙,所以他們的牙醫就像家庭醫生一樣,補牙的同時以預防和保健為重,一路跟隨孩子牙齒的成長進程,是大家的好朋友。當然,這個朋友收錢也非常厲害,醫療保險裡牙醫是單算的。

說到洗牙,一些家長因為不瞭解而有顧慮,擔心會損害牙齦和牙齒(越磨越薄?)。我雖然不是牙醫,但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會。損害牙齒和牙齦的是牙垢和結石。大人孩子定期洗牙可以保持牙齒和牙齦的健康。

以美國家長為例,一般會每年帶孩子檢查1-2次牙齒、順便洗牙。為了記得住,時間就在寒暑假前後。這樣有問題及時發現和調整,即使有齲齒也不會發展到太嚴重。而且牙齒和口腔是一門大學問,遠不止齲齒這一件事,各個階段各種情況都能得到牙醫的專業建議和處理就很重要。比如乳牙和恒牙的關係如何、是否需要主動拔掉乳牙、何時做窩溝封閉、咬合有什麼問題、是否要做擴顎,什麼時候做正畸.....你看歐美的孩子牙齒普遍很好,畢業紀念冊裡那一排排笑著露出來的整齊的大白牙,幾乎都是從小到大家長用時間和錢堆出來的。

當然總有那麼一些基因好的人,天生牙就又整齊又不容易齲齒,這個學不來只有羡慕的份兒。我們只能做自己控制得了的事兒。

牙醫的工作之一就是教給我們正確的刷牙方法

從哥哥三歲、妹妹一歲開始,每年請親切和善的、會送玩具的牙醫檢查一下牙齒,只為了讓他們對牙醫沒有那麼恐懼。然後在哥哥五歲、妹妹三歲那一年,他倆第一次洗牙,乖乖地張開嘴忍受了些許不適,完成了將近半小時的整個過程。

說了這麼多,顯然並不只是花一分鐘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那麼簡單,而需要在頭幾年陪伴、檢查、督促他們養成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有條件的話定期帶他們檢查和洗牙,不要被動地等牙疼了再去補,最後補不勝補。六七歲以後給槽牙做窩溝封閉,預防齲齒。乳牙全部換完以後給孩子做正畸、戴兩年牙套——這不光是為了整齊美觀,而是為了讓他們的咬合更合理,不至於在成年之後面臨越來越多的牙齒問題。所以說,孩子的一口好牙,是他們健康的重要部分,也是父母之愛與責任的表現。

如果家長做不到這些,那麼至少抽出一分鐘時間,好好教給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吧。這確實是會令他們受益終生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