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她,十年前到成都,如今辦起了美食班
9月1日的下午,在天府廣場太古食代天地,孫亦敏老師開始了第二期的免費美食課堂,名為“孫阿姨的廚房”,由青羊區西禦河街道西華門社區主辦。
西華門社區的胡書記說,“孫阿姨快70了,你看她像那個年紀的嗎?她閱歷豐富,一生都愛做美食,以美食養生。”
恰逢隔天在三聖鄉有一次課,於是便第一時間趕去拜訪。
==蕙質蘭心做肉羹湯只為那份赤子之心==
三聖鄉這家小院是孫阿姨日常授課的地方,剛到門口,孫阿姨就熱情的招呼我。是的,就是那種好聽的臺灣腔。年過六旬的孫阿姨並不介意談論年紀,相互認識的時候就笑著跟我講說題目應該寫上“六旬美少女……”
愛笑的她,心態很年輕。所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能在退休的年紀再來開創事業“第二春”的動力吧。
到的時候孫阿姨已經在裡裡外外準備著,今年67歲的孫阿姨生於廣東,在臺灣生活了40多年。80年代回家探親時,游遍大江南北,95年又因三個女兒求學來到美國開了10多年餐館。
這一路走,一路學,一路做。從國內的川菜、湘菜、粵菜、京菜、閩菜、豫菜等,到國外的東南亞菜、歐洲菜、法國菜等,她都廣泛涉獵,對於食材信手拈來。孫阿姨每次授課都會準備好手寫菜譜,讓人感受到做菜的熱忱之心
2005年,孫阿姨來到成都開始了養老生活,可是孫阿姨卻沒有閑著,她在西華門社區做起了志願者,照顧老人、陪小孩子玩耍……有空的時候還經常給大家做各種養生的美味。在孫阿姨看來,人的心要永遠保持開朗,吃再多保健品都不如靠食補有效。
孫阿姨說,“成都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這裡不僅是美食之都,而且隨著城市越來越國際化,這裡的人也越來越接受天南地北的美味。”
每次上課前美食班的同學也幫忙做上課前準備。孫阿姨說,“食譜列個一二三其實很簡單,什麼東西放多少多少。但我把它們都濃縮成了一種概念,沒有確切的數值,不會讓人覺得太困難,讓學習做菜的人更容易打開思路,有更寬廣的想像力去做一道菜。”
這次要孫阿姨教大家做的是“香菇赤肉焿”,所謂“赤”,閩南語讀作“qià”,即瘦的意思。
“香菇赤肉焿”的食材之一:把胛子肉切成條做餡兒,而因為沒有魚漿做外皮,所以剩餘的肉絞出來做成外皮。在吃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內外的口感差異。
孫阿姨說,每次上課都會根據當天要教的菜放一首應景的歌,可能是上海灘夜總會的歌舞,可能是粵語,甚至是戲曲……這樣子的話,會更容易讓大家進入到那道菜所對應的情境當中。
於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伴著江蕙的閩南語老歌,孫阿姨開始了今天的課程。
開始授課時,孫阿姨就會把手寫的菜譜放在身邊,所有食材全部展現在同學們面前,用一種很輕柔的語調,不僅耐心地跟同學們講解做菜的步驟,還會告訴他們這一步一步的因果關係。偶爾引經據典,又或者開個玩笑,整個氣氛歡樂而融洽。孫阿姨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解答同學們各種各樣的提問。
在每個環節,孫阿姨都會和同學們一起,只有親自去做去感受,才能更快找到這道菜製作的那個感覺。
“香菇赤肉焿”的食材很普通,菜的本身沒有貴賤,用比較昂貴的食材當然能突顯誠意,但是以便宜或當季的食材,加上讓人驚豔的創意,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做出來,這也是對每一位食客最大的誠意。
==外地做法與當地的食材結合才是會被大眾接受的好味道==
其實成都人的嘴巴是很刁鑽的,很多外來餐廳都會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
那麼面對清淡的臺灣菜如何在口味和經營之間權衡呢?面對這糾結的問題,孫阿姨有自己的答案。今天做的這道“香菇赤肉焿”是一道非常地道的臺灣菜,可大家都覺得很好吃,除了食材的新鮮和參與制作的體驗感,其實是把四川元素不著痕跡地融入到了這道菜裡。菜的本質是沒有變的,但是加上一點點可自行選擇的本地元素,就變得有意思了。
課程結束後,整個操作臺乾淨得幾乎不需要怎麼收拾。小時候家庭很拮据,孫阿姨的母親給她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所以她也從不浪費任何食材,甚至常常把我們以為無用了的東西變成人間美味,這叫“敬天惜物”。
菜都是有溫度的,每道菜都要考量本身的食材怎樣搭配最好,要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
三聖鄉的這個小院,是孫阿姨的朋友林小姐租下來的,種點有機蔬菜,本打算是家人、朋友來玩和享用,基本上是半閒置的狀態。“跟林小姐的認識,才有了現在這個“美食課堂”,希望將授課的收入投入到公益活動中去。”孫阿姨說。而每次課後,幾個同學和孫阿姨坐在一起閒聊。
上課是有意義的,我這個年紀,就像一個母親一樣,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去培養,做得對的表揚,錯的也會指出來。來這裡的學生人都很好,素質也很高,為家庭、為孩子。但最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相互學習,開開心心。
目前,孫阿姨的免費美食課每個月有一次,在天府廣場下的太古食代天地。孫阿姨的助理張先生告訴團長,除了在配合社區免費授課和自己的美食課堂之外,目前也在考慮做一間實體店出來,以臺灣小吃為主打。
食物是有記憶的,在採訪的最後,孫阿姨淡淡地說:“輾轉過這麼多地方,故鄉就是童年成長的地方,是你想卻又回不去的地方,這就是鄉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