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早教專家:請做個“牧羊犬型”父母

【導讀】和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有喜怒哀樂憂恐等情緒,當負面情緒來臨時,他們常常會鬱鬱寡歡或者無理取鬧。在面對孩子的這些情緒時,父母們往往憑藉直覺、經驗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那麼,父母常見的一些處理方式,是否有利於孩子正確對待負面情緒?《生命時報》為此採訪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早教專家蔡景昆,請他對幾種父母常見的處理方式進行解讀。

丨生命時報記者 包育曉

老虎型——壓制型

爸爸媽媽帶左左去逛街,看見了玩具汽車,左左就纏著媽媽買。媽媽說:“家裡有很多了,不買了。”左左就大哭大鬧起來。爸爸見勢,嚴厲呵斥:“別哭了,丟不丟人?再哭我就揍你了!”

老虎型的父母在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一味壓制,甚至用最苛刻的標準來挑剔他們的行為。這也許在當時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長期受壓抑,孩子會封閉情感,不輕易表達喜怒哀樂,變得冷漠、乖戾,甚至產生抑鬱或分裂兩種極端性格。

鴕鳥型——忽視型

5歲的小蕊最近在幼稚園常悶悶不樂,老師細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她的小夥伴楠楠搬去了另一個城市。老師將情況告訴了小蕊的父母,媽媽卻很不在意:“沒事,小孩子懂什麼難過呢,過幾天有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她就忘了,不用管。”

這類父母在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表現得像鴕鳥,認為孩子有情緒鬧一鬧就過去了,因此不在乎。殊不知,這種反應會給孩子傳達一種媽媽不在乎我的訊息,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愛和父母溝通,在情感上會覺得孤獨,不善於人際交往,處理感情可能走入冷漠或輕信他人的極端。

綿羊型——無力型

萌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她特別疼愛。“不要哭了,我帶你去買玩具。”、“乖,別難過,帶你去買新衣服。”……這樣的話幾乎掛在嘴邊,物質補償成了家長們應對萌萌負面情緒的唯一辦法。

這種父母往往也被稱為“無原則父母”,面對孩子哭鬧、委屈,他們一味妥協。一方面,家長們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沒必要太計較原則;另一方面,父母看到這樣能達到效果,也就順勢而為。

事實上,當孩子發現哭鬧能達到目的,就會習慣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但妥協只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抗壓能力,內心脆弱,在今後生活中遇到一點小事就會自怨自艾,自暴自棄。

袋鼠型——理解型

小明的媽媽非常溫柔,無論他做錯了什麼事情或考試沒考好,媽媽總是耐心地安慰他“沒事,媽媽知道你盡力了”、“沒事,我們下次努力吧。”

小明媽媽能換位思考,不給孩子過多壓力是值得肯定的,但面對困難,偽裝成沒問題,不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反而會降低他的安全感。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不僅有簡單的哭鬧,還會產生諸如沮喪、難過、焦慮等更多情緒。此時如果只籠統地安慰,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其負面情緒。

牧羊犬型——教導型

事實上,家庭是孩子學習處理情緒最重要的開始,不妨學做“牧羊犬型”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既有呵護疏解,又有示範管理,行止有矩,引導孩子找到正確處理情緒的方式。

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往往是從父母情緒表達方式中習得的。因此,父母要以身垂範。如果媽媽發現地面上有只蟑螂就大喊大叫,那麼今後孩子在遇到一隻昆蟲時也會十分誇張地表現出驚恐。

父母還要靜心傾聽孩子的情緒表達,與孩子產生共情,適當地表示同情和理解,幫助他轉移不良情緒,引導他找到正確的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比如孩子養的蟈蟈死了,媽媽可以安慰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不過已經這樣了,有媽媽陪著你,我們讓這件傷心事儘快過去吧!”

對3歲以上的兒童,父母還可以給孩子的情緒定義一個概念,讓他們真實瞭解自己的情緒,如“你今天是很難過嗎?”、“剛才你為什麼打弟弟,是因為你嫉妒媽媽抱他嗎?”。

情緒和情感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確立,家長應妥善處理。▲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