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畢贛生猛

他用夢境抵達真實,他以過往回溯未來。他鏡頭下的凱裡如夢如幻,他關於時間和情感的講述令人如癡如醉。在電影娛樂化愈演愈烈的時代,畢贛以令人驚歎的原創精神,完成了一部既充滿詩意,又直指現實的力作。

灰綠色高領上衣 Pye

畢贛,生於1989年。2011年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2012年憑短片《金剛經》

獲香港 ifva電影節特別

表揚獎。2015年,他的長片處☆禁☆女作《路邊野餐》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新

導演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等。法國著名影評刊物《電影手冊》稱讚他

“創造了一種強有力的新魔幻現實主義,有時令人費解,

卻刻刻讓人著迷”。

每到淩晨三點的時候,畢贛的角色們就開始跟他說話了。

最近他們來得越來越晚了。因為畢贛要幫著妻子給孩子洗澡、穿尿布、餵奶、哄入睡。到了深夜,等孩子睡熟了,他們才能給畢贛寫信,聊聊各自的苦衷,將貼滿一面牆的文字延伸開去。他們知道這個小個子青年最瞭解、體會他們。畢贛則覺得,“他們中的每個都可能是我”。

上次給畢贛寫信的是張夕,一個生活坎坷的女人。她年輕時嫁給了在舞廳認識的男人。後者混幫會,講義氣,替老大報殺子之仇,卻把自己賠進了監獄。九年來,男人一直收到張夕寄來的信。等到他出獄才知道,妻子已在年前幽幽病逝。

這只是張夕和她親人們命運的一種。在此前和此後,她在時間、記憶和思念組成的迷宮中變化騰挪著,重組出種種如夢似幻的可能。但天又快亮了,孩子開始啼哭。 角色們便一一離去。畢贛得推開門走出書房,“去看他為什麼哭,你也沒有辦法,所有人都在那兒”。然後又是一天的日常家務——新家是鋪木地板還是瓷磚?哪個牌子的嬰兒車才不會夾到孩子的手?奶粉的品質怎麼保證?過濾能不能保證食用水的安全?

 在深居內陸的貴州小城凱裡,最微小的細節都需要最精細的推敲。年輕的父親耐心地學習著,迅速地適應著。雖然工作效率低了,他卻很依賴這種瑣碎的穩定。

“漂泊對創作者來說是特別短暫的一種爆發,我已經體會到了,之前都在到處做事情。所以接下來我不需要那種狀態,那樣也不可能出好的作品,只會迷失在名利之間。我是有家庭的人,每天考慮的是柴米油鹽。”

在過去的一年中,對畢贛來說,把時間花在柴米油鹽上是奢侈的。

2015年,他憑藉一部低成本長片《路邊野餐》在瑞士洛迦諾電影節拿下最佳新導演獎,之後又斬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紐約時報》稱之為“具有超現實的美感”。《好萊塢報導者》的評價則是“夢幻、充滿詩意而又時時脫軌,讓人難以相信20多歲的導演完全是個新手”。名聲從天而降,聚光燈隨時懸在他頭頂。廣袤的世界向這個小鎮青年敞開懷抱,承諾著榮寵和繁華。

可畢贛還是更喜歡做西南小城中的一個閒散青年。他在老家結婚生子,喜歡吃米粉,更喜歡“葛優癱”在家裡想東想西。北京很麻煩,去哪都要坐很久的車,時間歸於無效。而凱裡是具體而微的,它有涼爽的夏天,節奏緩慢的親朋,妻子的嘮叨和孩子的尿布。這些風箏線牽住了年輕的導演。要沒有呢?“那可能就不知道飛到哪去了。”

但外人休想慣性地將“故鄉情結”套在畢贛身上。這個圓臉的小個子青年會抬眼反問:“我又不是逃亡的人,對不對?我現在就在家,所有的親戚都很近。要說為‘故鄉’拍什麼什麼,會不會特別矯情?在那邊拍,是因為生活的慣性讓我在那有安全感。老提這個詞,證明很多人還是不太關注電影本身吧,覺得拍片總要有一種身份才行。如果你什麼身份都沒有,好像你拍的電影就不高級。”說完,27歲的畢贛垂下眼簾,仿佛睡意上湧。一眼看去,絕難猜到其人生箴言是“不服從”——當年是不服從于家人安排的鐵飯碗,如今則是不服從於外界期待的清高文藝形象。在“一夜成名”之後,他要瑣碎的生活細節來支撐自己細微的安全感。他要黎明時孩子的哭聲讓角色退去,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他:你是一個特別普通、細節豐滿的人。

像凱裡一樣,《路邊野餐》是潮濕而柔軟的。鄉村醫生陳升百無聊賴地獨自活在鎮上,偶爾寫兩句詩自娛。妻子母親都在他坐牢期間逝去了。同母異父的弟弟又不認他。唯一親近的小侄子衛衛,還被“賣”到了外地。陳升決心外出尋回衛衛,順道實現一位老同事的囑託。這個歷經坎坷的中年男人坐上火車,渾不知自己就要遭遇未來,並與逝者重逢。

從陳升進入時空交錯的神秘小鎮開始,畫面便連綿不斷。觀眾們跟隨著男主人公穿行在綠意朦朧的山路之間,打聽著“會吹蘆笙的苗人”。老人們搖著頭,舉手往山路上一指:好多都老了,死了,那上面或許有,找找看吧。

陳升去了。他見到長大的衛衛,穿上給別人的贈衣,身份恍惚起來。忽而鏡頭又似乎有了自己的意志。它離開了陳升,在山村縫隙中跳躍、追隨,見證了衛衛的愛情,又回到努力填補遺憾的陳升身上。天色漸暗了,時不再來。在眾人注視下,這個總是面無表情的男人鼓起勇氣,唱起了一首上世紀70年代寫就的兒歌。他顯然毫無準備,跑調得厲害,觀眾都忍不住要為他尷尬。但這是畢贛心目中整部電影“最純真的一刻”,甚至是他整個職業生涯都要去追尋的一刻。為此,他不許已合作了5年的主演陳永忠提前和樂隊排練,也不告訴對方選歌的意義。

“他會特別疑惑為什麼、怎麼會去唱這種歌,那就好了。你有排斥的心情、不能理解這首歌就是對的,因為你唱了才能理解它。”

“月亮下的細語都睡著都睡著,

我的茉莉也睡了也睡了,

寄給她一份美夢,

好讓她不忘記我,

小茉莉請不要把我忘記,

太陽出來了我會來探望你……”

歌聲飄蕩著,鏡頭靜靜搖開。觀眾們看到了人群中那個或許也叫張夕的女人。她捂住了嘴,無聲地哭起來。

不論技術如何粗糙,這個徹底拋棄傳統線性敘事的長鏡頭註定為影壇矚目。洛迦諾電影節選片負責人馬克·佩蘭森在其短評中寫道,“畢贛創造性地構建出一種詩意地進入自己家鄉的途徑,以一個40分鐘的長鏡頭,混合了主角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畢贛亦以其強烈的現代手法自詡:“它整個視點特別的複雜——一會兒第一人稱,一會兒第三人稱,如果放在100年前,我們的觀眾是沒辦法閱讀這樣的作品的。”

而這個現代性的鏡頭,是以近乎原始的手段拍攝的——攝影師和錄音師各搭一輛摩托車跟拍,有時甚至跑著拍,錄音師獨自舉話筒杆完成全部收音。男主角陳升的扮演者陳永忠是畢贛的小姑父,扮演童年衛衛的是他的弟弟。電影在凱裡本地拍攝,前期成本約20萬,是畢贛搭進全部積蓄又東挪西借來的。他在山西傳媒學院讀大專時的老師丁建國就資助了不少。錢用光了,丁就打一萬塊過來,過幾天再打一萬。戲拍到70%的時候,劇組宣告“彈盡糧絕”,畢贛在山上冒著大雨補拍。沒有人知道前路究竟會如何。畢贛只告訴劇組成員,大家在幹一件了不起的事。

這些艱難困苦,媒體在之前已反復挖掘過,或多或少有渲染創作者篳路藍縷的意思。畢贛卻不以為意。他會故意透露:以前拍短片資金用盡、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在‘作死’”,買了一條金毛大狗來養。沒錢買狗糧,畢贛吃麵條,狗也一起吃麵條。現在想來,“真的沒有覺得當時不好,就是很窮而已。這些事不是你可以用來賣成功學的。”

同樣,他也不願渲染自己的孤獨童年,作為片中感傷情節的佐證。小時候,他目睹父母不和,最終離婚。母親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小名就叫“衛衛”的畢贛暫住在父親家。以開計程車為生的父親一出門,就把才幾歲的兒子反鎖在屋裡。有一次外婆走遠路來看孫子,卻打不開門,老人家在門外急得直哭。

但有空時,藝術家性格的父親也會帶著畢贛去看電影。凱裡有個“很廢墟”的電影院,當年人煙鼎盛。看周星馳的電影時,畢贛還在上小學,只記得某一幕中“有很多劍插進那個轎子”,很嚇人。他怕得蒙住眼睛,又忍不住從指縫去看。至今,他仍認為“那是最好的看電影的狀態”。遇到想挖掘“童年缺失”的人,他總在強調:“我沒有少過什麼,從小就是得到滿足的,我唯獨不滿足的就是創作裡面的那些東西。”

中學時,畢贛覺得聽課沒意義,於是再次“不服從”。——每次上課都不帶書、不帶筆記本坐最後一排,想睡覺就睡,只是“絕對不擾亂紀律”。大專畢業後,畢贛拍了電影處☆禁☆女作《老虎》和短片《金剛經》,開過婚禮影像工作室,幹過爆破員,沒有一樣長久。姑媽曾給他找了一個在大巴客運站工作的機會。在凱裡算是一份好生計。畢贛答應了,參加了就職考試。考到最後一天,他讓朋友幫忙從太原買了機票,自己毫無徵兆地逃回太原,不久便決定繼續自費拍電影。說到這事,他兩手一拍,仿佛對自己萬分無奈:“這就是我嘛,開始我都希望跟他們很好地溝通,達成他們的意願。如果沒有逼我到最後一刻,一般都是看不出來的,但只要到最後一刻,我就走掉。”

以《路邊野餐》成名後,畢贛“被逼到最後一刻”的頻率更高了。有媒體採訪他,希望拍他在西湖旁騎摩托車、在窗邊憂鬱地抽煙。畢贛 “不斷地反抗,把邏輯都言辭犀利地告訴了他”。對方越是想把他塑造成一個有天賦的知識份子、一個詩人,他越不想。“我覺得這樣的東西特別塑膠。——你看它很光鮮,很好,保鮮能力又強,功能又好,但是我就不是這樣的,我是有可能會腐爛的,對不對?”

跟《路邊野餐》男主角同名的臺灣音樂人陳升,曾經寫下這樣的歌詞:“可我最愛是天然。”恰好,畢贛似乎也是如此。他不喜歡人們問他故弄玄虛或者故作姿態的問題,遇到有人問“導演你喜不喜歡你的電影”,他就高興死了。

在臺北最後一場《路邊野餐》展映後,有個香港觀眾舉手提問:導演,我怎麼看到最後一個鏡頭裡有時鐘倒轉,是不是我出現了幻覺?畢贛惡作劇地告訴他:對,是你出現了幻覺。頓時,那位觀眾的同伴也說自己有這樣的“幻覺”。繼而,“整個影院大概60多個觀眾,除了看過第二遍的全都開始驚恐。”畢贛悄悄地享受了一會,然後坦承自己說謊了,最後一幕中確實有倒轉的時鐘。“這是對我最大的褒獎。”

眼下,他在做一個父親和丈夫,監製電影,參與成立蕩麥影業,製作下一屆金馬獎的形象廣告,還在籌備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陳升和衛衛依然會在片中出現。據說,電影關乎一個鄉野偵探,準備2017年四月開拍。想問深一點?他就苦惱了。

“我的世界觀很難溝通得清楚。”難在哪? “就是說不清楚,能說清也肯定告訴你。”

“在你真正理解到藝術的那一刻,你一定是不幸的。——你要通過那麼多東西,才能理解到它,而最終環節那個核心是沒辦法交流的。那是多麼不幸。如果這一刻還能變成作品的話,就是不幸當中的萬幸。”

採訪的那天下著小雨。北京的郊外花木扶疏,樓房低矮,路上少行人。畢贛終於放鬆下來。他點上煙說:對,這裡感覺就有點像凱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