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顧 彩色年代之前的剛柔並濟
帶點復古味道的男裝起源或流行的導火索,幾乎被溫莎公爵一人占盡。捨棄了從1900年代開始出現的運動服,換上了輕巧寬鬆的毛衣之後,溫暖柔軟的毛衣在偶像效應下席捲了下至工薪階層,上至貴族階級的英國社會。愛美面前,人人平等。
沒有羊絨那麼精貴,又比其他材料保暖——羊毛是毛衣面料中最常見、最古老的存在。相比于開襟毛衫可薄可厚可當外套,套頭毛衣更像貼身衣著,或作為襯衫與大衣之間的保溫用品。即便如此,時裝精們也沒有放棄彰顯自我的需求——褐、灰、鮮黃、橘棕、寶藍、翠綠色等朝氣蓬勃的顏色,以及大方格、鋸齒形、花呢格、鑽石紋和條紋等裝飾元素都是毛衣常客。直至上個世紀20年代晚期,這些形形色色的圖案開始逐漸縮小,色彩的拼接也趨於柔和。相較於更為風騷的V領毛衣,圓領毛衣更加敦厚樸實。如果和柔和的純色結合,則更顯低調溫和。灰色和軍綠色的拼色讓低調更有趣味,同時兼具百搭的實穿性。
Ps By Paul Smith拼色毛衣from Farfetch售價:約1140元
《駭客帝國》早已證明,無論是髮際線節節後撤的雨果·維文(Hugo Weaving)、還是身材越發偉岸的“鹵蛋”的勞倫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一襲黑色長風衣都能拯救他們,更別說身型修長、走路帶風的一代男神的基努·裡維斯,以及他的12位替身。
這種拉風的長風衣從一戰時的英法士兵所穿雨衣改良而來,也引來Burberry和Aquascutum兩大英國老牌對其“發明者”頭銜的爭搶。傳統意義上的長風衣,尤其是戰壕風衣(Trench Coat)會以防水的厚棉布、府綢或者皮革製成,常見的元素還有10粒雙排扣、寬大的翻領、插肩袖、袖帶、防風門襟和便於揣東西的口袋,腰帶可有可無,長度則從膝蓋到腳踝皆可。就像Burberry的黑色風衣,從紐扣到肩章等經典元素一應俱全,也是不會出錯的單品。
Burberry威斯敏斯特長款傳統風衣from Harrods售價:約11449元
與“黑長直”的黑色長風衣突顯淩厲的棱角不同,略帶蓬鬆的燈籠褲則帶有溫柔慵懶的風情。這種褲身長、褲腿寬鬆、腳踝處收口,整體呈現出略蓬鬆的燈籠狀的褲裝雖然在19世紀時是作為女性的襯褲和外褲出現,但與之相像的馬褲,並後來成為了女性燈籠褲靈感來源的土耳其馬褲,卻在男裝中延續了好幾個世紀。由此可見,燈籠褲其實也並非一直都是女性專屬,而是屬於中性美的話題。
Isabel Benenato的燈籠褲使用了柔軟的亞麻材質,更為休閒文藝;深淺灰色的拼接增添了趣味性。
Isabel Benenato拼接燈籠褲from Farfetch售價:折後約3260元
一個德國醫生的一次崴腳,讓一個英國品牌成為了一種特定鞋款。1945年在滑雪時崴了腳的德國軍醫Klaus Martens為了此後免遭崴腳之苦,他從補鞋匠那兒要來了點軟皮,又找了些輪胎材料,製成了一雙氣墊底的軟靴,這就是現在“馬丁靴”的原型,並在老校友Dr. Herbert Funck的協助下,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開了店,從周邊的機場收集廢橡膠製作鞋底。柔軟的鞋履廣受中老年家庭婦女的喜愛,於是1952年時,二人又在慕尼克增開了新廠。至1959年,在他們考慮讓馬丁靴走向全球時,英國的鞋類製造商集團R. Griggs Group Ltd.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買下了專利權,開始在英國境內製作馬丁靴,並給它們取名“Dr. Martens”。英國製造商修改了鞋跟的設計,使其更符合人體受力,並在鞋沿處增加了黃色針腳為標誌性細節,氣墊鞋底也被註冊為AirWair。
於是在1960年,世界上第一雙真正意義上的“馬丁靴”誕生了,這款名為“1460 Mono”的馬丁靴至今仍在生產。同時消費群體也搖身一變,從家庭主婦變成了60年代晚期那些想法極端的小混混“光頭黨”(Skinhead),以及後來的摩托車愛好者、朋克、部分新浪潮搖滾音樂人和亞文化愛好者。如今,馬丁靴的受眾早已不分文化和階級,成為將軍旅風和反叛元素融合一體的百搭鞋履。
既然說馬丁靴,就繞不開Dr. Martens和經典鞋款。簡單的光面皮革,帶有工業氣息的粗針腳,厚厚的橡膠底,簡潔的款式。“1460 Mono”一定算是馬丁靴入門級必備。
Dr. Martens “1460 Mono”系帶靴from Farfetch售價:約1334元
撰文:Claire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