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侯鴻亮 弄潮人清醒

他是潮流的製造者,同時對潮流保持警惕;他是精品國劇的代言人,但從未拒絕探索和創新。在一部又一部激蕩人心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製作人的聰明和努力,更是一個創作者的堅守和責任。

深棕色毛呢西裝棕紅色襯衫 均為Cerruti 1881

Piaget Polo S精鋼計時腕表 Piaget

侯鴻亮,生於1973年,電視劇製片人,曾先後推出《闖關東》、《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等多部作品。過去一年來,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的《偽裝者》、《琅琊榜》和《歡樂頌》三部現象級劇作,引發了全民收視熱潮。

今年春天,《歡樂頌》播出一段時間之後,侯鴻亮曾為這部片子感到擔心。

這種憂慮在他身上極為少見。畢竟很多年來,他和自己的團隊一直以中國影視行業裡的良心製作者形象出現——以往那些由他擔任製片人的影視作品幾乎沒收到過負面評價。但在這次,劇播到一半,除了收視點播資料問鼎冠軍,也引發了一場幾乎全民參與的價值觀爭議。侯鴻亮有點坐不住了,主動要求宣傳找了媒體發聲。

作品受爭議、被無數人進行不同的解讀,對他而言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我們肯定不希望被曲解,認為這是負面的東西。電視劇的屬性決定它的路徑沒有那麼強,對社會、對歷史,甚至對人的看法可能做得沒那麼深入、那麼的血淋淋。其實《歡樂頌》只是把窗戶紙撕開了一點點而已,我覺得我們已經很自律了。”他沒想到觀眾的關注點會在這裡。

這件事侯鴻亮挺在意,其實底線這回事他一直都挺在意。

在侯鴻亮看來,藝術領域中,電影、話劇、文學、美術都可以做更寬泛的嘗試,乃至於對人的負面解讀、心理陰暗面的剖析。但是電視劇不可以,“你要找年紀最小的人作為底線”。他這樣解讀製作電視劇的標準:“它可以讓自己的家人、孩子看,讓他們受益,起碼不會給他們太多負面的東西。”

後來,從開播時的TOP3-10,至收官前坐穩全國電視劇收視第一名,《歡樂頌》網路播放總量超過100億次。更在百度百科發佈的《2016上半年百度百科熱門詞條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為受關注的詞條之最。

這是侯鴻亮在過去的一年中為觀眾帶來的第三部現象級作品。

2015年8月31日和2015年9月19日,《偽裝者》、《琅琊榜》兩部現象級熱播劇先後播出,並得到了一邊倒的讚譽和關注;不僅他的微博粉絲從3萬漲到了33萬,作為製片人,侯鴻亮由此攬獲澳門國際電視節最佳電視製片人獎、國劇盛典年度行業貢獻人物等等獎項。

隨這幾部劇而來的大批演員爆紅,CP等熱詞流行,他的團隊以作品製造了大批時代話題並掀起熱浪,但這些浪潮的製造者們卻毫不熱衷於此。

侯鴻亮說自己到現在都沒有看過胡歌演的逍遙哥哥。《琅琊榜》的開機儀式上,他團隊裡還有資深導演在問胡歌是誰。其實他在那時對這部戲的男一號也不熟悉,“知道他以前拍了很多劇,有《神話》,但沒看過。”

胡歌此前的作品風格遠在他的關注範疇之外,侯鴻亮第一次見他還是看《如夢之夢》的時候,覺得這個當時正處於轉型的演員從外形上沒人能比,“特別符合中國古人的審美,又特別像外國人的輪廓,從審美的角度上就特別的適合(這個角色)”。

入駐正午陽光之後,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的《琅琊榜》嘗試了架空歷史題材的IP改編劇,《歡樂頌》則關注當下社會,更寬泛地著眼現實。“去年播出的每一部戲,沒有一部題材重複”,這是讓他最開心的事——有些人就想在一個領域中深耕,而他恰是每次都要重新嘗試。

在山東影視時期,他的作品從《闖關東》開始涉獵各類題材、各種歷史時期不同階層的故事。《闖關東》、《生死線》、《鋼鐵年代》到《知青》、《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再到《溫州兩家人》、《青島往事》,無論宏大敘事的歷史正劇或是以瑣碎生活映照時代記憶的家庭劇,這些劇集講述了中國近百年的歷史故事。

侯鴻亮的原話是:“用電視劇的形式打開歷史,一下把這100年給拍了一遍。在各個時期,故事的情節不一樣,但是一樣的是對歷史裡每一個環節的認識。”

他願意相信各種類型的製片人都有可能獲得成功。同時也聲明這個領域中的人必須要具有認識作品的能力,而不是生產市場形成的作品。“不管對歷史、對社會還是對人,有了認識再通過電視劇傳遞出去”;然後要有審美能力,侯鴻亮的原話是:“國內太多人非常認真地去生產垃圾。一類人在具審美的情況下降低了自己的付出;另一類人非常努力的,投入的熱情讓我都挺佩服的,但是問題是他的方向是錯的,他的審美是有題的。”在他看來,這審美就好比螢幕上的大白光,老百姓可以沒有意識,但一部劇的創作者恰恰要通過作品來引導老百姓提高審美意識;另外一點,眼下粉絲化、網路化的東西在影響我們的生活,但傳統文化也應該有所延續。所以,最後還要有敬畏之心。

“難道我們做電影電視劇就是為了票房和收視?不是這樣的,我們必須得有一個引領的意識,這個最明亮的方向是要有的。”他覺得這些東西是這個行業中正在喪失的,讓人挺痛心,但這又不是單純的行業問題。

早在1991年,侯鴻亮還在濟南軍區司令部錄影室裡管理器材。機器租到劇組裡,他就是那個跟著機器走的人。初次接觸影視行業,他進的第一個組是《白眉大俠》,那時孔笙是組裡的攝影師。

“說實話沒別的,就覺得這個是我特想幹的事情。”在劇組裡的那半年,是對侯鴻亮特別重要的半年。

後來他終於在20歲那年進入了這個行業,從攝像助理、攝像、統籌、導演到製片人全都幹過。創作出身讓他一直覺得劇組才是最主要的,以至於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把100%的精力都花在劇組,並深愛這種搞創作的群體生活。

《闖關東》讓他初次意識到市場的重要性——這是侯鴻亮第一次自己完成發行的劇集。這部劇之後,山東影視的老領導強制性地讓他從組裡出來。三部戲之後,他才深切感覺到領導那句“跳出來,眼界才會長”的正確。《風車》則是另外一部改變他觀念的作品,他由此組建了策劃團隊。

其實這幾年侯鴻亮待在劇組的時間正變得越來越少。

但對他而言,明亮的方向永遠要有:“這個行業最幸福的是你能把自己的認識通過電視劇的形式傳遞給更多的人。一旦沒了個人的表達欲望,創作就淪為生產,那就很難成為一個真正好的製片人。”

Q&A

過去一年裡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孔笙。我家庭是行政幹部家庭,裡面沒有和藝術相關的事情;孔笙的母親是記者,父親是文化廳監管,在年輕的時候他就讓我突然發現了另外一種生活。他是60年代的人,直到現在這個良師益友和所有年輕人的關係都好,他拍這麼多戲是對中國影視的貢獻,電視劇創作中他也一定要有他的堅持,(整個團隊的核心人物)都是跟著他幹出來的。

這一年有什麼遺憾的地方嗎?

我屬於很順利的那種,比較早就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職業。一直告誡自己不知道哪天前面會有一個坑,可能就掉下去了,但讓你絕望的時候可能會有希望,事情往往是這麼一種狀態。我也沒有說現在就設立什麼目標,就是到一個程度之後自然而然一些東西就去做了。原來想的不浪費,就有很多和我們的專業不那麼相關的事情也做了,這都是順其自然的心態,我沒有特別的遺憾。

請分享一件這一年裡你學會的重要的事。

這一年多的時間,我的選擇太多太多了。中國人會把資源都傾向於行業裡比較火的人,各種事情都是這樣。合作的事情、資本的事情一定會干擾你,我的生活圈子並沒有因為被關注變得越來越大,反而縮小了,現在是自我保護。我這段時間學會拒絕了,挺好的。一個搞專業的人為什麼出現在各種不應該出現的環境裡?這是不對的。還有就是得清楚自己想要的,我們導演就特別的賊,把我往外一推,他們各自關著門。

在你看來,這一年裡國內影視劇市場的現狀如何?

不是很好。在市場低谷的時候我們公司恰恰是收益最大的;電影屢創新高,票房嚇人,但是可看的東西每年找不到幾個。你會發現有一些專業院校畢業的人特別容易獲得更好的資本,這個職業是你喜歡的你就會去奮鬥,容易成功了反而不珍惜了。但我相信出好東西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工業化水準會越來越高,這對未來是一件好事。

眼下你的困惑是什麼,想做的事都有哪些?

現在公司發展太快了,其他公司3到5年的規劃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就達到了,再往後怎麼做?是繼續擴展它的規模?未來是不是也要往上市方向去走?這個選擇還要考慮,我還沒想好。但是,這是我近期必須要定的事。一開始是想小而美,走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變化了,但我們團隊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家比較冷靜。只是走到這一步了,這是我最近的困惑。你說還有什麼想做的?那一定是想拍一些我沒有拍過的東西。電影一直是我想做的;紀錄片也是一種天然的情感,也是我想做的。還有就是這些演員既然簽在公司了,我就要對人家負責。好多好多事情已經不是從製片人(的角度考慮了),已經是(作為)一個公司管理者(來思考了)。自己的職業從創造者到了運營者,從運營者到了管理者,我也在適應,並不是一開始就特別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