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育的七大關鍵期,爸媽心裡必須有桿秤
編者的話:寶寶像小樹苗,父母的關愛就像陽光雨露。什麼時間澆水,什麼時候接受光照,什麼時候該防病,父母們心裡必須有桿秤。事實上,孩子的每個發育階段都至關重要,把握好以下7個關鍵期,養育出活潑健康的孩子。
受訪專家:首都兒研所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 李海鷹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 鄭意楠
餵養|4~6個月加輔食
在餵養嬰幼兒的過程中,科學添加輔食不僅能起到均衡營養、避免日後挑食偏食的作用,甚至還奠定了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世衛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前要純母乳餵養,並可持續至2歲以上,從6個月開始就可以添加輔食。李海鷹表示,根據我們的國情,一般建議4~6個月添加輔食,當然,對於這個規定並非機械地執行,她強調,還是要看孩子的實際情況。有些變化可能預示需要添加輔食了,比如,寶寶開始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流口水、舌頭在口腔內蠕動(即吧唧嘴)、長牙了等。
寶寶添加輔食要遵循幾個原則:從少到多,從一種到多種,從稀到稠,從好消化到不易消化,循序漸進的過程;具體食物可以從菜汁、果汁,到菜泥果泥,最後添加米粉、蛋黃;開始添加一種食物,觀察三五天,沒有異常表現,可以換另一種食物;量少花樣多,寶寶還是要以奶為主食,輔食量多會影響吃奶,進而影響營養攝入,花樣多可以促進寶寶味蕾發育,激發對輔食的興趣。▲
語言|2~5歲培養表達
孩子多在兩歲左右,進入口語表達關鍵期,3歲左右口語表達變得豐富,然後在4~5歲,進入書面語言敏感期。家長應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適當增加語言互動和遊戲,並且,口吃也多在2~5歲間發生,此時期也是防治該病的最佳年齡段。
家長可以和2歲的孩子一起做漢字遊戲,比如,帶他去超市,教他認識各種生活常見事物,如各種水果蔬菜和生活物品,回到家,再用卡片遊戲幫孩子複習之前所學內容;對於三四歲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的閱讀訓練,可以利用識字卡片、繪本,幫孩子學習語言;四五歲的孩子可能會變成“小話嘮”,家長不要嫌煩,耐心地解答他的問題,並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巧妙地利用機會教他識字,滿足求知欲;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家長要注意自身說話的發音、語速,適時糾正孩子的口吃現象。
護牙|5歲前牙病高發
孩子從出生到學齡前後是護牙的最佳時期。很多人認為孩子的乳牙不用護理,反正會被新牙替掉。但李海鷹指出,如果乳牙保護不當,會波及牙齦、牙髓,而且乳牙過早脫落,會導致新生的恒牙畸形。事實上,5歲以內的嬰幼兒期既是牙齒發育期,又是牙病高發期。齲齒、牙頜畸形、牙齒過敏及乳牙替換異常等都是多發病。
護理嬰幼兒的牙齒,有幾點注意事項:乳牙萌出,加輔食時,可以給孩子稍微硬些的食物磨牙,這對訓練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周邊肌肉發育和將來的語言能力都有好處;3歲前,可用指套為孩子清潔乳牙和牙齦,3歲後要認真刷牙,吃完東西漱口;別讓孩子含奶瓶入睡,否則糖分積聚在口腔內,滋生細菌,易引起齲齒;不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2歲左右停止使用奶瓶,避免牙齒畸形;糾正孩子孩子吃手指、咬東西等不良習慣;儘量不給孩子喝碳酸飲料,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益智|6歲前訓練大腦
有研究表明,0~6歲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這個階段,孩子需要有豐富的感官體驗,刺激思維能力發育,還要有充足的營養,以保證幾種注意力、培養專注力和記憶力,避免產生懶惰思維。
在週末或節假日,多帶孩子去認識周圍多彩的世界,可以去郊遊認識大自然,去海洋館認識海洋動物,去博物館瞭解歷史,去遊樂場感受歡樂;孩子的事情家長不要代勞,三四歲的孩子就可以學著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鼓勵孩子講述幼稚園老師教授的內容,分享和小夥伴間的趣事,鍛煉他的表達能力和記憶力;適當讓孩子做做家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幫忙擺放餐具桌椅、自己收拾玩具、早晨起來幫著掃地等,如果做不好,家長多鼓勵指導,啟發孩子動腦腦筋、想辦法。▲
護眼|7歲以後易近視
統計資料顯示,孩子視力下降初發年齡多在7~15歲,其中半數以上集中在12~15歲,隨著電子產品使用增多,這個年齡還有不斷提早的趨勢。兒童近視多數都與不良的用眼行為和習慣有關。首先,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寫字姿勢和習慣,不要躺著看書,不在昏暗的燈光或陽光下看書;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每天看電視、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小時內;注意用眼衛生,不揉眼睛;週末或節假日,多帶孩子去戶外;還要適當補充維生素A等有利於視力發育的營養素。▲
長個|一生兩個高峰期
一般來講,人一生有兩個長個黃金期:第一個是出生後的兩年內。人在出生時,大概長50釐米左右,一周歲會長到75釐米,第二年增長12~13釐米,大約達到88釐米。之後進入持續緩慢成長的階段,每年大約長5~7釐米。第二個高峰期是在青春期發育前,即男孩平均在12~13歲,女孩平均在11~12歲,每年可長高8~10釐米。
在影響身高的後天因素中,營養攝入至關重要,建議孩子每天保證攝入250~500克的牛奶或優酪乳;缺覺是孩子長個的一大障礙,保證孩子每天至少睡夠8小時;天氣暖和了,不妨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跑跳、打籃球等運動及在戶外曬太陽都有利於長個。▲
補鈣|12~17歲需求量大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熱衷於給孩子補鈣。然而,過度和盲目地補鈣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一般而言,6個月內的寶寶每日需要300~400毫克的鈣,6個月以後每日需要400毫克。但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吃配方奶粉,一般都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母乳寶寶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況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鈣劑,比如秋冬季出生的嬰兒可能缺乏日光照射,早產兒、低出生體重的嬰兒或巨大兒等。因此,是否需要補鈣最好諮詢醫生,根據孩子個體情況而定。另外,孩子出現多汗、有枕禿、夜間易驚醒啼哭不止、出牙晚等現象,可能是缺鈣的表現,要經過醫生診斷後再補鈣。對於嬰幼兒和12歲以內的兒童,每天去戶外曬太陽是很好的補鈣方式。
青少年時期(12~17歲)是身體成長的關鍵期,12~14歲尤其關鍵,是補鈣的最佳年齡段。這個階段,孩子迅速發育,對鈣質需求增大。家長應該注意,如果有生長痛、抽筋、牙齒發育不良、容易煩躁、厭食等表現,警惕是否因缺鈣引起。一定要保證飲食中鈣質攝入充足,每天早晨一杯奶,多吃貝類、蝦皮、豆製品。▲(本文由本報特約記者李婭采寫)
版權資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