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隔代教養”不得已還是不負責?

中國傳統文化中四世同堂、兒孫繞膝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是家庭生活中彼此溫暖、合理互助的一種形式。現在,絕大多數老人都會幫子女照看孩子,這既是傳統文化的延續,也是家庭成員間很現實的關懷。

但現實是,隔代幫忙現在已然發展成為了隔代撫養,現在發展成了年輕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就業、進修、求學、經商等)無暇照顧子女,不得不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主要或全部責任交由祖輩的教育現象。

隔代教養的存在甚至是在中國習以日常,其實是有很多原因。

1.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隔代教養是一種責任與義務。

△△△2016春秋新款,女寶寶秋裝,0-1-4-5歲女童外出服,純棉舒適,碎花百搭。

一開頭就提及過了,“含飴弄孫”是大多數中國老人的心願,他們都較願意幫助子女照顧孩子,久而久之,老人帶孩子,甚至成為了義務。

2.受社會競爭的影響,隔代教養是一種必需和無奈。

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年輕一代父母處於生計和發展的需要,需要把更多的時間去投入到工作事業中,自然照看孩子的時間就少。如果是請保姆,經濟壓力會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老人不得不為孩子千里迢迢的從家鄉來到城市,為年輕一輩更好地打拼提供支援。

△△△嬰幼兒童裝,春秋套裝,寶寶加絨套裝,0-1-3-4-5歲韓版女童兩件套,簡約款式,背部開扣,實用,方便寶寶穿脫,胸口卡通立體繡花工藝,萌動又可愛。

3.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隔代教養成為一種自然趨勢。

計劃生育,造成了大量的獨生子女父母。獨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化加快了隔代教育的興盛。祖輩基於對自己血脈延續的注重、對傳宗接代者的期盼、對“獨”氣未盡的子女的擔憂,因而強烈而主動地負起隔代教育之責。

△△△哈咪奇男寶寶外套,春秋裝,純棉連帽,男女童開衫長袖上衣,適合1-3歲,優質純棉,拉鍊+連帽設計,柔軟舒適。

4.受城市化進程的影響,農村隔代教養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日益壯大的農村留守部落,對隔代教育的蔓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廣大農村,隔代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這些留守兒童的絕大部分的撫養都是是隔代去照顧。

△△△七彩豬秋季童裝,男童秋冬裝,2016韓版,潮童運動衛衣三件套。

作為一種特有的國情,事實證明,隔代教養雖然對於孩子存在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從整體上看,其負面影響是大於正面影響的。

1.溺愛孩子,阻礙孩子自我成長

隔代親,這話其實很能體現出了長輩和孫輩之間的相處狀況了。所以可以對自己的孩子嚴格,但是對孫子孫女,那是全部的愛。過分關注,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導致孩子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韓國家庭親子教育》全套10冊,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嬰兒故事書,0-3早教書,幼兒認知書籍,嬰兒好習慣繪本,早教繪本,韓國家庭親子教育。

2.親子隔閡,引發情感危機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親人,如果父母長期不能陪伴在身邊,孩子從小被長輩代打,內心會產生一種孤獨感,有嚴重的甚至會有“被拋棄”的陰影,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 【德國兒童圖書大獎】小狐狸繪本塑封6冊,兒童寶寶親子情商早教啟蒙、睡前故事圖畫書籍,0-2-3-4-5-6-8歲, 歐洲繪本大獎,兒童情商培育,風靡全球。

而且,長期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習慣了長輩的袒護和遷就,會養成很多壞習慣。但跟自己父母一起生活時,父母如果嚴格要求,很容易產生隔閡和對立情緒,會讓親子關係疏遠。

3.觀念老化,妨礙孩子個性發展

△△△0-3歲低幼繪本——《幼眼看世界系列》套裝全15冊,幼兒認知專屬繪本,寶寶看世界、關注孩子個性發展,鼓勵孩子大膽做自己,大豆油墨印刷,安全環保。

大部分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於很多事情會大驚小怪,會阻止兒童去探索和嘗試,再加上,老一輩的如果文化水準有限,看待事物比較死板,教育孩子,長期會阻礙孩子的獨立,導致孩子缺乏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4.體力與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孩子需求

從孩子學會走路開始,2歲以後,其實長輩滿的身體素質已然不能滿足很多需求。無論是知識面,還是運動方面,對於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祖輩來說是強人所難或難以為繼的。在監管上,如果孩子比較調皮,很容易監管不利,出現一些不好的後果。

其實小編覺得,在隔代撫養的問題上,長輩和年輕父母互相克制一下,畢竟2者的矛盾集中在如何養孩子的身上。切記,都別在孩子面前產生情緒衝突。

△△△德國hape積木玩具,60粒大顆粒積木,適合1-2-3-6歲寶寶,益智兒童玩具,男女孩嬰兒,木質木制頭,健康環保,安全無害。

面對一些問題,祖父母要遵從父母的角色和意見,否則孩子容易搖晃。而作為80後父母,應該更多地承擔作為父母的角色。有條件的,儘量將孩子養在身邊,父母負責日常的起居生活事宜,而父母空余時間多陪伴、教導。3歲以前,父母最好每天能有3個小時專心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

針對一些關於孩子的日常生活上的矛盾,大家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彼此達成協議。最好能先瞭解兒童的成長階段和需求,而非簡單化地使用新的或者舊的育兒方法。任何時候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產生情緒性的衝突,此時孩子會無法平衡自己。如果可以心平氣和地談,沒有關係,但如果出現情緒衝突,雙方應該馬上結束,再找合適的時機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