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汽車機油不換會怎麼樣?
一般有點用車常識的車主都會知道每隔一段時間或行駛足夠的里程之後就要更換一次發動機裡面的機油,以保證發動機的清潔和運轉順暢。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有個外國的奧迪TT車主就跑了13萬公里也不知道發動機要換機油這回事,於是... ...一位汽車檢修工(有可能叫張全蛋)在網上曝出了幾張這輛奧迪TT 3.2TDI發動機的內部照片,真是讓所有人震驚了。
小派完全可以想像的出當時這位汽車檢修工臉上的表情是多麼的無奈, 檢修工表示:據這台奧迪TT的車主介紹,這輛車在連續行駛了長達13.3萬公里的里程都未更換機油,只是沒機油了就往里加,原來的廢機油一直沒換。
於是,發動機裡面蓄積了大量的油垢,但令人驚奇的是發動機仍能正常工作。(PS:原來汽車需要換機油都是騙人的麼?好聰明,13萬公里的保養費用省下來,直接換發動機,這是在逗我嗎?)
看到這樣的照片,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國外的發動機真牛逼,這要是在國內,早報廢了。
在這裡順便和大家說說汽車換機油的一些瞭解。
其實換機油要根據機油的不同種類來區分更換週期。之前的機油文章就寫過,機油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三類,這三類機油的更換週期也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
礦物油的更換週期是半年或5000公里一換;
半合成油是半年或者7500公里一換;
全合成油則是半年或者10000公里一換。
機油不宜過多更換
汽車保養週期是指汽車保養的間隔里程或時間。保養頻率高不是什麼壞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車輛的各項性能,但過於頻繁也沒必要。許多新車在一般駕駛情況下,如果用合成機油,基本上可以每1萬公里更換一次機油,有些甚至可以拖上2萬公里。
另外,不僅新車不適宜機油換得太頻繁,還不適宜加得太滿,如果新車裡機油太多,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杆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還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機油故障。應將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線之間為好。
機油分類
買過機油的小夥伴一定經常聽說這幾個詞:礦物機油和合成機油。其中合成機油又可以分為全合成和半合成機油。
合成機油顧名思義是通過合成而來的機油,因此它含有的添加劑相比於礦物質機油更多,且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粘稠等性能都要比礦物機油更好,並且抗化性較好,壽命要比礦物機油高上好幾倍。簡單來說大部分合成機油的性能都要比礦物機油高,當然價格也更高。
機油標號
知道了選擇什麼類型的機油,那麼就該知道選擇什麼標號的機油。機油外殼上最直觀能看到的是SAE標號,比如“5W-30”,這是SAE標號。SAE是英文“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協會”的簡稱,SAE後邊的標號標明機油的黏度值。SAE粘度等級將機油分為三類,分別是冬季使用的低溫型、夏季使用的高溫型以及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
目前市面上消費者比較認可的幾大品牌有 殼牌 、長城 、美孚等,一般情況下來說,市面上比較常見0W-40、5W-30和5W-40這類機油的適用性比較強,能適合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和大部分車輛的使用。
而對於年限較長,里程數超過二三十萬公里的老車,由於發動機內部磨損較大,可以考慮使用15W-40、15W-50這類高粘度的油,這種機油的好處是能解決零部件間間隙過大,起到密封作用,並有效減少發動機內部磨損。
以“5W-30”為例,“W”表示的是“winter”表示冬季使用,“W”前的數位表示低溫情況下的粘度,數字越小表示低溫時的流動性越強,耐寒的能力也越強;“-”之後的數字表示100度時的粘度,數字越大表示粘度越大,耐高溫能力越強。通常用W前面的數值減去35,就是潤滑油使用的最低外部環境溫度,或稱結冰點溫度,0W結冰點溫度是-35℃、5W是-30℃、10W是-25℃,15W是-20℃。
保養時4S店推薦的機油一定是最好的?
在4S店保養,聽師傅說過最多的就是“原裝機油”,這種專供4S店的機油包裝上寫著“原裝機油”,其實市面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原裝機油”,它們所說的“原裝機油”只不過是某些工廠代工生產的機油罷了,至於品質好壞相信大家心裡也有底,4S店選擇這種所謂的“原裝機油”無非就是為了讓利益最大化。不過小夥伴放心,只要選擇符合愛車使用環境的機油,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問題的。小派建議去保養的時候還是自己帶機油去保養,因為誰都沒有比自己瞭解愛車,也許只有自己才能選擇一款合適愛車的機油,不要讓4S店宰割去選擇所謂的“原裝機油”,只有選擇了適合愛車使用環境的機油,才能夠最大化的減小愛車的磨損及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