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火該怎麼辦?這些誤區媽媽不要再犯了
秋季來臨,在生活中,0-6歲的兒童特別容易變得煩躁、嘴唇乾裂、嗓子乾澀、便秘、體熱,沒有經驗的年輕媽媽通常不會對這些由於“上火”而引發的症狀表現出足夠的重視,根本原因在於她們對“上火”現象尚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這也導致在寶寶“上火”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也存在著很多疏漏。那麼家人應該如何護理呢?
【寶寶上火的原因】
1、內因:寶寶生理特徵易上火。
中醫認為寶寶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陽盛火旺即“上火”現象。而且寶寶腸胃處於發育階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過剩營養物質難以消化,造成食積化熱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調節能力較弱,由於食物搭配不科學,引起“上火”。
2、外因:飲食及環境引起的上火。
a、飲食因素:過多的肉類,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零食都相當於給身體進補,這部分高蛋白質食品的攝入就是火的來源。
b、環境引起上火:如天氣炎熱潮濕,水質偏熱,易引起上火。
【照顧上火寶寶別犯的誤區】:
誤區一:拖延用藥
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上火很常見,並不要緊,身體自行調節一下,就自然會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對藥敬而遠之,不能寶寶一上火就吃藥。醫院的眾多資料顯示,許多寶寶就是延誤了對"上火"症狀的治療,導致了病情的惡化。
專家指出,父母這種不重視治療、拖延用藥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的下降,"上火"是體內潛伏的病因,容易造成體內炎症,容易引發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等病症,寶寶"上火"問題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
誤區二:夏秋兩季才會上火
大多數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火氣沖天”,因此年輕媽媽會認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節才要為寶寶實施“滅火”。事實上,寶寶的臟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上火。春天,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夏季水分大量流失;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空氣乾燥;冬季寶寶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勝防。
誤區三:隨意用藥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寶寶喝,或者根據經驗去藥房抓藥煎,專家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寶寶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寶寶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寶寶掙扎,可能會使藥嗆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誤區四:用少量的成人藥
一些寶寶器官發育尚未成熟,直接用成人藥會嚴重傷害腸胃功能,而且成人用藥減少的分量難以科學掌握、科學定量。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分不適合寶寶,必須慎用。
誤區五: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能祛火
由於寶寶上火的問題從未被作為炎症和病症被年輕媽媽們正確對待,因此,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常用作“以水祛火”。事實上,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對於心火過旺、肝火過旺和脾火過旺的問題便會束手無策。
【寶寶上火,家長應該怎麼進行護理?】:
1、嬰兒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餵養並保證足夠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又不會“上火”。
2、採用人工餵養的寶寶,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並多喂些水果汁;半歲以上的孩子應該攝入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多喂開水。對母乳不足嬰兒應及時添加牛奶,而不是潤腸通便;增加穀類食物和纖維素,食物性便秘即可治癒。
3、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定時排便1-2次;
4、平時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儘量少給孩子購買“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紅燒食物等。學齡前兒童少吃帶果殼的食物,如:炒瓜子或花生等,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讓孩子猛喝冷飲。
5、注意保持室內的環境清新,讓寶寶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要考慮勞逸結合,切不可讓寶寶過度疲勞。
6、在炎熱季節,可給孩子喂些綠豆汁或綠豆稀飯,給較大幼兒適當吃些冷飲,如霜淇淋、雪糕等。此外,服些清熱降火的中成藥或煎藥如夏菊沖劑、荷葉、紫蘇、荸薺等,不僅可以清熱降火,又可補脾養胃。
7、如孩子患上皰疹性口炎或潰瘍性口炎,須及早看醫生。
8、合理的起居作息。在起居上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睡眠不夠或是睡眠品質不好,會引起上火。
小貼士:讓孩子堅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對寶寶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有很大幫助的,這是預防“上火”,防止病邪侵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