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給孩子報那麼多輔導班了!看完你就懂了
孩子的假期就要結束了,仍記得假期剛開始的時候,學校門口掛著各類輔導班招生的條幅,看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個中國式教育的宣傳口號,儼然成了各位家長初期教育孩子的目標。
什麼是孩子的起跑線?我帶著這個問題去諮詢過幾家輔導機構,得出的結論大致就是讓孩子在幼兒和小學階段多學知識,多培養一些興趣,打好基礎。這些都做好了,孩子就真的不會輸在起跑線嗎?
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的起步階段,但是起跑的好與壞有沒有什麼評判標準呢,如何去判斷我的孩子是否輸在了起跑線?很多家長給我的答案是:比較。拿孩子去和優秀的孩子比較,這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不公平。當你的孩子超越了這些優秀的孩子,又會有更優秀的孩子拿來比較。孩子的童年生活應該是快樂而無憂無慮的,學習方面更應該注重的是效率和學習方法。多少家長的小時候是在長輩們的比較聲中成長的,又何必把這些痛苦再施加到你們的孩子身上。
那麼到底該怎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呢?
比較只會帶來傷害
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優秀的孩子比較,然後以此來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實這無形之中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創傷,每個孩子在家長的眼裡都應該是優秀的,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孩子會在家長一次次的比較中失望自責甚至自暴自棄。
而家長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做比較,往往是家長對孩子的高期望造成的。這種家長寄託到孩子身上的高期望往往不會帶來積極的效果,反而會疏遠和孩子的關係甚至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事實是,我們總是習慣給自己找藉口,卻又對孩子很嚴苛。
孩子的比較對象不應該是那些更優秀的孩子,而是孩子自身。和孩子的過去進行比較,有了進步就應該讚賞。讓孩子能夠積極的去學習、快樂的去成長就已經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了。
更多的關愛孩子勝於過多的輔導
家長們要明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只是輔導班的宣傳口號而不是孩子的衝鋒號角。讓孩子的週末和假期排滿輔導班只是在滿足家長的所謂期待,帶給孩子的卻是巨大的壓力和煩惱。有多少家長讓孩子上輔導班僅僅是因為隔壁的孩子也去上了?為盲目從眾的教育方式買單的卻是孩子。
孩子缺少的是家長的關愛和陪伴,不是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您所給予的愛也許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我週末帶睿睿去公園玩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家孩子怎麼沒去上輔導班啊?”問的我一臉尷尬。本該孩子休息的週末好像上輔導班才成了理所應當。當然,適量的上輔導班對孩子是有幫助的,可以讓孩子有個比家庭更好的學習氛圍,但是盲目從眾的為孩子報輔導班和為孩子報太多的輔導班都不可取,前者並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學習,後者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和包袱,佔據了孩子的休息時間,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利用休息時間多陪陪孩子,熟悉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多關心和愛護孩子,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家長給予他們的愛,這些遠比給孩子報一個輔導班要強的多。家長們一直在尋找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方法,孰不知家庭教育就是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最關鍵因素。
為孩子選擇正確的方向
贏在起跑線很重要,但是跑錯了方向呢?給孩子的定位非常重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尋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法,讓孩子始終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才是最為重要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孩子小學階段為孩子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足以影響孩子一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如果柯潔的家長沒有發現柯潔的圍棋天賦,那麼柯傑到現在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學生,如果郎朗的家長沒有看到郎朗的音樂才華,那麼郎朗也不會成為享譽世界的鋼琴大師。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家長發現了他們的天賦,並且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贏在起跑線並沒有那麼重要,反而在和別人家孩子的對比中打擊傷害到了自己的孩子。學習之路就像是漫長的馬拉松,贏在起跑的孩子並不一定能夠笑到最後。對於自己的孩子,少點比較,多點關愛,讓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遠比贏在起跑線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