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喵星人要比汪星人高冷?
把時間花在貓身上永遠都不是浪費——佛洛德
要回答貓比狗高冷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為什麼要馴化貓?就比如人類馴化馬是為了騎上它跑得更快。人類馴化牛,驢是為了耕作,生產需要。人類馴化狗是為了協助我們捕獵,看家護院。人類馴化豬是為了吃,讓我們不必費盡心思去打獵。但貓咪既不能騎又不能吃,也扛不起重重的籬,既然如此,為什麼人類要馴化野貓,真的只是為了讓貓去捉老鼠嗎?
肯定不是。
如果我們觀察人類馴養的其它動物,可以看出人類的馴化模式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針對狗,牛,馬這樣的群居動物,人類以代替它們中“領頭者”的模式,誘騙這些動物對人類死心塌地。第二種則是針對豬這樣的動物,人類通過圈養,閹割,雜交等方式去除其野性,然後等時機到了將它們宰了吃肉。
在馴養過程中,因為早期人類食物匱乏,幾乎沒有可能給家畜喂以肉食,所以這些動物多半吃草吃飯,或是肉和草都吃,比如說狗。
然而貓卻和上面說的家畜都完全不一樣:一來它是專性肉食動物(obligate carnivore),很難消化肉類以外的任何東西;二來它既不是群居動物,也沒有被人類關起來用來提供“貓肉”,甚至閹割貓也是近現代才流行起來的做法。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可能:最早的貓咪是自願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並沒有經歷過一個殘忍的馴化過程。
日本東京大學的Atsuko Saito在進行有關貓對主人反應的研究時,就提出過這樣一種被很多人接受的假設:作為獨行俠的貓和狗不一樣,並不是人類主動馴化成為人類的寵物的,而是自己馴化自己成為人類的寵物的。也就是說和其它那些被人類列入馴養名單,被迫執行特殊任務的動物不同,貓很可能是自願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因為它們在人類這裡看到了食物。換句話說,貓接近人並不是人類決定的,而是貓咪群種自願的演化結果。
久而久之,貓便由自然選擇出了許多更適合同人類相處的特徵,根據2009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它們在山林的親戚,以及它們的祖先是不會“喵喵”叫的。家貓的“喵喵叫”以及索取食物時發出的“咕嚕”聲,都更像是試圖和人類溝通,讓人類同它們更親近的選擇。
差不多就類似於下面這樣:
“鏟屎官,快來給朕侍寢了。”
“鏟屎官,該給朕餵食了。”
“鏟屎官,這麼多屎你都不鏟?”
在2009年《環球科學》中一篇名為《人類被貓“馴化”史》中的文章,它這樣寫道:久而久之,在新月沃土地帶,與人類主導環境融合得越好的野貓,就越“貓”丁興旺。總的來說,在貓的馴化中,這個新生態位(niche)的選擇機制占主要作用,但貓與貓之間的生存競爭仍左右著它們的進化,並限制著它們的順從度。
當然,由於這些原始家貓基本上得自謀生路,所以它們捕捉獵物和翻揀殘渣的技巧依舊嫺熟。時至今日,大多數家貓還是“自由公民”,不依靠人也很容易生存下去——全世界城市鄉鎮中數量眾多的流浪貓就能證明這一點。
考慮到小貓造不成大破壞,人們也就不去計較貓的如影相隨。當人們發現貓能夠消除鼠患和蛇患時,他們還可能鼓勵貓的這種行為。另外,貓身上恐怕還有其他動人之處。一些專家認為,某些野貓可能正好擁有一些特徵,使它們能夠與人發展出親密關係,並適應這種生活。
相較於其他貓,這類貓有著大眼睛、扁平臉和高而圓的前額——伶俐可愛的相貌能吸引人去餵養它們。所以,一些人十之八九只是看小貓咪可愛就把它們抱回家馴養,讓貓開始在人類的火爐邊佔據一席之地。大眼睛,扁平臉和高而圓的前額,就長這樣:
當然有的時候沒有高而長的前額也可以: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狗狗顯得非常粘人,而貓咪則總是對人類的指令愛搭不理,顯得非常高冷——這不是人類的捕風捉影,這是真的。
有實驗表示,貓在明顯辨認出自己主人的聲音後,雖然有瞳孔放大,耳朵微動的表現,然而依然會拒絕產生任何行動。這和狗聽到主人的聲音便十分興奮的表現完全不同。
歸根結底在於狗是被人類主動馴化的,在馴化的過程中已經有了依賴人類,順從人類的意識,它們的食物幾乎都是靠人類餵食。而貓則是主動靠近人類,在漫長的歲月裡並不依賴人類的餵養生存,自然也沒養成對人類的指令起反應的習慣。
如果你離開城市,看看中國鄉下,或是日本的那些沒有被圈養起來的貓咪。你會理解為什麼近代以來的文人都對貓情有獨鍾。因為它們看起來又孤獨又自由,所以寄託了不少人類對於自由的願望在身上。
村上春樹也很愛貓,他曾和流浪貓在冰天雪地裡的日子互相取暖,感謝生命裡和他一起度過的貓咪。後來他說“對生存來說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但至今仍時時回想起那時由人和貓拼命釀造出的獨特的溫情。我常常想,要是能寫篇這樣的小說多好。在漆黑一片、寒風在屋外淒厲尖吼的深夜,大家分享體溫一樣的小說,人與動物之間的分界線模糊不明的小說,自己的夢境與別人的夢境渾然一體的小說。”
很多人寧願一輩子和一隻貓相伴也不願進入到世俗世界裡來,而海明威1961年用獵槍打死了自己,三島由紀夫1970年用一把武士刀切腹自殺。至死我們也沒能走入他們的精神世界。佛洛德說:在貓身上花多少時間都不是浪費。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