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應是良辰美景,更有紅袖添香
古時聞香與品茗、插花、掛畫並稱為“四般閒事”,是古人怡情養性的優雅生活。而如今,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書道、茶道、花道已成為日本的國粹,香道這門純粹、高雅的中國傳統文化也在日本遍地開花,甚至快要被日本申請成為他們的文化遺產了。近幾年,日本方面屢屢有香道大師及專家來我們訪問,偌大中國竟無人接招,不能不說這是中華文明與傳統文化備受冷落的一個反映。
我國用香、品香的歷史悠久,可以說香肇始於遠古,萌發于先秦,初成于秦漢,成長於六朝,完備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廣行於明清。兩千多年來的中國上層社會、文人騷客、高僧大德也始終以香為伴,對香推崇備至。它不僅限於祭祀用香,更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用香,古人的衣帽要熏香,琴棋書畫時也燃香,還有香療、香食、香藥、香茶等。在中醫方面,對沉香、檀香的藥用價值也非常肯定。宋代時,中醫發展的一個最大貢獻是“芳香理氣”,以香治病,以香入藥,可以說是中藥外用的典型。
到盛唐時,隨著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熏香已經十分流行及普遍了。進入宋代,由於士大夫對物質生活的高標準嚴要求,又從精神層面著力宣導和提升,熏香成了一門藝術,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經常相聚聞香,並制定了最初的儀式。而今天,國人說到熏香第一想到的卻是佛寺禪院裡的上香了,然而究其實質早已沒有了那種文化沉澱與精髓。
與一海之隔的日本相比,在香道文化發源地的中國大陸,到晚清時,由於西方文化的湧入及戰亂頻發,香道的儀式及琴、棋、書、畫、詩、詞、舞等古人傳承下來的純粹的藝術形式也日漸式微,隨著國勢的衰退及社會的動盪漸漸的退出了國人的視界,傳承了幾千年的香道文化至清末時,終於在風雨飄搖中火盡灰冷了。
香道之韻在於賞,燃香、品韻、觀形、嗅味,煙霧時聚時散,時開時合,靜如山叢,動若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