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深讀美利堅 紐約寫給美利堅的百老匯簽名

圖/移麗莎白 諾小娜 安冉 牛成 我在 文/張若菁 編輯/丁豔萍 美編/周楠

百老匯融匯了歌劇、話劇、舞劇、雜劇、街頭雜耍、黑人音樂、酒吧娛樂,以致電影、電視節目的種種招法。它存心什麼都要,又決定什麼都不是。它像是個大雜燴,五味十色俱全;它又不是大雜燴,因為當它走過一個世紀的歷史,終於成熟到判然有別於任何經典歌劇、舞劇、音樂劇和大型娛樂演出,並反過來影響所有英美舞臺藝術時,它就同偉大的“好萊塢”一樣,獲得了自己唯一的響亮的名聲:“百老匯”,一條街道的名字。

百老匯音樂劇的前世今生

今年春季開幕的百老匯音樂劇裡, 《國王與我》給觀眾帶來的體驗最難忘。走進劇院感覺如同來到了泰國皇宮:舞臺兩側從天花板到地面的深色牆壁上,金屬色勾勒出的巨大神像如同古老的壁畫一樣莊嚴神聖。樂聲中,一人多高的大船從舞臺左翼駛來,滑過延伸在外的地板停在觀眾面前。船頭站著身著英國淑女長裙的女主角安娜—這就是林肯中心劇院《國王與我》的開場。當然船隻是道具且只有半個船身,但是巨額投資打造的視覺效果把人瞬間就帶進了舞臺上的世界。

也許在不少人印象裡,百老匯等同於一排衣著性☆禁☆感、跳著大腿舞的美女,或者頭戴半個面具、彈著管風琴的音樂怪才。事實上,百老匯的戲劇—尤其是音樂劇—無所不演,包羅萬象。有夢幻般的泰國皇宮歌舞,也有節奏感十足的歷史人物說唱。與古典樂和歌劇不同,音樂劇形式豐富多變而且靈活運用各種文化元素。這讓百老匯至今長盛不衰。讓我們從百老匯音樂劇的誕生說起。

百老匯音樂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富麗秀”(Follies)。那時的紐約與現在全然不同,歌舞演出只是中產階級茶餘飯後的消遣。沒有華麗劇院,幾個長腿女郎在高檔餐廳擺造型、表演些喜劇小品就算“秀”。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Ziegfeld的人從中看到商機。他耗鉅資建造了劇院,聘請最出名的演員和音樂家,打造華麗的舞臺和服裝,製作了一系列大型歌舞演出,也就是“富麗秀”。“富麗秀”大受歡迎,騰飛的票房推動了更多新“秀”的誕生。1927年一場名為“演出船”(Showboat)的秀展現了新的形式:它不是小打小鬧的喜劇小品拼湊起來的,而是穿插了歌舞、有著連貫情節的正劇,配樂是當年的流行音樂爵士樂,這被後人視為現代百老匯音樂劇的起點。

彼時電影還沒開始流行,百老匯成為主要的娛樂消費方式,每年能有兩百多部劇輪番開演。40年代有聲電影得到普及,成為舞臺的競爭對手。為了留住觀眾,舞臺藝術家想盡辦法增強音樂劇觀賞性:先是在故事裡加入貼近生活的元素,使情節更加吸引人;然後給歌舞加入敘事性質—這表示,歌舞不再是單純的抒情,而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環節。這其中的代表作品就是1943年的《奧克拉荷馬!》 — 美國南部的小鎮裡,兩個年輕姑娘與她們的戀人的糾葛,熱血牛仔和農場小夥亦敵亦友的關係等情節現實而感人。這個有些狗血的故事在當時可算作里程碑般的作品,也給了觀眾繼續掏錢的理由。於是新劇一部接一部地推出,優秀演員和作家不斷湧現,百老匯黃金時期就此到來。

著名的百老匯舞臺劇《獅子王》的劇場門口,黃色的招牌加上黑色的標識剛好與紐約計程車顏色呼應

F1.8,1/125秒,ISO100

時代廣場街道上為即將上演的音樂劇造勢宣傳的演員

F2,1/160秒,ISO640

中央車站每年會運送數百萬人去往百老匯觀秀

F1.4,1/160秒,ISO640

百年變遷 與當代文化的交融

不要把音樂劇當成經典流傳的歌劇,百老匯可以算是美國流行文化的代表。二三十年代爵士樂盛行,所以百老匯舞臺上爵士樂歌舞一直佔有主導地位。到了60年代搖滾成了流行樂,於是舞臺藝術家也毫不猶豫地接納了新興的音樂風格,創作出了搖滾風格音樂劇《毛髮》。劇中一群年輕女孩都留著一頭長髮,身上穿著波西米亞風破爛長衫和千瘡百孔的牛仔褲,嘶吼著表達自己的情緒。然而這部音樂劇的卓越之處不僅在於音樂風格的進步,它的故事情節圍繞當時美國年輕人的嬉皮文化、性解放和毒☆禁☆品濫用展開,當然舞臺表現方式也非常開放,甚至有短暫的裸下體橋段。這種極端刺激視聽的表達方式讓舞臺劇參與到了反思潮流的對話之中。

在紐約百老匯蓬勃發展的同時,倫敦的舞臺藝術也不落後,一批足以與百老匯匹敵的“倫敦西區”舞臺劇進入了美國人的視線。假如你是80年代的紐約人,便會看到劇院區的奇特景象:一邊是美國本土的優秀作品,如著名的詞曲作家史蒂芬·桑的海姆的一系列經典音樂劇;一邊是倫敦西區“進口”的大型製作—其中有中國觀眾最為熟知的《悲慘世界》、《貓》、《劇院魅影》以及《西貢小姐》。這裡面《悲慘世界》已經在倫敦連續上演了29年。這部劇運用了極為華麗的舞臺效果,在臺上設置了個轉換場景用的大轉盤,上一幕還是幽靜樓前庭院,轉眼變成了街旁起義軍的戰場。群舞與合唱人數也是前所未有之多,磅礴的氣勢和歷史滄桑感撲面而來。加上詞曲之精煉感人,《悲慘世界》成為後來的“巨型音樂劇(Mega-Musical)”典範。這讓美國人大開眼界,一邊高呼“小心英國入侵!” 一邊樂呵地把大把美金扔進英國人的票房。從此英美一家親,百老匯與倫敦西區你來我往,只要誰家的劇受歡迎、能賺錢,隔兩年就跑到大西洋對岸去了。

從20世紀初發展到今天,百老匯音樂劇裡有爵士春秋,有民謠風情,有搖滾朋克,有管弦經典,甚至有說唱嘻哈。題材以西方主流文化居多,但也不乏其他族裔和階層的故事—正如彙集了上百個人種和亞文化的紐約市一樣—比如展現拉丁社區生活的《身在高地》、中國移民故事《花鼓戲》和反映文化差異的話劇《中式英語》等。本文開頭提到的《國王與我》中華麗大氣的亞洲舞蹈,就出自在百老匯頗有名氣的華人藝術家關鴻鈞 (Jamie Guan)之手。

說到創作歷程,關鴻鈞提到,美國人在最近30年中,逐步地瞭解並接受了一部分中國文化,這個進程對他的工作十分有益。而美國人也很樂意把各類亞洲元素運用到音樂劇中。關鴻鈞參與的舞臺作品不止是與中國文化相關,而是與所有東亞文化相關。這要求他不斷地瞭解並學習其他文化的知識。

關鴻鈞還認為,一部舞臺作品中的導演非常重要。每一次與新的導演合作,他都認真觀察並吸收對方的創作思維,用到自己下一次的創作之中。這種不斷提升自我的進取風格讓關鴻鈞逐漸在美國人的產業裡開闢出一席之地。

Broadway和41街的交叉路口,看板上的模特好像在在噴繪百老匯五彩斑斕的夜景

F9,2秒,ISO100

在時代廣場守歲是紐約人的傳統節目

F1.4,1/320秒,ISO3200

百老匯歌舞劇表演

F2.8,1/160秒,ISO1000

演員在歌舞劇中會和觀眾發生直接的溝通和情感共鳴,因此在劇碼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F2.2,1/40秒,ISO32

去百老匯觀劇,就是現在

假如你現在來看百老匯,不得不看的是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該劇的複排版本正在 Imperial Theatre 上演。這次複排的版本改進了舞臺和服裝設計,給人更震撼的試聽體驗。除此之外就是連續上演了17年的音樂劇《芝加哥》,風騷的爵士樂隊和鮑勃·福塞的性☆禁☆感舞步給你娓娓道來一個諷刺社會的兇殺案故事。其他音樂劇比如《摩門經》、《春之覺醒》、《歌劇魅影》和迪士尼的華麗製作《阿拉丁》、《獅子王》也都值得一看。如果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碼都看過了,那麼時下好評如潮、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新劇《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就是你的首選。這部劇講述了美國國父漢密爾頓跌宕起伏的一生,而它的閃光之處在於,詞曲作者用密集的Hip-hop歌曲將本來無聊的歷史演繹得非常吸引人,該劇的舞美效果和舞蹈編排與劇本緊密結合,精彩至極。此劇不光在觀眾和劇評人中口碑極好,業內其他製作人都不原意跟它同台—大家都知道,最新一屆的托尼大獎基本非它莫屬了。

經典音樂劇《貓》的劇照,1982年在紐約百老匯公演,締造百老匯公演最久次數最多的紀錄

F4,1/60秒,ISO800

當表演結束觀賞者帶著滿足湧入到地鐵裡踏上返程的路

F5.6,1/30秒,ISO400

百老匯

Broadway本是一條縱貫曼哈頓的南北向大馬路。20世紀初,早期紐約地鐵線建成,New York Times在Broadway與7大道、西42街交匯處建了總部 (現已搬走)建成時代廣場, 帶動曼哈頓中城區域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商業化戲劇演出逐漸成熟,一些大型劇院在時代廣場附近建成。發展至今,“Broadway” —音譯“百老匯”、直譯“寬街”—成了紐約商業戲劇的代名詞,也是一個文化符號。

技術貼 百老匯高階詞彙

Broadway shows

就是所有在Broadway theaters 上演的音樂劇(Musical)和話劇(Play)。Broadway theaters不是指Broadway大街周圍的劇院,而是指獲批准加入Broadway theater聯盟的劇院。這些劇院總共有40家,是紐約劇院的精華。

外百老匯和外外百老匯

百老匯劇院是規模為500人以上的劇場,外百老匯是100~499座位的劇場,外外百老匯是100人以下的演出場地。由於票房壓力,百老匯劇場一般演出製作大型、受大眾歡迎的劇碼,外外百老匯則實驗性質較強,得不到政府資助,又稱為“黑箱戲院”。

如何買到高性價比戲票

除了《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這樣一票難求的熱劇需要提前購買正價票以外,多數百老匯音樂劇/話劇都可以在演出當天去時代廣場的TKTS(折扣票亭)購買半價或者6折的票,當然遊客人多的時候要提前排隊。如果懶得等,也可以用 broadwaybox.com提供的折扣碼在網上購票,這樣你還可以自己選擇座位。如果你還是學生,有些劇提供三十幾美元的student rush,也就是在演出當天早上10點去劇院門口買位置有點偏的前排票。這些票可能會視野受限,但是對於動輒上百的原價票來說還是很值的。劇院售票處週一到週六10點開門,周日12點開門。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