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學會這三招,還怕治不了“熊孩子”?!

文/優媽

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是熊孩子,那麼通常來說,他還不是大家眼裡的熊孩子;你見過的熊孩子無一例外都是父母眼中的完美藝術品。

小孩子剛生出來就如同一張白紙,顯然,世界上不存在一生出來就熊的孩子。那麼問題就變成了,一張白紙的孩子是如何變熊的呢?

【孩子熊的原因】

孩子熊,肯定是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問題,而教育,肯定離不開愛。所以,真正的熊孩子,很可能是“缺愛”或者“溺愛”造成的。

1、缺愛

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必然會想辦法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取缺失的關愛。比如,發脾氣,摔東西,大喊大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求取父母的關愛。

↓↓↓↓多陪孩子玩一玩,有那麼難嗎?!

缺愛的孩子,他的內心也會因為缺愛而變得陰暗,具體體現在孩子在對待周圍的人事物時,容易產生嫉妒、猜忌、多疑等消極情緒,也容易走極端,使用報復手段去處理事情。

缺愛的孩子,心理沒有得到健康發展,認知就不能達到正常年齡的水準,所以才會出現,不管家長怎麼教育,孩子還是會按他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做,且比同齡正常孩子的表現要“出格”的多,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你在說什麼。

↓↓↓↓“最受媽媽歡迎的奶粉品牌”,高品質、好配方,有助腦部發育,寶貝更聰明!

2、溺愛

集家人寵愛于一身,難免會有些恃寵而驕,但小孩子不知道只有自己家人才會慣著自己啊。所以他們在外面做起事情來也不管不顧,凡事過分依賴父母,覺得就算做錯事了,父母也不會對自己怎麼樣,或者父母會幫自己解決掉問題。

【父母要表明態度】

先講個反面故事:有一次坐高鐵出差,本來想先在車上熟悉一下接下來的工作,沒想到被同車的幾個熊孩子尖叫著做遊戲的聲音吵得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優媽也有孩子,知道當父母的不容易,也就默默的放下手中的工作,沒說什麼。

↓↓↓↓帶孩子出行,準備一雙舒適又百搭的鞋子很重要!

後來,一個年輕乘客忍不住了,說道:“能不能安靜一會兒,吵死了。”孩子的媽媽聽到後,先是拉住孩子說:“別鬧了,再鬧人家就讓你下車了。”然後轉過身對那位乘客說到:“小孩子嘛,就是這麼吵,沒辦法的,多多理解一下嘛。”

過了幾秒鐘,那幾個熊孩子又恢復了剛才的狀態,而那位元媽媽再也沒有發聲管教過。

坐在一邊的我,不禁想起了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她的一次經歷。

一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個挺可愛的小女孩兒,小女孩大概是第一次坐火車嫌悶,大哭吵著要下車,身邊的乘客已經發出了倒吸一口氣的聲音來表示不滿。

她媽媽先是輕聲細語地安撫她,等她慢慢平靜下來了,說“你看你剛剛那麼哭,把周圍的叔叔阿姨都吵到了,你是不是做了錯事啊?”等她點頭後又說:“你該向他們道歉,因為你給別人添了麻煩,今天的零食也不許吃了,除非你好好給人家道歉。”

那小姑娘眼淚汪汪地說自己害怕。

她媽媽回她到:“沒事的,只要你真誠地說對不起,他們會原諒你的。媽媽陪著你一起。”然後小姑娘就可憐巴巴地挨個兒跟我們道歉。

就像第一位媽媽說的那樣:小孩子嘛,都很吵的,然而區別他們成為不同的人的因素,是教育。父母看到孩子犯“熊”的時候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是否繼續“熊”。

【讓孩子自己為錯事付出代價】

一次,優媽帶小優出去吃飯,鄰桌是媽媽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在吃飯。本來氣氛挺和諧的,可鄰桌的小男孩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就開始不老實了。在餐廳裡跑來跑去,媽媽把他抓回來後,坐在那裡開始敲打餐具,最後還打碎了一個裝醬油的小碟子。

他媽媽看到後,擺出了很嚴肅的表情,並且嚴厲的教育了他一番後,總算安靜了下來。臨走的時候,媽媽付完錢後,讓兒子把他的零用錢拿出來,孩子很不情願,但迫于媽媽的嚴肅,還是乖乖的交了出來。

然後媽媽把孩子的零用錢遞給服務員,說是用來賠剛才摔碎的碟子。雖然服務員說不用了,但媽媽還是很堅持的說道:“做錯事就要承擔後果,要讓他記住,調皮搗蛋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後來還有沒有調皮搗蛋,但我很認同這位媽媽的想法:在小孩做錯事的時候及時讓他認識到錯誤,並且讓他為自己做的錯事付出代價。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應該會比一般的孩子更有擔當、更有修養吧。

*來源:教子有方,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育兒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