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Uber和穀歌的飛行汽車都要來了?但是它們都不是汽車啊!

Uber在美國達拉斯飛行大會上宣佈,於2020年試運營飛行汽車。只要安裝了app,人們就可以在樓頂等待會飛的UBER來接自己。Uber 將聯合多個城市政府、飛行器製造公司、地產公司、電力充電公司等,一起開發這個飛行汽車的專案。首批實驗地點將在與之共同開發合作的迪拜和達拉斯的沃斯堡市。首席產品官Jeff Holden說,“飛行汽車,真的來了。”

谷歌創始人Larry Page投資的初創公司“Kitty Hawk”發佈了首款飛行汽車原型車視頻。該公司將於今年年底前推出上市飛行器,由於這款飛行器僅重220磅,符合美國超輕型飛機的定義,所以使用者將不需要飛行員執照,且能夠在美國合法飛行。

大家都覺得,在矽谷的培育之下,“會飛的汽車”,就要上路了。

不過,大家可能搞錯了一點,因為它們其實都不是“飛行汽車”。

近百年的飛行汽車夢

Uber在達拉斯發表的飛行出租網路,是一個電動的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而Kitty Hawk的項目,則更加類似一個水中起降的飛行摩托。相比看不太懂的“Evtol”或者拗口的“垂直起降飛行器”,使用“飛行汽車”作為標題,自然更加帶感。而更重要的是,會飛的汽車這個夢想,已經在我們猶如科幻電影般的腦子裡中存在了幾十年。

從上世紀初開始,人們在造汽車和飛機的同時,不斷地幻想著,能夠造出既能開又能飛的“飛行汽車”。在星球大戰的時代中,飛行汽車成了流行雜誌的封面。幾十年來,有的公司做出了模型、進行了失敗的試飛,有的奇思妙想更是讓企業破產,其中,最嚴重的還引起了工程師兼試飛員的死亡。

1973年,工程師Henry Smolinski與同事們推出AVEMizar飛行汽車,它的本質就是講一部福特轎車接在一架只有後半段的飛機上,Mizar同時擁有飛機和汽車兩套發動機。然而,在首次的試飛過程中,右側的記憶連接撐杆脫落,導致了悲慘的墜機事件。

而對於UBER的科學家們來說,他們也多次表示,我們造的商用飛行器不能當車開啊!

科學家說,我們造的不是會飛的車!

當了NASA 近30年工程師,去年被UBER挖角的Mark Moore多次表示,他真的很討厭人們說他們造的是“飛行汽車”,對他而言,Uber的設想如果需要一個現實的東西做對比,那麼更加接近的一定是商用飛行器,他們在做的,只是更加小型的商用飛行器,絕對不是具有陸地駕駛功能的汽車。

由於矽谷和航空工業的聯合,並不是發明出了什麼能讓汽車插上翅膀飛的新想法,而是讓新的電子化的控制技術、半自動的飛行系統、更加有效的電池技術得以更有效的整合,從而使得開發出更加小型、輕便、快速、有效率的飛行器的目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正是Mark Moore這樣的航空業的科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追求的技術突破。

UBER展示的迪拜效果圖

所以,不論是UBER還是Kitty Hawk,他們都將繼續面對航空工業的問題,比如政府對空域限制、飛行器的噪音問題、飛行安全問題等。同時,這些飛行器也不能、更沒有打算解決目前的地面交通問題,有了它們,社會依舊要面臨每天擁堵的車流和機動車的污染等老生常談。

基於目前的技術和產品開發的方案,甚至連叫他們“的士飛行器”,都不是很合理,因為他們最有效率的使用方式,並不是隨叫隨到的計程車模式,而是定點往返的穿梭巴士模式。

即使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一台超小型的飛行器的造價,最起碼要上百萬美元。這樣的價格,與現在幾萬美金一輛的代步工具相比,實在相距甚遠,即使一些初創公司聲稱開發的是能夠飛又能陸地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但是看價格,他們的主體就不是一輛汽車。

斯洛伐克航空企業 AeroMobil研發的能夠在地面交通行駛的飛行器

將這些飛行器叫成“飛行汽車”,掩蓋了它們的所面臨的技術和實踐困難,也忽悠了大家對它們改造社會交通問題能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