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一篇關於最著名的兩罐可樂的百年掐架史

就像有麥當勞就有肯德基,有星巴克就有 COSTA ,有加多寶就有王老吉一樣,有花錢的地方就有陣營,在喝可樂這件事上,積怨已久,關於紅罐還是藍罐的掐架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動不動就友盡,到底有什麼可較真的!?

總是要拿來和可口可樂的「健怡」混淆一下的百事「輕怡」最近又改配方了,一年裡這罐低糖可樂配方裡的甜味劑從原本的阿斯巴甜改成蔗糖素,如今因為人們並不買帳,百事決定重回阿斯巴甜的懷抱,推出一款全新的低糖可樂。科普一下,作為代糖,蔗糖素的名聲要比阿斯巴甜好得多,雖然美國 FDA 強調過阿巴斯甜是安全的,但它一直以來仍然背負著致癌和導致孕婦早產的風險。

今年早些時候,捨棄了阿斯巴甜的輕怡可樂飽受詬病,導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直線下滑了 10.6 %,詬病的原因很簡單,美帝那些可樂依賴人士對常喝飲料的口味相當敏感,突然被換了一種配料他們當然要表示不服了。這次推出新可樂之後,百事北美市場的低糖產品線就有了三員大將,分別是零度、阿巴斯甜輕怡和蔗糖素輕怡。(大概也只有美國人能喝得出後兩種到底有什麼區別了吧)

當然,正如上面所說的,這一切的產品調整只是在北美市場而已,和中國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果庫君順手為大家搜了一下,中國市場的低糖可樂依舊只有零糖的「極度」和低糖的「輕怡」

不過,這次蔗糖素輕怡的銷量下滑倒是牽扯出一個愈發清晰的現象,那就是低糖可樂產品或許已經集體步入瓶頸期:2015 年,不光百事輕怡的銷售額下滑 5.8%,可口可樂的健怡可樂也同時收得銷售額下降 5.6% 的業績。

有分析認為,人們曾經以為擁有劃時代意義的低添加可樂,在大家日新月異的健康觀念下已經有點趕不上趟,因為更多人開始選擇更健康和時髦的新型軟飲,甚至瓶裝水,而另外一部分已經放下包袱的朋友則重回傳統可樂的懷抱,反倒讓經典可樂一下子復古回潮了。

目前可口可樂下屬的低糖產品包括健怡可樂(健怡用的一直都是阿斯巴甜)、零度可樂和去年在中國推出一度被認為是韭菜味的 life 綠色低卡可樂。

這回兩個老冤家也許都該重新算計算計在低糖碳酸飲料市場的策略了,畢竟在如今的市場上,推出一款新飲料要面對的挑戰可比過去多多了,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往日的互相捅刀也算是種穩穩的幸福。

回顧這兩家一百多年互相擠兌的歷史,幾乎只要有一家推出新飲料,另一家都會來上一段反擊戰,其中最精彩的一戰就要數 1990 年代百事「Crystal pepsi」在推出半年內退市的故事了。

前段時間「Crystal pepsi」複刻版重回人們視線,搞得很熱鬧的那陣可能你已經聽說過這場行銷大戰。大概的經過是,1992 年,當時的百事天真地以為美國人迫切需要一款健康的無色可樂,於是「Crystal pepsi」作為一款不含咖啡因的無色碳酸飲料推出市場,並且被寄予厚望。

然而誰也沒想到,可口可樂這時候聞訊趕來,在差不多時候出了一款和「Crystal pepsi」差不多的產品,叫做「Tab Clear」,圖片如下。

看到這樣的外觀你可能會感歎:也太醜了吧。沒錯,連可口可樂本人也覺得它醜,因為它根本就沒準備好好賣。於是,因為「Tab Clear」又醜又不好喝,人們很快就把無色無咖啡因的碳酸飲料都歸入難喝的黑名單,沒等百事辯駁,「Crystal pepsi」也跟著匆匆下架了。後來,在當時擔任可口可樂公司首席行銷官的 Sergio Zyman 把這次交鋒評價為自殺式襲擊,並說到「百事在 Crystal 上花了不少錢,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幹掉了它,和 Tab Clear 一起。」

雖說百事在「Crystal pepsi」栽了跟頭,但歷史上以後來者身份得以和可口可樂平分天下的百事,也在開拓疆域的歲月裡打過不少漂亮仗。

別著急,果庫君先交代一下背景。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誕生在 19 世紀末,但後者要比前者晚生了 12 年。也就是說,1898 年第一瓶 pepsi 問世的時候,市面上已經都是可口可樂的地盤了。

想瞭解這兩瓶可樂的淵源,就要先從兩位美國化學家開始。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元叫做約翰·彭伯頓的美國人。

不是別人,他就是可樂之父,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這種褐色碳酸飲料的人。說起這位化學家,同時也是美國藥學史上地位很高的藥劑師,參加過南北戰爭,人聰明,心思也活絡,因為從美國人視為具有藥效的蘇打水上看到機遇,1885 年彭伯頓自己發明了一種叫做 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ca 的碳酸飲品,配方中含有可卡因和酒精。

後來因為當時的亞特蘭大有禁酒令,於是彭伯頓又更改出無酒精版的配方(但仍然含有可卡因),並聲稱可口可樂能治癒嗎啡成癮,消化不良,頭痛,陽痿等等疾病,然後開始在藥房上架銷售。

關於彭伯頓配製出的可口可樂配方一直是高級別機密,這份一百多年前的配料表直到今天還鎖在亞特蘭大一家銀行的保險箱裡,據說鑰匙分別由三個人保管,和這三人的保密協議裡還規定他們不能同坐一架飛機,以免出現意外。這也是為什麼世上飲料那麼多,做可樂的卻只有兩家的原因。

百事可樂用的當然不是跟可口可樂一樣的配方,這就有賴另一個美國化學家 Caleb Bradham 了。

他在 1890 年代初研究出了和可口可樂非常接近的飲品配方,並且相信他的可樂因為含有胃蛋白酶(pepsin),而有幫助消化的功效,於是就取名「Pepsi」,開始在藥房內提供給客戶享用,也漸漸有了點名氣。

百事雖然開始被人所知,但後浪還並沒有把前浪拍在沙灘上的能力,到了 20 世紀初,可口可樂已經成了美國的象徵,直到二戰結束,百事一直處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狀態,因為市場份額被一再打壓,百事只能以降價來消極迎戰,一度是當時可口可樂價格的一半,成為廉價、下等的象徵。

而此時的可口可樂甚至已經成了美國精神的發言人,二戰時期印著招牌斯賓塞字體 logo 的廣告上美國大兵們都在喝可口可樂。

還有戰勝後艾森豪將軍的經典段子:從前線凱旋歸來的將軍在一次午宴後,被人問到還需要點什麼,將軍回答「給我來杯可口可樂。」侍者端來可樂,將軍一飲而盡後說「我還有一個要求,請再來一瓶。」

直到 1960 年代,步步退讓的百事可樂終於做出了正確選擇,找來著名的 BBDO 廣告公司全權主導廣告業務。經過一系列市場調研和分析, BBDO 找准了消費者構成和消費心理的變化,開始把百事可樂描繪成年輕人喝的飲料。

1960 年代,出生在戰後,嬰兒潮世代初期的年輕人慢慢開始在社會上佔領話語權,這一代人普遍沒有經歷戰爭的痛苦,成長在百廢待興充滿變革的時代,與上一代不同,他們正在重建規則,改變傳統,對新事物擁有很高的包容度。這時候百事可樂更換了自己全新的口號:「百事可樂新一代」,日後沿用了 20 多年。

這種舉措很快收到成效,在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的不到二十年裡,百事與可口可樂的銷量差距從 1:5 拉近到了 2∶3。

1980 年代,百事正式打響了向可口可樂宣戰的旗號,1983 年,BBDO 斥鉅資邀請了邁克爾·傑克遜拍攝廣告片,一場名為「百事一代的選擇」的廣告大戰拉開序幕。投資馬上收到回報,廣告播出才一個月,百事可樂的銷量就直線上升,據統計在廣告播出的一年當中,大約 97% 的美國人收看過這個廣告,且每人能達到 12 次之多。

嘗到甜頭的百事知道了年輕人的力量,於是愈發地喜愛明星,更多的美國巨星和百事簽約,包括麥當娜、辛蒂·克勞馥等人都在列內,僅僅兩年之後,百事可樂已經佔據了北美飲料市場 30% 的份額,這一仗算是取得了絕對勝利。

說到這裡,還有一個小八卦,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曾是可口可樂的支持者,但後來居然未能在心儀的可口可樂公司謀得一官半職,於是憤而加盟百事可樂,任職公司律師,後來百事可樂成為共和黨及親共和黨人士的指定軟性飲料,而民主黨或親民主黨人士的則選用可口可樂為其主要軟性飲料。

兩家的恩恩怨怨還有非常多,因為此刻果庫君旁邊的可樂已經快沒汽了,所有今天就寫到這裡,改日繼續。不過最後還想問大家一句,你愛紅罐還是藍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