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手藝
守住手藝你看到手藝傳承的另一面了嗎?手藝不光有傳,更得守 !!!
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熱度已過,常溫裡,我們再看這部電影,它樸素而真切的講述裡帶著如斧如鑿的拷問。吳導以嗩呐曲《百鳥朝鳳》為引子將傳統老手藝傳承的思考帶給大家。
雖然老邪只是個小鋦匠,但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我卻與片中的焦三經歷過一樣的時代變遷,面臨過一樣的生活困境,嘗試過一樣的重整復興,最終還是受困於傳承這件事。 吳導的這個作品真心好,因為它促使我們反思,反思我們在認識傳承這件事情上有哪些不足,甚至犯了哪些錯誤。這裡我來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有錯誤和不當之處也請大家批評指正。
手藝的失落有很多時代原因,比如人們在物質匱乏年代,要求工業化快速發展,為了滿足需求,人們關注的是數量,而非品質; 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使得需要付出時間和辛苦的老手藝被人們篩除;隨著國門的開放,對於西方新奇的東西的過度追捧,老手藝也被冷落甚至遺忘………
隨著工業化的腳步慢慢放緩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在精神上的要求越來越突出,以品質為要求的國際競爭力,使得人們開始重視以精益求精為宗旨的手工藝,並開始在各領域去宣導以手工藝為代表的工匠精神,老手藝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人們需要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來促進發展,因此人們也開始關注其傳承了。
那麽如何傳承呢?傳是簡單的,就是教,只要研究教的方法,把知識、技術都講出來就好,只要有人學就講嘛,暫且我們淺淺的這樣理解。那麽承呢?如何繼承呢?真的是有願意學的人就能繼承嗎?那麽以我為例,為了手藝不失傳我也打破家規開班教學了,再看看學生們:某些學生,學了沒幾天就大張旗鼓的開班教學了,其教學品質可想而知;不少學生學了幾天就回去自立門戶,並聲稱手藝是自家祖傳的、是自學成才的、是自己發明的,甚至工具都是自己研發的……想想這些急於追名逐利而無心於手藝錘煉之人, 其核心思想就是鑽營,即使繼承了手藝又會將手藝傳向何方? 人們還可能在這些人身上感受到手藝的精神嗎?怕是只聞到銅臭味,看到名利場了。
所以我們要明白傳承裡有一個重要的的原則——守,傳的人要守,承的人也要守,這是傳承的重要原則。 如何理解呢?
保守。傳承包括文化、禮儀、手藝等等,其中手藝是最能代表民族智慧和精神的,它是無形的資產,是隱形的力量。正如有些國家還保留著以射箭為內容的成人禮一樣(射箭的技能在現代社會已經沒什麽用處,但是仍會被保留下來,其根源就在於人們需要這樣的儀式來完成新角色或身份的轉換,角色或身份的改變給人們擔當責任的力量),有些看似無用的老手藝也是代表本民族的某種精神,比如制秤手藝於今天就主要是代表公平、精細、不苟的精神意義。當然,那些可以承載更多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手藝就更需要守住了,比如我們鋦瓷,既可以修復破碎器物,又可以帶來藝術享受,更能彌補情感遺憾,還蘊含著中華民族聚物惜福的美德。因此各國家都會對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手藝加以保護,而這種手藝往往是對內有嚴格的傳承脈絡,對外更是保守不授。 手藝的民族性,甚至家族化的特點,使得掌握的人是少數的,這雖然會使手藝容易失傳,但是,在當今世界範圍內,文化技術交流甚廣、民族界限逐漸弱化的時代背景下,那些極為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手藝也仍然被認為是需要保守的,各手藝的傳承人都不會將其最核心的技術公開於世,其傳承也還是以傳統的方式選擇繼承人。正如我們學不到日本武士刀的核心技術、甚至都學不到朝鮮醃制辣白菜的最核心方法一樣,我也不會將鋦瓷技藝教給外國人。
堅守。堅守手藝所蘊含的精神, 說來空泛,其實簡單講就是守住德,從焦三不肯給黃姓村長吹奏代表德高望的“百鳥朝鳳”這一點可以看到德在手藝人心中的地位,而焦三那句“不是錢的問題”不僅 表現其不為金錢所動的氣節,更表現了一個手藝人的價值取向是以德為先的。這德字不但是對自身的要求,也是對傳承發展的要求。 只有德性好才會在做事時不為各種不當的利益所誘惑,才能珍視手藝,守護技術,耐住寂寞,發揚精神,精益求精,保有氣節。 拿我們的鋦瓷來說,"縫補生命,修復藝術"本是鋦瓷的精神所在,但是現在好多打著發揚鋦瓷旗號的人,包括我的很多學生,在名利心驅使下,只在乎修復藝術,做很多華而不實的樣子貨,卻忘了沒有生命,何來藝術,所以他們做的東西都用不住,而我們鋦瓷首先要做的是恢復其使用性,你用,你兒子用,你孫子還能用……使蘊含情感的物件在歲月的經緯裡給時光以永恆,這比那些所謂的藝術更加珍貴。所以鋦瓷堅守的最基本的精神是無法估值的,而今天,沒有情感根基的人們在追求多快好省的時代裡,用機器和模具製作的所謂鋦釘,無論如何也無法達到以“縫補生命”的精神所支撐的、用傳統方法、純手工製作的鋦釘的牢固度和溫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