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簡單粗暴教你分清酒精和勾兌,別以為你喝的都是糧食酒

自從“假酒案”、“喝死人”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以來,“酒精勾兌”成了一個分外敏感的話題。其實酒精與勾兌,並不是像人們想像中那麼複雜,沒有必要談之而色變。但由於某些原因,圈內人明白但不願說,圈外人想說但不明白,相關知識普及的文章林林總總,但似乎總也說的夠透徹。本期就和大家聊聊酒精與勾兌,讓您徹徹底底的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食用酒精到底是什麼玩意?

食用酒精指以穀物、薯類、糖蜜或其他可食用農作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精製而成的,供食品工業使用的含水酒精。從糧食、薯類、糖蜜三類原料來看食用酒精產成品的品質,糧食酒精最優,其次是薯類酒精,最差的是糖蜜酒精。

工業酒精,主要有化學合成和釀造(玉米或木薯)兩種方式生產,合成的一般成本低,甲醇含量高,所以價格便宜;釀造的工業酒精一般甲醇含量較低,價格比較貴。

由於工業酒精和食用酒的有效成分都是乙醇,故而也被一些不法商家用來製作食用酒。這種"酒"被人飲用後,就會產生甲醇中毒,這種酒就是聞“精“色變的"毒酒"。

勾兌是個什麼鬼?勾調呢?

提到勾兌,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劣質酒、摻假等等,不可否認,促成這些不好印象的原因當然是白酒市場的不規範造成的。

假定一切按照法律法規等理想規範情況下進行,那麼:勾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勾當,而是白酒生產一道不可或缺的程式。

所謂“勾兌”,就是把不同季節、不同車間、不同年份、不同口味的白酒互相摻在一起,使之保持穩定的品質和口感,然後投放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的勾兌工藝是以酒兌酒,不外加任何東西。中國傳統白酒有十一個香型,每個香型的產品都有自己的標準,而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非常明確的兩句話:嚴禁添加非自身發酵物質、嚴禁添加食用酒精。“也就是說,這裡面沒有食用酒精和添加物,都必須用純粹原生態的酒,來互相調配。”

所以這裡說的勾兌是‘酒勾酒’,而不是酒精勾兌的酒。“酒勾酒“和‘酒精勾兌’是兩種概念,‘酒勾酒’實質上還是屬於糧食酒,而酒精勾兌的就算不上了,只能說是新工藝酒。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酒精勾兌的白酒,你喝醉了之後,第二天會頭疼。”

勾調說白了就是兩道程式,先勾兌,再調味,統稱勾調。


勾兌的目的是出廠酒產品品質穩定,就像修一棟樓,主體結構出來了,樓的樣子也就確定了。這個勾兌,就相當於確立酒的骨架。

調味,相當於對酒進行精加工,要用功能性特別強的調味酒,比如說在窖池的不同部位發酵的酒。醬香型酒有窖麵醬香,可以增強醬味突出風格;濃香型酒有窖底香,窖的底部是泥,因為生香和泥的關係是很重要的,所以濃香型酒有老窖的說法。窖底的那部分調味後,增加酒的放香。

三精一水”是怎麼誕生的?臭名昭著的由來!

中國真正的酒精生產開始於1900年,只是那時候酒精勾兌完全沒必要。解放後不久,國家提出要發展釀酒新工藝,大家用木薯啊、紅薯啊來釀酒,這樣釀出的酒精,那叫一個難喝。這個時候有“磚家”開始往這些酒精里加糖精、香精,再加上水。我們著名的“三精一水”就這樣誕生啦!

時光走到了九十年代,在經歷了七八十年代的串香工藝後,人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每種酒溶液的任何分子都有特定的色譜,通過儀器,就可以把這些分子全部測出來。如果說以前在酒精里加香精香料都是憑個人感覺的話,那麼高科技直接就可以告訴您是加一兩香精還是一斤了!!!

酒精勾兌的技術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原因是,計劃經濟年代,大家按需生產,本分釀酒,並不需要挖空心思想怎麼去賺錢。然而,到了市場經濟盛行的九十年代,本應該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白酒,卻變了味!香精香料工藝越來越牛,一些酒缺什麼口感就可以加什麼添加劑。於是,一些酒企業發現,酒精勾兌酒省時、省力、又省錢,連釀酒師傅都不用請,色譜儀一用,便知道要加什麼香精香料;還有一些酒企發現,只要廣告打得好,酒精勾兌酒照樣能賺錢;更有一些酒企業發現,只要套上華麗的外包裝,酒精勾兌酒甚至價格能高過真正的糧食酒。這樣的局勢發展到今天,已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酒精勾兌會不會喝死人?


那些喝了酒精勾兌酒的人失明是怎麼回事?

早期的酒廠曾生產過一批酒精勾兌的酒,由於受到當時勾兌技術的局限,這種直接在酒精裡添加香精、糖精的“三精酒”有一股刺鼻的香蕉水味,老百姓不買帳。從此,酒精勾兌白酒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就一直好不起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縣長,辦酒廠”的時期,全國酒廠遍地開花。為求效益,有些酒廠用酒精勾兌白酒,有些小酒廠甚至用低檔的低級酒精兌酒,這種酒精勾兌的酒給老百姓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九十年代山西毒酒案爆發後,全國陸續爆出使用毒酒案件,不法分子用工業酒精兌制白酒出售,輕則造成飲用者失明,重則喝死人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