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專家教你怎麼驅蚊最有效?

現今市場上的防蚊產品種類繁多,電蚊香、驅蚊貼、驅蚊燈、驅蚊花露水、驅蚊手環等花樣百出、層出不窮。它們的功效究竟如何、有無毒副作用、什麼情況下用最好……帶著這些問題,《生命時報》記者請教了相關領域專家。

白天室內:電蚊香

電蚊香片和電蚊香液的原理都是通過電力持續加熱,揮發出滅蚊物質,藥效一般可維持6~8小時。儘管效果比傳統的盤式蚊香遜色,但煙霧較小,刺激性較低,使用比較方便。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紅珠說,多數蚊香裡含殺蟲劑,雖然比例不多,但屬於農藥類成分,濃度過高時會刺激眼、鼻、咽喉等部位,可能引發頭痛、噁心、呼吸道炎症等。據臺灣《康健》雜誌報導,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發佈的報告顯示,電蚊香除釋放出亞列寧、甲苯等物質外,尚有許多未知、具有危害性的化合物。

所以,這兩種“武器”最好用於白天室內沒人時,使用1~2小時,將刺激性降到最低。如果室內有人,應將蚊香放在通風處,讓新鮮空氣從紗窗中透進來。臺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病媒及昆蟲病組組長林鼎翔指出,如果要在晚上用,至少在睡前半小時點燃,臨睡前再通風幾分鐘。

白天外出:驅蚊貼

蚊子雖是“夜間昆蟲”,但白天到戶外也可能被蚊子“攻擊”,此時可使用驅蚊貼。其原理是利用精油揮發來驅蚊。驅蚊貼不宜直接接觸皮膚,只需將其貼在衣服上即可;不適合過敏體質的人及孕婦使用;普通人每天使用時間也不宜過長。市面上還有驅蚊手環產品,其原理和驅蚊貼差不多,但由於其主要佩戴於手腕,對頭部、腿的防蚊效果一般。去草和樹木較多的野外,由於蚊子密度較大,驅蚊貼和驅蚊花露水也有些“無可奈何”,此時最好穿長袖衣服和長褲,避免穿涼鞋、光腳。臺灣環保署資深專家王正雄說,蚊子往往通過人體散發的二氧化碳來識別並攻擊,遮擋住皮膚可以阻止被蚊子“識別”出來,就算接近了也讓它們無處下嘴。

夜晚外出:驅蚊花露水

李紅珠說,驅蚊花露水多添加驅蚊化合物,如避蚊胺(DEET)、驅蚊酯(也叫伊默寧,簡稱BAAPE)等,使昆蟲失去對人體氣味的感知。研究發現,塗抹驅蚊花露水可在8小時內阻擋99.9%的蚊子叮咬,且毒性低。一般來說,含10%避蚊胺就有效果。但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應使用含避蚊胺少於10%的防蚊液,嬰兒最好不用。李紅珠指出,避蚊胺是一種殺蟲劑,也用在農藥中,有輕微毒性。儘管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會中毒,但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不能與破損皮膚直接接觸,更不要直接對臉噴。相比之下,驅蚊酯的毒性更低、刺激性更小、驅蚊時間更長,所以購買前不妨留意一下成分。

睡覺時:掛蚊帳

儘管蚊帳是一種古老的防蚊方法,但比起化學防蚊方法更安全。蚊香不僅會釋放出化學物質,還會排出二氧化碳,而臥室環境相對封閉,空氣流通差,對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幼兒、孕婦和慢性☆禁☆病患者不利。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蚊帳及長褲保護是最好的防蚊方式,尤其是對兒童來說。另外,捕蚊燈利用蚊子的趨光性及對特殊波長的敏感性,誘捕蚊子接觸網面電擊致死,對人體危害相對較小,可以夜間使用。臺灣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科長黃基森表示,最好選擇光度較強,如8瓦以上或雙燈管的捕蚊燈。林鼎翔補充說,捕蚊燈最好擺放在高於膝蓋的地方,且離地面不要超過180釐米,這是蚊子經常活動的範圍。

網上謠傳的不少驅蚊方法,一般都缺乏科學依據。比如有人說香水能驅蚊,但德國野生動物基金會研究顯示,香料不僅無助於驅蚊,反而會引來更多的蚊子。還有傳言說,“維生素B1溶解于水,噴灑在皮膚表面,或者直接口服維生素B1,可以防蚊。”美國研究發現,維生素B1對蚊子落在皮膚表面的次數沒有影響。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也認為,尚無充分資料表明服維生素B1驅蚊是有效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