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正在消失的老行當、老手藝,你見過幾個?

老一代勞動人民聰明、勤勞,除了耕作,他們還從事著各行各業,常見的泥水匠、木匠、鐵匠、篾匠……他們以此為生,養兒育女,直至終老,譜寫了平淡又執著的人生。今天就羅列了一些老一代中國人的老手藝,可能還不全,但足以見證他們的勤勞和智慧!

手工雕花板

手工雕刻的木板,用於裝飾床架、梳粧檯、櫥櫃等傢俱。現在人家裡一般都買現成的傢俱,結婚也買現成的床,這門技藝幾乎失傳,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裡一般有那種“梁床”,話說今啟菌家祖屋裡也有。

推蘆扉

將蘆葦剖開壓平後編織成席子,是較為複雜的工藝之一,蘆扉可用來曬糧食,且結實、耐用、環保,這門技藝已經不多見了。

蒸糕

過年前家家戶戶要準備的過年食品。啟東的糕有其自身的特點,第一、蒸籠大小和一般家用的灶鑊子一樣大小,蒸出來的糕是整塊圓形的,然後再切割成小塊。第二、主要原料是米粉、玉米粉等。第三、可以放置較長時間。一般浸在水中,可以吃到二月頭上。

紡紗、織布

箛粽子

這個必須有,已經多年沒有吃到自家箛的粽子了。

紮兔子燈

正月半夜晚,城鄉大路小巷裡,小孩子歡樂地拖著自製的兔子燈歡度元宵。那些用竹片和彩色紙紮成的的兔子燈肚裡點上蠟燭一支,很有一番情趣。

彈棉花

聲聲弦響,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而那時候的彈棉花匠們也都走街竄巷,但是轉眼間,“彈棉花”已經成為人們的記憶。

箍桶

九十年代,經常可以看到挑著一個擔子的木匠走街竄巷,然而隨著陶瓷潔具的出現,使得木質的馬桶、腳桶、澡桶等用品統統推出了歷史舞臺,“箍桶噢”,“箍桶噢”的吆喝聲也只能成為人們的回憶。

這些老手藝都是我們童年中最美好的記憶,也是割捨不下的親情思念。如今,時光讓曾經的人一一變老,這些”老手藝“留在內心深處紮根,時時萌發並觸動內心深處的柔軟情懷。而這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藝“,不應該僅僅是個擺設,如何恢復手藝的活力,在傳統文化土壤不足夠肥沃的今天仍然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是我們當下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