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upon a time in London,膠捲裡的倫敦日常
現今的數碼相機功能真是越來越逆天了,各種圖元爆炸提升,對焦點密集的鋪滿取景框,ISO 數值不斷攀升……好像一個浮躁的社會縮影,人們要求更多,廠商也在創造者需求,標榜著怎樣的參數提升可以讓你如何如何,乃至成就大師境界。
但其實靜下心咱們思考一個問題:你在攝影的時候是在做什麼。私以為無非幾步:衝動——參數——構圖——快門。當然,在這裡我是耍流氓式的撇開一切與攝影沾邊的現實因素,想要做到這麼純粹的攝影,最合適的工具應該還是膠捲相機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了膠片,總覺得膠片好像可以把人帶回去當時當地。膠片可以拍下當時的氣氛甚至記錄當下的心情,我一直這麼認為。後來實在心癢難耐,在 eBAY 上淘了個奧林巴斯的 OM-1,開始試著用膠片來記錄生活(這種話說出來真是自己都被酸倒),但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兒吧。
剛開始使用也是無從下手,畢竟膠捲相機的思考回路跟數碼相機還是很不一樣的,真是可以用戰戰兢兢來形容初期端著膠捲機拍攝的樣子,因為每按一次快門,你就定格住了一次消逝不再的時光。
嗯……好像跑題了。現在聽著 Coldplay 的 Yellow 在碼字,想起之前每每走過 piccadilly circus 的時候,腦海裡總是莫名地回蕩著這首歌,夜晚更甚。慢慢遊走在倫敦街頭,聽著 Yellow 撩人的吉他前奏,腳步也變得緩慢,各種感觸會難以抑制地湧上來。總是想通過相機記錄下這些感覺、光景,氣息……因為在倫敦沖洗膠捲比較貴吧,好在學校的暗房有提供沖洗的服務,還有學生價(其實主要是服務那些攝影專業的學生啦),總算是欣慰。陸陸續續拍了一年多吧,出門偶爾都把 OM-1 帶在身邊,享受每次用膠捲相機拍攝的感覺,真的很美好,下麵看圖吧。
▲第一卷膠捲,用的是富士的 superia 200(好像是富士膠捲的性價比之王了吧哈哈),剛開始友人尼克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入手了佳能的膠捲機(忘了它是什麼型號…)於是我們兩個小白沒事就結伴掃街哈哈,不能再美好的日子。
▲最開始都是沒事的時候在校園閒逛,這車就是濃濃的英倫味了吧,常年停在停車場,好可愛(哈羅校區在大倫敦的 4 區,離市中心不算遠。)
▲學校大草坪上每到春夏交季就會開滿這種黃色的小花,一大片一大片的~拍這張的時候估計時間過了…很多都枯萎了誒。
▲校區的草坪 again,落花,想試試大光圈的效果,膠片的背景虛化感覺果然是數碼相機難以比擬的。
▲宿舍的廚房,經常會有各種傳單,於是同一層的舍友們沒事兒就拿來折紙鶴。慢慢地攢了一堆,有次巴西小哥進廚房被震驚了還問怎麼折的哈哈哈。
▲樓梯,住在頂樓木有電梯……好在也不高就 4 樓~
▲第一卷沖洗時拿到這張燒片,但內心是雀躍的!自己好喜歡!無意中得來的竟然還挺有感覺,估計是最後幾張在拆換的時候曝光了。
▲校區大門,有沒有校友呢哈哈,旁邊有超級大的草坪,天氣好的話很多人在那裡踢球。
▲這一卷忘了設置 ISO,記得好像是調低了 ISO 結果被增感了,洗出來的效果有點慘不忍睹……尖塔後面是 BBC 總部!
▲地鐵上拍的,經過一堆“大鍋”。
▲Harrow on the hill,離校區最近的小鎮,週末這個 mall 都是人滿為患的……
▲商場門口賣氣球的女孩,來回走了幾次氣球都沒少,生意看起來一般。
▲有點漏光,純天然“後期”。
▲大概是下午?好久了都忘了是什麼時候拍的,校區門前的大草坪,光線好美。
▲快看快看~航跡雲!
▲一張出乎意料的重曝……應該是膠卷軸齒輪沒卡穩。
▲大愛的一張…有點可惜沒有對準焦,有點跑焦了。午後,好像還可以感覺到當時溫度和氛圍呢!
▲遠處有小小只飛過的灰機,柯達的這卷有點偏色了,可能是過期卷吧。
▲校區附近有個小小的伐木場~大大的煙囪,很少看到會冒煙出來。這張後期調了下感覺有點過了。
▲標誌性的倫敦照片哈哈哈。倫敦的cab。裡面好大好寬敞……打車價格也是貴,在那邊打車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
▲當時在牛津街舉辦的倫敦巴士嘉年華,歷年來各種倫敦的巴士都開過來停在路上展覽。
▲天氣很好,記錄氣氛,父親在跟小朋友討論下午去哪裡玩。
▲Covent Garden-科芬園,也是個倫敦小地標吧。週末的集市很有趣,會賣一些手工製品。
▲這個好像是在Harrods(哈樂德百貨)商場裡面拍的,各種高奢品聚集地,每到節假日大促時滿滿的黃皮膚臉孔,辛勤的代購工作者哈哈哈U Know。這
模特好有戲。
最後放幾張布去布萊頓的時候拍的照片吧,Brighton,一個對我來說,可能是除倫敦,第二個重要的城市了。一個對我而言,有故事的城市,放假了總會自己一個人坐上火車過去轉轉。好像一個塵封的海邊小屋,偶爾總會想要悄悄地打開看看裡面。儘管小屋還在,物件還在,卻又不敢伸手觸碰,生怕手會抓空,發現一切都只是大腦的投影罷了。
▲paperblanks,最愛的本子牌子,有一本厚厚的,自己寫了很多在倫敦的感悟(偽·作)。
▲布萊頓的海灘,據說是以黑色鵝卵石著稱的沙灘,石子偏黑色的,很粗的顆粒,踩著有點疼。
▲遠處有艘遊艇。
▲又是自然的漏光……喜歡,你在等什麼?
▲遠處的殘骸算是布萊頓海邊的標誌性建築吧,是很久以前被燒毀的西碼頭(west pier)。
▲現在的布萊頓碼頭,有一次去的時候遇到侯佩岑在那裡拍外景。
最後的最後,是一張在布萊頓火車站拍的照片,天氣很好,時間定格了。
Never, maybe, the Brighton Railway Station.
非常慶倖當時有 OM-1 陪伴,記錄下很多美好的時光,也有些遺憾沒有多拍一點。
記憶這東西就是這樣,一直在那裡,只等一個契機讓你想起,回味過後又變得有點無味。
是時候合上小屋的門讓他們再釀一釀了。
keep calm and carry on, l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