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家味

在外的人味蕾已經漸漸淡忘了家的味道,而那些時髦的西式連鎖餐廳裡 食物中應有的人情味也被那些乏味的芝麻菜葉和黑醋汁所掩蓋。“消費升級”的年代除了帶來漫天要價、敢把雲吞面賣到四十一碗的餐廳外,更孕育出這樣一群失去情懷的麻木食客,“食”成為約會平臺,生意的橋樑,或是一群“假意”享受美食卻只為拍照的人的藉口。糟蹋了食物的同時,更是將食物中需單純地用味蕾以及用心去感受的人情味抹殺了。

殳俏的《尋食啟事》不是尋食指南,而是一本分享以“食”為主題的共同記憶。市面上餐廳指南比比皆是,但是《尋食啟事》很用心地喚醒我們對食物當中人情味的感知,色香味俱全的文字背後也讓讀者感受到我們文化裡何謂“民以食為天”。揚州獅子頭中的肉要“細切粗斬”,製作鴨潤腸時多加玫瑰露酒會更香……“食”是一種彙集各方智慧的大學問,根據對不同文化的熟悉,對節氣以時節的推敲,以及對食材的研究等等要素,最後集結出的一種多官能上的體驗。當中的“尋年貨啟事”是最為動人也是人情味最濃厚的篇章,她寫道“而出門在外的人,就算孑然一身,只要有一間溫暖的房子可以接納他,一些美味的食物可以安撫他,也就會讓人瞬間有了家的感覺。年貨中的家味,是親情,是分享,也是歸屬感”。食,是包括我在內很多人生命裡重要的章節,而借用殳俏的一句話,“天下愛吃的都是一家人”,而有幸能一起談吃或是飯桌上共筷的“就是家人”。

撰文:Gordon Wong 插畫: 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