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在《快樂大本營》,54 個人同時坐在了這個紙沙發上

現在,「十八紙」風琴傢俱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出了風頭,但是在 2008 年,它的創始人劉江華和中國當下處境有些尷尬的大學畢業生一樣,窩在北京的某出租屋裡思考著怎麼創業。那時他屋裡用著的是傳統的板式紙傢俱,價格不貴,輕便易處理。而頗具顏值的紙質品牌「十八紙」最初的風琴紙凳就是脫胎於此。

「十八紙」是 2013 年成立於深圳的傢俱品牌,主打風琴式紙質坐具。十八紙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獨特的結構:貯存的時候可以變作平板狀進行收納,多人的坐具打開時可變換大小與造型。這種設計為它贏得 iF 和紅點等多個獎項。

「十八紙」創始人劉江華

左上一:風琴沙發;左上二:風琴單人紙凳;左下:風琴蒲團;右:風琴多人紙凳

「十八紙」產品展示

結構成就的品牌

「十八紙」風琴凳這種看似酷炫的結構叫做「蜂窩結構」,就是模仿蜜蜂巢穴的正六邊形結構,這種結構用料最簡,強度又高,已經出現了四五十年,在多個領域都有應用。門板和桌面的蜂窩填充,瓦楞紙箱的內部,用的都是這種結構。

劉江華做的,只是讓蜂窩結構更加「顯眼」地出現在人們面前。「外面有紙面、板材包起來,就不能變形和伸縮,我們現在是把裡面那層翻出來、外麵包的那層去掉」,劉江華告訴設計癖,「這種結構已經出現了四五十年了,在生活中也很常見,但是一直沒有人往我們現在這個方向深入開發去做,當時就覺得有市場,可以做」。

蜂窩結構的日常應用

但是,蜂窩結構承重再大,它畢竟也是只脆弱的紙。如果碰巧看到過新聞裡曝光的黑心傢俱商填充在門板內部的蜂窩紙,就更加會對這種結構的承重心存疑慮。劉江華告訴設計癖,十八紙之所以能坐人,主要取決於材料,「風琴傢俱所有的原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紙漿,都是長纖維的,耐折、耐挫度都不錯,並且顏色也很好看,而且這種紙的成品,在國內是見不到的,只有我們一家有」。

十八紙的製作用紙

在研發的過程中,劉江華還將蜂窩紙的口徑加大,劉江華告訴設計癖,如果不這樣做,原本過於密集的結構強度過大,會使得紙凳在拉伸時造成回彈,沒有辦法達到現有的 1:40 的拉伸效果。不僅使用不夠方便,在外觀上也不盡人意。

除此之外,在一步一步收集資訊的過程中,劉江華也做了防水處理。

十八紙風琴沙發

有故事的凳子

「十八紙」的誕生是時代大潮下標準的創業故事:一無所有的北漂畢業生、創業的野心與嘗試、功虧一簣、家人的阻撓、沉寂地離開傷心地、在大陸南端都市的重生。

劉江華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平時就喜歡創意產品。畢業之後,他考慮著在這方面創業。一開始,他想的是籠統的紙傢俱,但是因為傳統的紙傢俱在外觀和趣味性上面都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後來,他發現了十八紙現有的紙傢俱在市面上是一個空缺,於是做出了並不斷完善結構,起名風琴傢俱,區別于傳統的紙傢俱。

夫唱婦隨:劉江華與妻子李曉

雖然風琴傢俱的雛形在 2009 年前後已經完善得七七八八了,但是由於初次創業缺乏經驗,劉江華還是失敗了。面對家人的反對,他搬去深圳,在朋友的設計公司安分工作,將風琴紙凳和夢想一起壓在箱底。到了 2013 年,劉江華發現,市面上仍然沒有開發製作這種風琴式的傢俱,於是他和幾個朋友商議了一下,決定重頭來過。2013 底,他註冊了「十八紙」,開始在淘寶上銷售。

2014.12.06 的快樂大本營,原本只有不到一人寬的長度,被拉伸成可同坐 27 人的長度

雖然說十八紙在 2013 年成立之初還是沒有什麼銷量,但是產品的獨特性、極具噱頭的呈現方式、美觀的造型和幾個月內就浪費 2 噸紙的精細推敲研發,讓節目製作人和有品位的設計師順藤摸瓜,找到這家當時毫不起眼的小店。2014 年,風琴凳出現在交換空間,被設計師靈活應用在了孩子的臥室裡面。 當年的 12 月 6 日,風琴沙發的加長版亮相快樂大本營。在節目裡,那款加長版風琴紙沙發成功承重 54 人。有了設計師和明星的背書,淘寶的發掘和主推,「十八紙」的銷量也在慢慢增加。

風琴燈

十八紙研發:右二是劉江華,右一是於光

現在,十八紙在淘寶、京東上都有銷售,在上海、深圳的創意店鋪都有實體產品展示和銷售,另有兩三個人的團隊負責外貿銷售。把坐具發展好之後,劉江華聯合同樣在「紙」上做設計的設計師于光,研發了燈具、家居等新產品。

歐洲的設計師們 1940 年代就已經盯上「紙」這種材質了,但是至今也沒有哪個牌子能夠以紙傢俱行銷世界。宜家倒是在去年宣稱他們上了一條紙質傢俱的生產線,用硬紙板做成沙發、桌子、茶几,但是據說,產品最快也要在明年才能面試。

這個起家於山寨溫床淘寶的原創品牌,在創意、製作、實用上,都相當具有競爭力。作為本土品牌,十八紙是否會在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成為下一匹黑馬呢?

圖片來自十八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