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定制酒---姹紫嫣紅正炫目!

一線名酒廠們本來最擅長玩得是的名酒貼牌,不知什麼時候突然心血來潮、結團和某國字頭的協會搞起了個“定制酒聯盟”,言之鑿鑿的要立行規來規範。本來,定制酒是小企業在品牌溢價能力弱的情況下,好東西賣不上價,通過個性化定制來獨闢蹊徑地獲得生存發展空間的。就這麼個完全市場化的東西,一個連那麼多份內的事都還管不過來的行業協會,真看不出來怎麼能管下去。這個豪華陣容讓人覺得有點滑稽,希望帶頭大哥們能做出榜樣,相信、也肯定能把自己家的定制酒品質提升到自己主流品牌的產品品質之上。


做企業肯定要講究活法和效益,絕不要去做學問。既然是做企業,就要考量自己可動員的資源、核心競爭力和產業發展趨勢。紛紛擾擾的“酒龍倉”名酒定制模式的學術質疑,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似乎大家都忽略了每個企業誕生的不同背景,所以,後來這個企業似乎有針對性的發聲說“致力於定制酒全價值鏈解決方案”也就不奇怪了。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提高定制酒的技術門檻兒,對於擅長包裝產業的企業來說是絕對沒有錯的。


至於今天更多酒企業如追星般熱捧的封壇酒,也是定制酒範疇內的東西。由於許許多多酒企業的跟進效仿,以至於形勢冷峻的酒產業熱鬧紛紛,似乎昭示著這裡景色宜人。


貼牌是針對的管道經銷商,產品往往比企業聲譽品牌低一檔次,是大路貨。而定制酒不是貼牌,直接面對的是小眾消費者(個體、團體)的精品消費,產品檔次肯定要高於企業主流品牌。定制是始終根植於骨髓的、中國式傳統炫耀文化,物化在白酒上的心理消費。


所謂定制酒,就是企業為滿足個體、團體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而量身裁衣的酒品,不同於我們過去常見的經銷商專營產品、貼牌產品,它應該是廠家直供給最終消費者的炫耀品,甚至其細分出來的金字塔塔尖:主打超高端人群的封壇酒,還兼具有投融資、消費、收藏、保值增值、品牌傳播的功能。


其實,早在十年前的婚宴酒市場,就已經有了這種印上新人結婚照或者怡情照的小眾特製產品,甚至為了降低進入門檻兒和工廠製造成本,從而使得產品更便於定制,有的企業專門研製出了特殊的定制瓶型。另在十年前,山東的古貝春就在行業率先推出了封壇酒,而後在全國都做得很有名氣的就有杜康名仕封壇酒以及綿柔鼻祖洋河夢之藍封藏酒。在行業及其困難的今天,封壇酒一掃當前超高端酒得萎靡不振,給產業似乎帶來了一絲曙光,以至於你方唱罷我登場,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定制酒是一直根植於骨髓的中國式傳統的炫耀文化,物化在白酒上的東西。行銷專家們就是把握准了消費者的這個消費心理。展望未來,無論其被如何爭論,定制酒都將要細分、沉澱出一個小眾消費群體和一條新的高端、超高端產品銷售的特殊管道。


理論上,定制酒的市場容量可以養活不止一個企業,所以說定制酒的市場非常大。但是,定制酒的市場又非常小,原因在於人際關係網的高門檻、實操中的不規範運作和靈活性、生產的較高技術壁壘、早已經碎片化而被分割的市場容量等,都讓單一生產企業可利用的有效價值非常小,進而很難完全依託此生存。有誰見過完全靠定制衣服做到成衣企業多少強的。恐怕更多的是小眾的、高端制衣坊。當然,特色電商平臺和經銷商倒是可以、而且有機會。


定制酒定格在“特”字——特在品質、特在酒體、特在包裝、特在管道、特在服務、特在品牌等等;特別突出“個性化服務”。


定制酒定格在“特”字,突出“個性化服務”,有幾個顯著的作用:

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的需求和炫耀心理;
滿足特定人群禮尚往來的特殊禮品需求;
引導酒類時尚消費的高端需求;
滿足企業塑造品牌,製造產品高利潤的需求;
滿足企業低成本融資和消費者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


定制酒按照產品特製主體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


外包裝,如在評標上印上定制企業的LOGO、吉祥話,新人新娘的照片、名人字畫等。這方面,紹興塔牌的名人定制黃酒就搞得有聲有色。


瓶型及其特殊材質,如便於貼上瓶標的瓶型,代表同心喜慶寓意的彩陶雙聯壺、四大名瓷的罎子酒等。


酒體,如定制原漿酒、特殊香型、度數、風格、口感乃至更健康的生態、特色、地域性、小眾酒種等。


服務,如受委託儲藏、分裝、轉售定制酒及其衍生品、物流服務、定制服務等等。可以說,服務是定制酒的精髓,也是目前行業沒注意到也做得不好的一塊。


定制酒運營,最佳的商業模型是“工廠+互聯網平臺+消費者”。


定制酒在一線實操中還要特別注意的是:


第一,酒質一定是自家聲譽產品之上的精品。決不能偷工減料、粗製濫造、見利忘義和掛羊頭賣狗肉。


第二,絕不做低端產品。更不能為一時銷量而變相做相對低價產品來衝擊擾亂傳統管道和市場。


第三,信用第一。企業的承諾無論經歷多長時間、中間出現了什麼意外情況,都一定要幫著消費者尋找理由來保護好這個產業的聲譽。


第四,產品的小眾化決定了其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長和產品的無限複製,這一點是和貼牌的最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