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暑期檔唯一想二刷的片,就憑它為條狗都這麼用心

是時候說《愛寵大機密》了。

昨天Sir牛刀小試,推了一個配音版。

反映不出意外。

留言最多的關鍵字是——

這就滿足了?

知道它萌,但你知道它為什麼這麼萌麼。

本著“吃過豬肉也要見識豬跑步”的科學研究精神,Sir今天就帶你們領教一下。

為什麼人家的動畫,總能萌得恰到好處。

必須承認,《愛寵》不是一部多麼出色的動畫片。

爛番茄新鮮度74%。

豆瓣評分7.7。

反觀年初刷爆朋友圈的《瘋狂動物城》,這兩項的對應分數分別是——

98%和9.2。

媒體這次沒有偏頗。

Minneapolis Star Tribune:平均水準線上的動畫,全片基本沒有尿點。

NPR:家長們一定會帶小孩去看,但主題實在太低幼了。

但從北美票房看,觀眾對它的喜歡,又超過《瘋狂動物城》。

開畫首日拿下3833萬美元,刷新北美影史原創動畫最高開畫票房紀錄。

上映三天,1.03億票房,同期領先《瘋狂動物城》3000萬。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尤其這麼多人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和一般動畫玩命討好小盆友不同。

《愛寵》從一開始,就把受眾圈定為佔據全美人口70%的——

鏟屎官

故事一目了然。

汪星人麥克跟主人凱蒂,和和美美地生活在紐約。

有天,凱蒂領了一隻叫杜老大的汪回家。

麥克吃醋了,“妖孽,跟勞資爭寵?!”

然而,狗版《甄嬛傳》還沒上映。

麥克和杜老大,就在一次出門溜圈中走丟了。

於是,“甄嬛”和“華妃”不得不齊心協力,趕在主人下班前回到家。

如果說《瘋狂動物城》是借一個動物烏托邦,寓言一段發人深省的人類歷史。

那《愛寵大機密》就是清澈見底的小溪。

從頭到尾,不煽情,沒隱喻。

將萌做到極致。

應該叫《萌寵大總攻》……這是一部讓你看完以後不僅覺得影片內容萌,就連自己也變得萌萌噠的影片。@優酪乳霜淇淋

在《愛寵》前,Sir從來沒看過一部如此吃透動物真實習性的動畫片。

影片導演克裡斯·雷納德、雅候·遲內,製作前就打定主意,要做跟《瘋狂動物城》不同畫風的電影——

我們不想做一部動物穿衣服、直立行走的電影,而是希望片中動物表現得越像動物越好。

為此,團隊花了6個月時間建模,研究各種動物行為。

力圖還原它們最獨特的一面。

比如,我們都知道汪星人喜歡玩球、叼樹枝。

愛互聞屁屁打招呼。

看到蝴蝶受不了。

但你有留意過它們做夢的樣子麼——

抽著狗腿子,耳朵,眼睛,一顫一顫。

電影的那一幕,跟現實一模一樣。

這時,不論喵星汪星,你輕輕撫摸,就能緩過來。

請再展開想像力,你會發現——

電影中,每一種動物的性格,都與它的習性一一呼應。

比如,主角麥克是只梗犬。

梗犬體型小,身手敏捷,同時自信,警惕。

它們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就是主人生活的中心。

也就是說,缺乏安全感,隨時需要關注。

所以,電影中,麥克日常的一大樂趣,就是坐在門口,等凱蒂回家。

還有,杜老大,紐芬蘭犬,藏獒後代。

粗獷外表下, 其實有顆暖男心。

喜歡就舔舔舔。

現實中,紐芬蘭犬是優秀的水上救援部隊。

一隻訓練有素的紐芬蘭犬,一次甚至可以救十幾個人。

所以,電影中,熟悉水性的杜老大,救過麥克一命。

女主啾啾,博美犬。

博美很活潑,蹦蹦跳跳,像個毛茸茸的小玩偶。

它們一緊張,就會不自覺抖尾巴。

啾啾跟“心上汪”麥克講話時,尾巴就搖來搖去。

博美犬看似人畜無害,其實極易因為體型小而開啟暴走模式。

一言不合就抽大嘴巴。

敢跟兔子抬杠的還是她。

包括臘腸犬巴弟愛逗自己尾巴玩。

巴哥犬大毛愛拿屁股蹭地。

乃至大反派兔子粑粑多的特性。

說著說著就飆糞,後面貓咪還拿來玩哈哈哈哈

都是對動物的神還原。

表妹小時候曾養過兔子。

因為兔子消化能力強,又不知飽。

所以屎超多。

如果你一直喂,它會一直吃。

表妹的兔子就這樣活活撐死的。

我們常說好萊塢工業水準高。

工業不能看一部兩部,得按平均值。

拋開故事,這些關於人物最精到,正確的設計,就是引領我們情感投入的橋樑之一。

《愛寵大機密》完全是一封寫給自家寵物的情書——

我們對你又愛又恨,就像你對我們一樣。

這也是它能贏得眾多寵物愛好者認可的原因。

該片主要幕後,幾乎全是鏟屎官。

導演克裡斯·雷納德,靈感源泉,家裡就養了無數小動物。

小時候家裡養過好多小動物,貓、狗、豬、牛,有只狗狗我養了15年。

兔子配音凱文·哈特,家裡養了兩隻杜賓。

我覺得我不在家的時候,它們應該是在廚房煮沙拉吃。

為啾啾配音的珍妮·斯蕾特,家裡也有兩隻小型犬。

雖說動物片的形象都是虛擬,誇張的,但往往是那些能把握住形象本身真實形態,習性,並且把它放大的作品,才能贏得觀眾掌聲。

這讓Sir想起了當年迪士尼動畫元老創業時,每個人桌上都有面鏡子。

為的就是在作畫時,能夠即刻捕捉到,當下最擬真的表情。

反觀我們的動畫。

以要跟《功夫熊貓2》對決的《兔俠傳奇》為例。

導演既沒學功夫,也沒養兔子。

兔子在電影中只是一個符號化的存在。

你看過能抱起猴子的兔子?

你見過喜歡攤煎餅的兔子?

而且——

身為一隻兔子,耳朵居然會不受控制地隨風搖擺。

就這種“認真”,還拿下在第28屆金雞獎裡獲得最佳美術片獎。

給中國動畫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顆定心丸,怕是莆田系醫院生產的吧。

有沒發現,今天,但凡及格以上國產動畫,鮮有以動物為主角。

從《魁拔》到《十萬個冷笑話》。

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也許後者還不夠格)。

都是以人為載體。

主題也是成人向。

Sir有一個不成熟的小想法,那是因為,我們動畫人,長大以後,都被剝奪了童真。

童真不是幼稚。

幼稚是認知的缺失,理解的偏見。

《海鮮陸戰隊》魚翻肚皮睡覺

幼稚最擅長的是,貼標籤。

而童真則是對童年一直嚮往的初心。

它是持久抵禦世俗誘惑的能力。

就好像皮克斯元老約翰·拉塞特,再老,也對玩具有謎一樣的執念。

現在身邊很多朋友都不玩玩具了,但是我還保存著只有一整套小時候玩過的模型車。

辦公室塞滿玩具。

就好像宮崎駿不止一次說過,自己拍動畫就是為了孩子。

最後一部電影,《起風了》,來自小時候對飛機的癡念。

那些成就偉大動畫的人,生活中,往往也是他筆下動畫的狂熱愛好者。

正因為此,他們願意花費百分百精力投入。

不計回報,不覺辛苦。

而往往也只有這樣,你幹出來的東西,才能讓人——

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