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震驚!蘇東波寫詩的靈感竟是來自於 鮑魚!


我國食用鮑魚的歷史悠久。三國時代的梟雄曹操是鮑魚的忠實擁躉;南宋詩人蘇東坡更在嗜食鮑魚之餘,專門為這種美味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佳句。具有數千年飲食文化的中國人,除了懂得食用新鮮鮑魚,還懂

得運用極其複雜的烹飪手段,去炮製幹鮑魚。


大連海域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叢生、岩礁林立,為鮑魚生存提供了豐富餌料和良好生長空間,因此,在此生產的鮑魚具備肉質細嫩、鮮而不膩、營養豐富、清而味濃特點,無論是燒菜還是調湯,都是上佳美味且妙味無窮。

蘇軾在登州時期曾經寫過長詩《鰒魚行》,極言煙臺鮑魚海味之美:“漸台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中間霸據關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百年南北鮭菜通,往往殘餘飽臧獲。東隨海舶號倭螺,異方珍寶來更多。磨沙瀹沈成大胾,剖蚌作脯分餘波。君不聞蓬萊閣下駝棋島(砣

磯島),八月邊風備胡獠……”


詩中的“鰒魚”,指的就是鮑魚,古人稱鮑魚為鰒魚。蘇軾在詩中對鰒魚的美味和歷史掌故都進行了描述和熱情吟贊。全詩七言三十六句,描述內容很多:


首先是寫王莽和曹操吃鮑魚的故事,從而引出二雄嗜食鮑魚,導致自己想起前人貪吃瘡痂,以取鮑魚味的噁心之事;其次寫由於遠離大陸路途不便,交通阻隔,長島砣磯產的鮑魚十分昂貴,“價值千金”,從而招

致外來人的貪捕和販賣;


第三寫鮑魚產地砣磯島及採捕鮑魚季節和驚險情景,告訴人們採捕鮑魚不僅有季節和禦敵時間的限制,採捕手段也極為複雜和困難;


溏心鮑。

第四寫長島鮑魚美味及其價值,包括加工、製作、收藏等各種方法,又寫自己送鮑魚于友人,表達深厚情誼;最後寫鮑魚養目明睛,以備老來好讀書。“分送羹材作眼明,卻取細書防老讀”。當時,剛結束五年黃

州貶官生活的蘇東坡,一來登州便吃上如此海鮮佳品,饕餮美食令他歡欣不已。


黃油煎鮑魚。


歷朝歷代,登州官員都把鮑魚作為貢品獻給皇帝,並被列為禦膳。清代之後更有海八珍一說,而鮑魚被譽為海八珍之冠。由鮑魚燒制的菜肴,種類有很多,比如說“紅燒鮑魚”、“扒鮑魚”等名菜,但在山東地區,

當地人更喜歡原汁原味的鮮蒸鮑魚,可謂鮮美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