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熱火茶市的柑普茶有怎樣的前世今生?

前兩年,說到柑普茶,就算是愛喝茶的人,都不是很熟悉,就是什麼陳皮普洱、桔普茶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對於茶葉的加工方式不斷發生著變化,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六大茶類和再加工茶類,柑普茶是近兩年來逐漸流行的說法,是人們對選料標準、製作工藝、外觀形態逐漸成型的柑果類再加工產品的一種稱呼。


明朝蘇州人顧元慶在《茶譜》已有如此記述:“橙茶,將橙皮切為細絲一斤,以好茶五斤烘乾,入橙絲間和,用密麻布襯墊火箱,置茶於上,烘熱……”此處橙茶是以橙皮窨茶,還不是陳皮。到清朝,廣東新會進士羅天池在雲南做官,年老時告老還鄉,帶回許多當地的普洱茶。回到家鄉羅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妻子忙用陳皮煮水給他喝,他以為那是泡茶的清水,於是誤把壺中的陳皮湯倒入了茶壺中。喝了幾口,發現茶中竟有奇異的香味,口感醇厚,又多了幾分清甜。喝了幾杯,他覺得咽喉舒暢,咳痰少了。至此,陳皮泡著普洱一起喝的做法也就傳了開來。


在長期實踐的過程中,人們發現,當沖泡普洱熟茶時加入陳皮,香氣、滋味大有增益,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口感,因而陳皮普洱茶逐漸被人們接受。陳皮普洱茶屬於隨意性較強的產品形態,通常是品飲者自主搭配,沒有明確的界定與標準。除了陳皮普洱散茶,常見產品形態差異的還有完整柑果形態的陳皮普洱茶、陳皮普洱茶餅、陳皮普洱茶沱和單泡裝陳皮普洱。而現在熱火茶市的柑普茶只用產自新會的新會柑作為唯一原料,其具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誌,是普通桔子所不能替代的。


為何偏偏是新會?

如果說,柑皮搭配普洱茶是個歷史偶然,那麼選擇新會柑就是個優勝劣汰的結果。

其實全國產柑地區有很多,除了新會柑比較聞名以外,廣東周邊還有肇慶皇帝柑、潮汕的潮州柑、珠海柑、茂名高州柑等等,外省的有浙江柑、湖北柑、四川柑等等,這些柑每年也或多或少會被製成陳皮、柑普茶銷往全國各地,但是就柑普茶而言,只有新會柑加雲南普洱製成的才最為正宗。

第一,新會柑的功用價值更高。

根據黃酮量的差異可知,廣東陳皮(以廣東新會陳皮為基準)的各項含量幾乎都高於浙江和湖北。換言之,廣東新會的陳皮的活性成份含量更高,功用價值更好,泡茶的時候陳香味更醇厚。

除此之外,新會柑還富含揮發油、多糖類物質等活性成份,曬出來的陳皮為各陳皮種類中最好的。行內的人都知道一定要廣東新會柑曬出來的柑普茶才能稱之為柑普茶,不然基本功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第二,新會柑皮和普洱茶在口感上的契合度很高。

用新會柑所製成的陳皮味苦、辛、有回甘;而雲南的普洱,滋味以甜醇順滑為主,兩者結合後相協調,陳皮的苦被中和了,而茶湯又帶上了陳皮所獨有的清新而馥鬱的柑香,使茶更加香醇可口。

大家都聽說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是枳”,只有用土生土長的新會柑製作出來的柑普茶口感契合度最好,其它地區的則沒有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