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石板大米---文化傳承與自然的結合


石板水稻生長在牡丹江上游的甯安市渤海鎮。石板水稻俗稱“石板稻”,因其生長在一萬多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8萬畝火山玄武岩石板上而得名。由於年代久遠,枯枝、落葉的腐爛,形成了一層微量元素豐富、土質肥沃的腐殖土。石板地氣溫高、晝夜溫差小、水稻生長快、成熟早、子粒飽滿、品質好,加之純淨清潔的鏡泊湖水資源充足、礦物質多、水質好和牡丹江“塞北江南”的獨特地理環境,更是益於水稻的生長。石板大米,具有潔白晶瑩、口感柔韌、香味濃郁的獨特品質,是享譽海內外的綠色天然保健米。


早在1300多年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國的府地,是唐朝冊封的少數民族政權(滿族的前身靺鞨),是唐朝的一個藩國。渤海國不斷從中原地區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科學知識,其中農業是渤海國很重視的一項。在《新唐書·渤海傳》上就明確記載有“盧城之稻”,每年渤海人都要向唐朝進貢渤海石板大米。西元711年,(渤海高王十四年,唐景雲二年)渤海國王大祚榮派人到長安(現西安)向朝廷進貢,攜帶了石板產的大米,武則天食後大加讚賞,說“此米味甘、爽口、適胃”,並獎勵了使者。使者回來向大祚榮彙報後大喜,從此鼓勵生產石板大米。

 


渤海國被契丹滅亡建遼後,明、清、民國等朝代都有石板水稻種植的記載。1646年(清順治三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現今的石板、江西、上官等地種植水稻,石板大米都做為向朝廷進貢的貢米。民國五年(1916年),朝鮮族人在石板種植水稻非常成功,並傳播到甯古塔縣內。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全縣耕種水田6000餘坰。到日偽統治時期,把大米稱為“國米”、“軍米”,1931年並下令把石板產的大米全部運送到日本。“八一五”光復後的1945年冬,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委員的張聞天,在甯安制定的第一個政策,就是“沒收滿拓土地重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土改後石板地區農民分得土地後喜笑顏開。





粒青如玉,晶瑩透亮,煮粥漿汁如乳,蒸飯油亮溢香,飯味清香適口,飯涼不回生!石板大米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含量達6.9%,在人體所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中,石板大米就含有7種,其中礦物質微量元素、蛋白質、氨基酸及維生素的含量高於普通大米,鈣、鐵、銅、鎂、鉀、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極為豐富,其中鈣含量每公斤石板大米高達22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