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Rollei SL35 膠片機的彩色與黑白

最近興趣稍微轉移到膠片了,對祿萊鏡頭上的那一點點小亮橙尤為著迷。其實初衷是想給我的 XT10 配個手動鏡頭玩玩,入手了祿來 HFT 50 F1.8 的標準定焦頭,就被這個德國工廠工行鍋爐爆炸後在新加坡產的德味鏡頭迷住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又連入了 HFT 35 F2.8 和 HFT 135 F2.8。最後想乾脆收集個機身體驗下膠片吧。最終就這樣又一次的掉進了坑中,真是華麗的轉身再一次的跌倒。

▲當時的標配 Rollei sl35+ rollei-HFT 50 1.8

對焦不是黃斑與裂相 是磨砂對焦,老機身的取景器有少許的灰,對焦太費勁了。所以淘了個取景放大器,方便了許多。

▲裝上以後還算協調吧,最起碼能對準焦了。

Rolleiflex SL 35 是 70 年代祿來在 135 領域的一次投機,西德單反的最後一縷希望之光,也是西方列強在遠東最早進行的相機轉移製造之一。

▲rollei-HFT 50 F1.8

▲rollei-HFT 35 F2.8 

▲rollei-HFT 135 F2.8 

鏡頭:自上世紀 60 年代末開始,所有的相機鏡頭採用單層或多層鍍膜技術來減輕鏡頭鏡片的反光並增加鏡頭的透光率。在此之後,各家廠商都在開發自己的多層鍍膜技術。 聞名天下的 HFT(High Fidelity Transfer)是高保真鍍膜的英文簡寫,由 Rollei、Zeiss、Voigtlander 三家公司聯合研製。雖然這三支鏡頭都是後期新加坡生產的 但是個人感覺和德國原廠的成像相比並不差。

完全能體驗所謂的“德味”的感覺(不知道德味到底是個啥,只能人云亦云。其實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唄)。

▲來個全家福吧 。

浪費了這麼多篇幅 最重要的樣片終於來了,洗膠捲太費時間啦。

▲2.8 F16 B門 富士c200

▲35 F22 B門 富士c200

▲35 F16 B門 富士c200

▲35 F16 B門 富士c200

▲50 F4 1/125 富士c200

▲50 F4 1/125 富士c200

▲35 F2.8 1/60 富士c200

▲35 F8 1/400 富士c200

▲135 F4 1/125 富士c200

▲35 F2.8 1/125 富士c200

以下是黑白卷 貌似用了個過期卷 所以能洗出來就萬幸了 效果就不奢求了。

雨後的小水坑。

▲汽車上的露珠 感覺這張豎著拍細節表現會更強些。

▲倒影

▲要拍轉彎的車流 可是突然來了輛下客的計程車。

▲最近全國都在下雨 開車有開快艇的感覺,尤其是晚上的時候,能看見浪。對從引擎蓋拍起來的那種

▲小人

▲還是這座樓,中午的時間太短了,沒什麼可拍的。來來回回就這麼幾張,

慣例老婆大人鎮樓。

▲難得看個鏡頭

▲低頭族

▲一臉嫌棄的表情

▲自己的照片也要秀一下啦。

其實最初我是想這麼玩的,結果先玩起膠片了。下次再發轉接的數碼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