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真瞭解嗎?

每個寶寶與生俱來都具備語言、邏輯數學、視覺空間、音樂、人際、內省、肢體動作、自然觀察八項天賦。這些天賦就好比是埋在地下的寶藏,需要去挖掘並根據寶寶的智力敏感期施以適宜的教育和訓練,才能獲得最佳的發展。

在寶寶嬰幼兒時期,ta的人際能力發育在不同的階段會呈現不同的特點遭遇不同的障礙,這時,爸爸媽媽的作用就要凸顯出來,需要幫助寶寶在人際發育上少走一些彎路。本文,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瞭解0~3寶寶的人際發育中普遍存在的障礙。

0~1歲:大人對寶寶的反應不敏感

特點:此階段的寶寶多用體態語言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比如5~6月以前的嬰兒,情緒是主要的交流方式,用哭聲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從而得到照顧和情感滿足,也用甜美的微笑吸引父母更多的愛☆禁☆撫。

如果爸爸媽媽對寶寶的體態語言反應不敏感,寶寶在早期發育階段得不到親人充分的關愛,那麼正常的人際能力開發將會受阻。

這樣做:爸爸媽媽既要對寶寶的體態語言細緻觀察,敏感反應,也要讓寶寶(6個月以後)理解大人的表情,如贊許的、不同意的、生氣的表情。教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學會地“察顏觀色”,這能讓TA的社會交往能力迅速發展。

溫馨提示:0~1歲時期,人際相對于其它七項而言,是較晚的。它不能像其它如身體運動通過單純的刺激(某些動作的訓練)就可以得到提升。特別提醒爸爸媽媽注意的是,肢體運動、音樂、語言都對人際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嬰幼兒時期語言的刺激。

1~2歲:怕生、害羞

特點:1歲以後的寶寶開始對同伴有了興趣,出現了互相注意、對話、給取玩具、模仿動作,甚至還會出現合作、互惠行為,但多數情況下寶寶還是各玩各的。此階段的寶寶玩的遊戲多為個人遊戲。

障礙:此年齡段的寶寶會出現怕生、害羞等交往障礙。寶寶黏著熟悉的親人,不願去接觸爸爸媽媽以外的人。

這樣做:對於怕生的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多帶他到有小朋友的遊戲場所,讓他習慣多人交往的行為模式。在最初的交往中一定要寶寶自願,不要強迫,一次和一個新朋友玩即可,玩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爸爸媽媽在平時還要“以身作則”,樂於和朋友交流,給寶寶一個好的示範。

溫馨提示:不要給寶寶定性,也不允許別人給寶寶定性。任何寶寶的社會特性都不應該被描繪成固定的模式,如說一個寶寶害羞、遲鈍或者不善於交往。任何定性的描述往往逐漸成為固定的行為,成為永久的性格。

2~3歲:交往中出現摩擦

特點:2~3歲的寶寶不但會用體態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也開始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來開展人際交往活動。此年齡段寶寶開始與他人有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和文往,並會受到外人的影響。但是,此階段的寶寶心理發展特點為“自我中心”,所以並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遊戲和活動。

障礙:由於寶寶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點,他們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很難理解別人的感受,因此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會出現一些摩擦甚至“暴力”行為。

這樣做: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玩交朋友的遊戲,告訴TA一些交朋友的基本技巧,比如學會禮貌用語,有了不愉快可以尋求大人的幫助等。

溫馨提示:千萬不要等上幼稚園才開始重視交往。3歲前的寶寶如果不和別的孩子交往,就會處於比較孤獨的狀態,等上幼稚園就會有很明顯的不適感。在集體生活中,寶寶如果既不習慣和別的小朋友共用玩具、配合行動,也不善於遵守交往規則,慢慢地就會像個多餘的人。因此,為避免寶寶形成不合群的性格,父母在寶寶上幼稚園前一頂要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

人際能力的提升是在場景中學習的,爸爸媽媽要為寶寶創造各種社交條件。到一定年紀後,爸爸媽媽要適當地帶ta參加各種聚會,讓寶寶學習如何與大人和寶寶打交道。這樣,見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就增強了,寶寶在人前也就顯得落落大方。

家長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模仿是寶寶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人際交往給寶寶提供了模仿學習的機會。寶寶多會模仿他喜歡、親近的人,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年齡相仿的同伴等。寶寶的模仿是從動作模仿開始的,進而模仿語言、行為、情感表達和思維方式等。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大人的待人處事之道給寶寶的影響是深刻的。

勿回避衝突

大人都希望寶寶與小夥伴和平相處,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而且衝突是寶寶發展人際智慧的重要時機。爸爸媽媽不要把衝突看成完全消極的現象,結果一出現問題就帶著寶寶回避現場。

實際上,寶寶在衝突中發現原來別的小朋友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樣,ta還特別希望別人與自己一致。因此,是自己適應別人,還是讓別人適應自己,用什麼辦法達到相互適應,這些問題啟動了寶寶的人際交往思維與技能,ta所嘗試的方法必然有不成熟之處,而這正是需要爸爸媽媽介入和説明的時候。所以,帶著寶寶正視衝突,並積極地想辦法分析和解決衝突,是寶寶人際交往得到提升的“黃金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