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亦可以同源,食療養生更經濟
還在為沒有時間去養生館而煩惱嗎?快來跟天天營養網的小編我一起跟著學習食療養生吧,在吃飯的時候就在養生喔!
食療養生之食療歷史
祖國醫學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於飲食治病與防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上迄《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下至後世的本草書籍《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記載了大量治病與防病、養生皆宜的藥用食品。飲食營養不單是維持生命活動、機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的物質基礎,而且以飲食為藥餌,防病治病的功效與藥物有異曲同工之妙。飲食療法貫徹了預防為主的思想,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特點講究食物性味,注重飲食間的配伍和飲食宜忌,重視服藥期間的飲食宜忌。
食療養生之藥食同源說
物與飲食來源同出一轍,人們常說的五穀即麥、黍、稷、穀、豆和五果即桃、李、杏、栗、棗以及五菜即葵、藿、薤、蔥、韭和五畜即雞、羊、牛、馬、豬等,既是食用之物又是健身之藥,健身以扶正亦有祛邪之力。從狹義上講蔬菜瓜果、肉禽蛋魚之類為常用膳食;由廣義上看舉凡能滋養脾胃、補益正氣、健身強壯之品皆可謂“藥”。食療養生利用食物防病治病,就地取材簡便易行、實惠、經濟 ,既無某些中藥之苦口之味又無某些西藥副作用之弊,並且人樂於食而有祛病之效。
食療養生之以膳為補
祖國醫學認為飲食入胃,除營養形體之外,進而可以充實真氣再化為精華以養元神。元神旺盛說明人體氣血充實、五臟功能健全,機體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應變能力及抵禦外邪的力量就強,可以避免外邪的侵襲,使身體健康強壯。同時飲食又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根據人體陰陽的盛衰,予以適應飲食營養,既可補充營養物質又能調節陰陽平衡,以防疾病的發生,人則健康長壽。“以膳為補”注重食用各種肉類食物滋補強身,尤其是對於體質虛弱者。食療養生建議,如身體虛弱消瘦之時選用鹿肉、羊肉、狗肉等以補之。
食療養生之飲食清肺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肺經肺系(指氣管、支氣管等)與喉、鼻相連故稱喉為肺之門戶,鼻為肺之外竅。霧霾是一種近幾年常常會出現的情況,也是一種嚴重污染的情況,這對我們的肺特別不好,而且在生活當中也有好多喜歡抽煙的朋友,兩樣對肺有著嚴重的傷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進行清肺和洗肺,一般主要的方法就是食療通過食療養生來清肺洗肺。
食療養生之飲食療法與辨證配餐
藥物有升降浮沉之性,酸苦甘辛鹹之味,飲食也有四氣五味之別。五味入口,各有所歸,以養五臟。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食療養生之五臟之精氣皆賴五味的滋養。陰之所生本於五味。飲食五味之用有散(即疏散、升散)、收(收斂、收澀)、堅(堅固、堅燥)、軟(軟堅、柔剛)、緩(緩和、沖和)、潤(濡潤、潤燥)、燥(燥濕)的不同,而五臟所苦所欲各異氣味合而服之。飲食的性味作用與五臟的生理病理是息息相關的。“凡飲食滋味以養與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無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食療養生認為進食必須結合五臟的屬性及食物性味的特點,既不亂食雜給也不投其所好,辨證配餐施治為要。
結束語:堅持食療養生才能吃出健康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