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剪紙藝術·剪影傣式生活 邂逅傣族剪紙王

圖/許英龍 文/子寒

不需描紅畫稿,細碎的紙屑隨著剪刀從容穿插進退,從邵梅罕的雙手間簌簌掉落,不大工夫,一張張紅紙便成了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傣族剪紙作品。在她的剪紙裡,你能看到最真實的傣寨:稻田裡插秧歡歌的勞作場景、孔雀開屏的驚豔、騰飛的臥龍、絢爛的花、柔情的草以及傣族少女曼妙的舞姿。

傣族禮佛、供佛的物品和寺院裝飾都要用到傣族剪紙,

傣族人的各種節慶,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形象地融匯在各色剪紙中。

小小的傣族村寨弄麼村,是芒市的文化名村。而邵梅罕是村裡出了名的巧手人,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傣寨裡的生活點滴就成了一幀幀充滿歡樂氣息的傣族剪紙作品。

進了弄麼村沿著寬敞的水泥路走不久,就看到一塊上書 “邵梅罕傣族剪紙藝術館”的匾額。藝術館的大門緊閉,看起來有那麼幾分冷清。指路的村民說,藝術館旁邊就是邵梅罕的家。半敞的院門正對供著佛祖的堂屋,側廂房是半露天式的廚房,燒飯的鍋灶和吃飯的桌椅整齊地擺放著。另一邊的側廂房是漢化的傣族吊腳樓,剩下的一側房屋就改建成了藝術館。

禮佛的竹籠

F2.8,1/80秒,ISO800

年輕的傣族小夥子和媳婦兒正抱著小閨女打算騎摩托車出門,似乎已經見多了像我們這樣慕名而來的採訪者,微微頷首打了招呼就繼續埋頭做事。漂亮的小閨女偷偷從爸爸的背後好奇地瞧著我們。邵梅罕從屋裡聞聲出來,聽嚮導說明我們的來意,爽朗熱情的她連忙又回屋換了一身繡金鑲銀的傣族衣裝出來見我們。坐在小矮凳上聊天,邵梅罕分心二用,說話的同時手裡的剪紙活計絲毫不受影響。

最早的傣族剪紙,並不似中原剪紙那樣是純粹的藝術品,而是具有實用功能的物件,宗教用品是它存在的形式。傣族禮佛、供佛的物品和寺院的裝飾都需要用到傣族剪紙,因此,傣族剪紙在當地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一年中的各種節慶,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形象地融匯在各色剪紙中。

過去,幾乎村村寨寨的傣族人都能剪一些簡單的剪紙用於祭祀和賧佛。每當逢年過節,傣族人家家戶戶的堂屋佛龕上都插有各式各樣色彩鮮豔的“喳”和“董”(五顏六色的剪紙條),寨頭村尾都立有大小不同的各種圖案的剪紙吊幢和鳳尾竹相映,迎風招展,佛寺內外的掛燈、吊幢、佛幡以及各種各樣的賧佛禮物上,都有精緻的剪紙花邊裝飾圖案。邵梅罕起身帶我們去看院子花壇邊上掛著的“喳”和“董”,還有用於賧佛的竹籠。這些都是邵梅罕自己做的。她說,等到年歲大了,她還要和其他傣族咩八一樣,做很多剪紙類的東西去禮佛,敬佛的剪紙就更繁多精美了。

傣家人不但剪紙,還把剪紙樣式做了進一步衍生,如剪布、剪金屬等。除了常見的剪刀外,傣族剪紙還使用特製的刻刀、鑿子和錘,剪紙可達8層以上。傣族剪紙分“剪”與“鑿”兩種方法,剪無需稿樣,隨手可剪;鑿則需稿樣,按樣製作。這些造型簡練概括、大膽傳神的剪紙作品,古樸、粗獷,一眼望去就有濃郁的傣族古老文化的痕跡和民族風俗。

從15歲就開始學習剪紙手藝的邵梅罕,更喜歡用剪紙來記錄她所生活的傣寨。生活成了她的剪紙內容供應商,佛像、菩提樹、大象、孔雀、佛塔,甚至自己辛苦的童年生活,都惟妙惟肖地被她用剪紙記錄下來。2006年,芒市傣族剪紙被列入首批公佈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8月,22種中國剪紙聯合申遺成功,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中國剪紙的子專案之一,芒市傣族剪紙也有幸緊隨其後入選非遺成功。被尊稱為“傣族剪紙王”的邵梅罕也因此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身份。

跟著邵梅罕參觀她那陳設簡單,卻掛滿了剪紙作品的藝術館,看著她剪紙時的嫺熟、自信以及勞作之美,心底真希望這種古老的傳統是可以繼續傳下去的。

邵梅罕的家

F5.6,1/80秒,ISO800

剪紙

F2.8,1/320秒,ISO800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