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這姑娘吐個槽,就讓一億人出門健身了
浙江姑娘胡瑋煒造了一台史無前例的單車,正以上海為中心,逐漸改變上億中國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她看起來很像是熱氣騰騰的高三教室裡那種埋頭做題的清秀女生。但是一開口,慧黠無法掩飾,有點漫不經心,有點野。認識她十來年的前同事老曾說,她啊真的沒什麼變化。這話說完,大約過了一個半拍,坐在他對面的胡瑋煒揚起眉毛:“哈?沒有吧,還是有長進的吧?”這個瘦弱的姑娘做了一件大事,令很多漢子都大吃一驚。
愛騎行的朋友都知道摩拜單車吧?最近幾個月上海大街小巷忽然冒出來一批單車,銀白色車架、紅色輪轂。使用非常簡單:手機定位找車、APP支付解鎖,騎上就走,到了就鎖車走人。
這套極為便利有效的系統,雖然沒有做太多的硬廣和推廣,卻在幾個月裡佔領了許多上海的朋友圈,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出行方式,只要不超過三公里的路程,許多摩拜單車的粉絲們更願意騎車前往,有時候比等待網約車更快,還順便鍛煉了身體。拿出手機,最大的苦惱是附近的空餘車輛還是太少,許多人紛紛到摩拜單車的公號下吐槽,希望增加車輛投放,而許多媒體更呼籲市民使用者愛惜單車,不要把單車停到社區裡獨享。
胡煒瑋正是摩拜單車的創始人,公司的總裁。
2004年,胡瑋煒還在當財經記者,從那時候起,她做了將近十年的汽車產業報導。2013年,她去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深受觸動:“我覺得應該是第三撥技術改變商業的力量,突然覺得生活被互聯網改變了很多。”她回憶說,“那會兒汽車行業相對是比較封閉,門檻很高,這個圈子的人也非常的固定、保守。突然到了以科技為主的那個世界裡,會發現這個世界在發生這麼大的變化,而自己居然沒有意識到。”
她強烈感受到熟悉的汽車和出行行業正在面臨巨變,“汽車其實是一個移動的電腦,但為什麼說我們汽車的人機系統那麼的老舊,用的還是CD機,還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按鈕。但我們用的手機卻已經如此智慧。”回到北京之後,她對當時的老闆說,想做一個汽車和科技結合的報導領域。不久,她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GEEKCAR”,一家汽車科技網路媒體。
做汽車記者的時候,胡瑋煒雖然是新聞出身,但她最喜歡的就是和各種汽車工程師、科學家和設計師混,身邊也聚集了這樣一批朋友。這個時候,正是汽車和泛出行行業各種陳規土崩瓦解的時代,“我看到了這個趨勢的變化,我身邊那些設計師們,那些在最前端做研發的那些人們,他們都覺得個人的出行工具會有一撥新的潮流出來。但是我當時有不同的想法,我要的不是智慧的東西,我要的是隨時隨地能夠用的東西。”
“我覺得大眾的思維還是,我買了這個東西這個就是我的了,我獨佔了這個東西,這個世界上就少了一個東西。”胡煒煒說。但是她覺得互聯網時代發生了一些變化,有越來越多的人用的東西,它的價值就會越大。單車也可以這樣,只要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它,這件事情就是共用的,價值會越來越大。這就是摩拜單車的價值觀。
促成胡煒煒第二個創業項目摩拜單車迅速落地的,也許是一個槽點。2014年,胡瑋煒回到杭州虎跑,西湖邊步道交錯,特別適合騎行,她想租一輛公共單車,但辦卡小崗亭關門,“我琢磨半天,首先我看了上面寫的說明去哪裡哪裡辦卡,哪裡打電話,然後要身份證;外地人跟本地人押金好像還不太一樣。”同年,她在瑞典哥德堡再次遭遇租賃公共單車失敗的經歷。“同樣在傍晚的時候,看到公共自行車我也想騎,因為走路逛一個城市很難。按照說明上說的,要辦卡,需要信用卡,用機器搗騰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成功。”
她忍不住吐槽:“互聯網發展到現在,難道不是應該平等、便利、共用,哪怕我在地球另一端要輛單車也能實現嗎?”胡煒煒覺得,自己是那種想到一件事情,如果不去做就不能原諒自己的人。她很快從造汽車的朋友圈里拉了一支團隊,把項目雛形變成mobike。
曾經有一段時間,智慧單車、智慧電動車概念特別流行,但胡煒煒想,“人們不會想要一輛監測心跳、脈搏各項生理機能的單車,人們要的是一輛想用就能用的單車。”從2015年1月份開始做這件事,到今天春天,他們把車鋪到上海城區大街小巷,他們只花了一年半時間。
一開始遭遇的質疑當然很多。一個年輕的女記者,真能帶著公司做到這件事情嗎?似乎怎麼看都不靠譜吧?胡瑋煒說:“我可能比較軸,我會主動排斥掉所有這些跟我說不靠譜的東西,你說做不到,我現在沒辦法證明,我最後會做出來給大家看。”她找過好幾個人來設計摩拜單車,因為一開始對這輛單車有太多想法。當時的目標是不需要人工干預——它不會壞掉,不會爆胎,不會掉鏈子,而且它還不能生銹。“街上太多公共自行車鏽跡斑斑,為什麼?都是用鋼做的。但摩拜單車全部用全鋁車身。”胡煒煒說。
他們找到了國內最強的自行車生產企業,她發現,他們相對來說已經不太願意創新了,“工業是有惰性的,造自行車100年不變都能賺錢,我為什麼要去改變呢?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動力去改變。”胡煒煒沒有研發硬體、軟體的背景,沒有做過系統,所以她把這些人全部找齊了。她沒那麼自信,也不覺得有多難,“你用常識也能判斷出來,我又不是造火箭。”
話雖如此,公司還是經歷了多次的瀕臨資金枯竭的險境,最慘的時候,她通過親友借過民間借貸去支撐公司的運作。“現在我覺得最難的是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一件事情,並且下那麼大的決心從頭串起來,我們一路都是摸索著前進。”胡煒煒說。摩拜單車的CEO王曉峰(Davis)在2015年底左右加入公司。此前,他曾擔任過UBER上海分公司的總經理,DAVIS進入公司之後,擔任CEO,胡瑋煒則擔任總裁。她說:“Davis的加入是mobike非常幸運的事情。”
胡瑋煒認為,摩拜單車模式雖然非常簡潔,但他們每一塊,如APP、自行車設計製造、智慧鎖系統、區域運營等,都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每一塊其實有它自己的系統,而且把這幾塊東西拼在一起,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這時候,王曉峰的加入,使公司的運作上了一個臺階。胡瑋煒說,“他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執行力特別強,擅長推動一件事往前跑,所有的會議都分解為行動項,習慣於用數字管理公司,我從他身上學到了非常多。”目前,摩拜單車已經有接近一萬輛單車在上海運營。“共用單車應該是什麼樣?為什麼必須停在原來的位置上,是不是可以隨處可停。”胡瑋煒是凱文凱利的《失控》的讀者,她想嘗試,不需要運營團隊,讓人們自運營自行車是不是可行?她更願意把摩拜單車當成一個社會運動,或者一場實驗。當初天使投資人也對她說:最壞就是賠錢了。當成一個公益事業做,也不錯。胡瑋煒和她的團隊賦予了摩拜單車更多的自組織的基因。制度靈感源於她在瑞士朋友家的一段見聞:在瑞士,居民根據政府制定的規則嚴格對垃圾進行分類,並繳納相對高昂的垃圾稅費。這促使國民在對待垃圾回收上,高度自治,也意味著社會文明程度更高。
摩拜單車針對公共單車租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了信用分規則,督促使用者保持摩拜單車的共用與便捷,比如不把車停進社區等其他人不方便取車的位置。摩拜雖然運營時間不長,已經有了不少重度使用者,有不少瘋狂粉絲,自覺擔任起了摩拜單車的運營工作,比如主動把停到社區的所有車全部騎出來。這對於用戶來說,更像是一種娛樂。
這些粉絲對公司的參與度也很高,胡煒煒對此態度非常開放:“摩拜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每個用戶都可以為這件事情提供意見,我覺得每一次在講我們這個模式的時候所有人都特別興奮,大家覺得有很多想法可以去實踐,他們可以去嘗試。”對於胡煒煒來說,所有人都在幫助摩拜單車,令她的項目更像全民城市運動。每個人做出一點努力,然後真正改變了城市生活。
歡迎關注有馬體育(youmat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