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哭醒,是噩夢還是夜驚?
有的孩子會在睡夢中突然醒來,尖叫或者哭喊,讓父母看著都怵目驚心,這究竟是噩夢還是夜驚呢?不少父母覺得惡夢和夜驚是同一件事情,其實不是,如果父母能知道兩者之間的區別,就能輕鬆應對了。
一、什麼是噩夢?
惡夢表現為在夢中見到可怕的事情或遇到可怕的事。例如,突然掉落在河中或是野貓闖進屋子裡來,因而驚醒、尖叫,此時情緒緊張,不能轉身,常有面色蒼白和出冷汗狀態。但醒後小兒能回憶起所做的夢,大部分孩子第二天還能回憶。
二、什麼是夜驚?
夜驚是處於一種意識朦朧的狀態,往往發生在入睡的最初幾小時內,孩子突然從床上坐起或跳到地上喊叫。其內容大多反映所受的恐懼情感體驗,在叫喊的同時兩眼直視或緊閉,表情緊張,手足亂動,並且勸說無效,不易喚醒,心率和呼吸加快。次晨小兒醒後完全記不清昨晚發生的事情。
三、噩夢和夜驚的區別
1.發生的頻率不同
噩夢發生的頻率比夜驚要高。在幼兒期或上學之前,多數寶寶至少會經歷一次夜驚。如果寶寶頻繁出現夜驚,通常是由於家族遺傳造成的。有些寶寶在6個月大時就會出現夜驚(通常的表現就是睡不安穩,輾轉反側)。
2.發生的時間差異
夜驚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最初幾個小時裡——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寶寶上床睡覺後的1~4個小時內。而噩夢發生的時間要晚一點,在夜間睡眠的後半段。
3.發生於不同睡眠過程
噩夢多發生在快速動眼期,或做夢、睡眠的時候,也就是發生在淺睡眠階段。寶寶在睡眠時經歷了夢境,夢醒之後通常會感到害怕。引起夜驚的部分原因是處於深層睡眠(非快速動眼期)的時受到了刺激。通常,正處在夜驚的孩子不能完全醒過來,除非你去喚醒他。
4.出現的反應不同
在夜驚過程中,寶寶通常會大量出汗,心跳加快,並且出現恐懼和混亂感。他還可能會尖叫、大哭、呻吟、說夢話,甚至產生幻覺。有時會坐起來、站著、走路,或是劇烈運動。寶寶可能雙眼緊閉,或是雙目圓睜,甚至是眼珠突出,但還是處於睡眠狀態。
而處於噩夢中的寶寶,會睡不踏實,要到醒過來後才會覺得害怕,開始大哭和尖叫,也會想起可怕的夢境,有些已經會描述的寶寶還會像父母講述夢境。
5.持續時間不同 夜驚會持續10~30分鐘,在此之後,寶寶通常會繼續睡覺。噩夢通常時間很短,做完夢就會醒過來,緊接著的恐懼感也會因不同寶寶而有所差別。
四、怎麼幫助孩子睡更安穩?
1.睡眠伴侶安撫
很多寶寶都會依靠安撫用品來解決離開母體後渴望心理慰藉的成長夥伴,是寶寶第一個不可缺少促進感官功能發展的東西。大家熟知的費雪小海馬或者帶小動物的安撫巾,都是寶寶安全有效的睡眠伴侶。 這些物品可以給寶寶提供舒適感、安全感。
2.睡前洗個澡
洗澡可以對寶寶皮膚產生良性刺激,一方面能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另一方面可使皮膚對溫度、壓力的感知能力增強,能提高寶寶的環境適應能力。
用鎮靜效果的沐浴露,再來一個舒服的全身按摩,寶寶睡覺更安穩。
3.舒服的床上用品
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以及舒適的床品,直接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孩子睡覺時體溫會發生變化,不同的天氣會有不同表現,給孩子選的床品應該是透氣舒適的。
4.安撫奶嘴來幫忙
安撫奶嘴能幫助孩子順利入睡,使他形成有規律的睡眠;不過如果孩子睡著後,安撫奶嘴從嘴裡掉出來,他可能會哭鬧不止。選擇一個靠譜的奶嘴,很重要!
孩子無論是出現了夜驚還是噩夢,家長應使孩子的生括有規律,白天要避免過度興奮和勞累,晚上臨睡前不要讓孩子聽過分緊張的故事。要培養和塑造孩子勇敢、沉著、頑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