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沒時間旅遊?這6本書帶你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精讀君曰】

久居在高樓林立中,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被困在這四方的圍牆中。似乎早已忘卻了奔跑于森林中,細嗅花香,閑聽鳥語的自然放鬆的快感。無趣的城市居民每天做著重複的事,大自然的動植物卻盡情地享受著自由。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讓這6本書帶你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豆瓣評分9.2 1093人評價

康拉德勞倫茲是動物行為學的開山祖師,197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勞倫茲在雁鵝及穴烏方面的研究揚名國際。除了學術成就之外,勞倫茲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向一般大眾描述動物行為的生花妙筆。《所羅門王的指環》是他的第一本通俗科學作品,流傳最久,也最為膾炙人口。《雁語者》則是他去世前寫成的最後一本書,是勞倫茲一生研究工作的縮影。

內容簡介

這部科普作品是勞倫茲跟動物交談的結果。糾正了不少人們通常對動物習性和行為的誤解。

推薦理由

根據史料記載,所羅門王能夠和鳥獸蟲魚交談,而他卻需要借助一枚指環。這事我也會,雖然只能和幾種我特別熟悉的動物交談。但我可不需要魔戒的説明,這點他就不如我啦!。活潑的生命完全無須借助魔法,便能對我們述說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實面貌,比起詩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勞倫茲

豆瓣評分9.0 1301人評價

奈吉爾·巴厘 ,牛津大學人類學博士,前大英博物館民族志學組附屬人類博物館館長。為Channel4 電視臺編寫、主持Native Land 影集。

譯者:何穎怡,曾任聯合報系記者編輯與編譯、水晶唱片創意總監、臺北之音與愛樂廣播電臺主持人,目前是商周出版選書顧問,並專職翻譯。

內容簡介

誠實但又不失風趣地記錄了作為人類學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麥隆多瓦悠人村落兩次進行田野工作的經歷,將人類學家如何克服乏味、災難、生病與敵意的真實田野生活拍案叫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不同於一般的人類學研究報告,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類學筆記,透過幽默的筆調,讀者看到了人類學者如何與研究物件進行互動,在互動中如何調整他的學術成見,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瑣事如何影響後來研究結果、研究的盲點與反思。

推薦理由

這本趣味十足的書徹底摧毀了田野工作的美麗幻想,學術作品罕見的軟性觸角。

——《星期日電訊報》

豆瓣評分8.8 13768人評價

吉米·哈利,一個多才多藝的獸醫,也是個善於說故事的高手,被英國媒體譽為“其寫作天賦足以讓很多職業作家羞愧”。啟發了後世的獸醫文學。多部自傳體小說相繼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出版界公認他是少數幾位能在大西洋兩岸英語世界都長期暢銷的作家之一。1983年獲頒利物浦大學榮譽獸醫博士。

內容簡介

年輕的鄉村獸醫哈利,每天開著一輛冒黑煙的老爺車南征北戰。和惡犬貼身肉搏,隨時準備應對母馬的無影腳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慘痛遭遇層出不窮。在這裡他遇上有生以來最困窘的時刻,也享受到最溫暖動人的真情。作者以輕鬆幽默的筆觸,記錄鄉間行醫的點點滴滴,滿溢著獸醫生活的笑與淚,樸實的人情和土地的智慧。

推薦理由

讀這本書就像去造訪一個美好的地方,那兒住著可愛的朋友。

——The Plain Dealer

《走向春天的下午》

豆瓣評分8.7 905人評價

幾米,繪本作家。1998年開始創作,著有《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等三十種以上的作品,並已有美、法、德、希臘、韓、日、泰等國的譯本。多部作品改編為音樂劇、電視劇和電影,動畫《微笑的魚》並榮獲2006年柏林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獎。2007年Discovery“臺灣人物志”六位傑出人物之一。

內容簡介

《走向春天的下午》描繪了一個小女孩帶著對朋友的回憶去履行和朋友的約定的故事。野花叢生的春天,一個生性怯懦、情感閉塞的小女孩,終於鼓起勇氣,踏上一段遙遠、從未走過的征程,去完成她與好朋友的約定。一路春色中,她穿過與好友共同探索的林中密道,走過兩人一起游泳放魚的小河,回想當初相處時的情景,悄悄在心底向朋友訴說。書中筆墨淺著,簡潔卻不失細膩地寫出小女孩對朋友離去的深深傷心、思念,以及在朋友影響下變得堅強獨立。或許,朋友的意義不只是成長時的陪伴,更是陪伴你幫助你成長。

推薦理由

天氣晴朗,陽光好溫暖,野花都開了,阿吉蹦蹦跳跳跑向遠方。”

風還是一樣地吹。花還是一樣地開。太陽還是一樣的升起。可是有些事情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摘自《走向春天的下午》

豆瓣評分8.6 4811人評價

亨利大衛梭羅,美國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

內容簡介

1845年,28歲的梭羅撇開金錢的羈絆,在距離康科特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餘。本書即是他對兩年林中生活所見所思所悟的記錄。《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污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推薦理由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摘自《瓦爾登湖》

豆瓣評分8.2 1241人評價

丹尼爾查莫維茨, 現任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植物生物科學中心主任。他對植物和果蠅的研究成果曾發表在頂級科學期刊上,《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他多年研究成果。

譯者:劉夙,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業餘從事科普寫作和科學傳播活動,現為互動百科新知社植物組專家成員,為“自然之友”植物組指導老師和科普雜誌《新知客》專欄作者,並在《新京報》、《牛頓科學世界》等雜誌上發表科普文章數十篇。

內容簡介

著名生物學家丹尼爾查莫維茨現在將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這本書中,對植物如何體驗世界給以嚴謹而引人入勝的簡介,包括它們所看到的顏色還是它們所遵守的時刻表。通過著重介紹遺傳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帶領我們走進植物的內在世界,把它們的感覺和人類感覺做對比,揭示出如下事實我們和向日葵及櫟樹的共同之處,比你知道的更多。

推薦理由

如果它(植物)真的能夠感知到這個世界,那整個我們人類的生活會改變的,我們跟植物的關係會徹底被改變掉......

——梁文道

亞里斯多德曾說: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趁著時光尚好,青春正好,聆聽自然的歌,呼吸自然的清新空氣,在沉醉中洗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