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誰說科學育兒是矯情?你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Pan 作品)

總有人會對我們這一代媽媽說,“你們養娃怎麼這麼多事兒,不能吃鹽咯,不能用學步車咯,吃飯不能喂咯,我們那時可沒這麼講究,不也養得挺好的。”

今天,糕媽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我為什麼要堅持科學育兒。下次社區大媽、七大姑八大姨再來干涉我們帶娃,你就可以順利扳回一局啦,說不定洗腦成功,還能把她們拉進咱的陣營呢,吼吼吼~

我對孩子負責,難道有錯嗎?

頭髮少是因為缺鈣?不吃鹽就沒力氣?發燒捂一捂就好了?這些老人們深信不疑的“育兒知識”,我們真的可以不帶一點懷疑,拿來就用嗎?

如果你知道補鈣過量會引起便秘,太早吃鹽會加重寶寶小心臟、小腎臟的負擔,一些不滿1歲的嬰兒因為發燒被捂汗,結果不幸夭折,你還敢隨隨便便聽信這些經驗之談嗎?

老人們總認為自己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都多,帶娃這事兒就該聽她們的。呵呵噠,鹽吃得多可不是什麼好事。雖然你們一挑三,一挑四,帶大了一眾兒女,著實不易。但這並不代表你們說的都對。

而且你們帶出來的娃,真的更好更優秀嗎?怎麼我看到吃了太多鹽結果得高血壓的;從小看電視,長大後從來不看書的;總是被貼標籤,結果一直沒自信的。

既然都不是成功案例,憑啥要我們照搬複製呢?

科學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如今老人們也都開始學著用智慧手機,洗衣、煮飯、幹家務都交給了家用電器,怎麼一談到育兒這件人命關天、利國利民的大事上,反而不願意接受新觀念了呢?這是什麼邏輯啊。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的發展

糕媽社區裡有個小男孩叫浩浩,比年糕大一歲,一直是奶奶帶的。雖然同住一個社區,經常會碰到,但我們卻很少聽到浩浩說話,因為奶奶都替他說完了。

比如糕媽和浩浩打招呼,奶奶會說,“浩浩怕生,不太愛說話。”拿東西給浩浩吃,奶奶會說,“謝謝,他不餓。”有時浩浩和年糕一起玩,看他小臉紅撲撲的,糕媽會問,“你們倆熱不熱呀?”然後奶奶就會說,“沒事的,他不熱。”

浩浩一直沒有機會自己說話,也難怪他總是這麼沉默了。雖然浩浩的例子有點極端,但很多家長不太瞭解寶寶的發展特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寶寶吃手、扔東西、發脾氣,這些行為在老人看來都是不聽話的表現。但學過育兒知識的人一定知道,這些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再正常不過了,我們要做的是合理引導,而不是責備和懲罰,這就是尊重。

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為什麼不能尊重他呢?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我們,難道這不比老一套的棍棒教育更有效、更健康嗎?

科學育兒讓我更輕鬆,礙著您啦?

記得糕媽剛當媽媽那會兒,也和無數新手媽媽一樣,寶寶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焦慮不安。今天拉少了,擔心。明天拉多了,還擔心。不肯睡覺一直哭,擔心。咳嗽感冒了就更擔心。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真的真的太糟糕了。

所以,糕媽有點不明白就去查資料,拿出以前考大學的精氣神來啃育兒書。一段時間後,焦慮的感覺沒有了,有的只是輕鬆和篤定,因為瞭解了

,會判斷了,所以就不害怕了。

身邊很多媽媽會抱怨寶寶固執、不聽話、愛發脾氣,每當這時,糕媽就會忍不住和他們分享什麼是正面管教,給她們一些實用的建議,用過的人都說好呢。其實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只是因為媽媽對自己多了份理解和尊重,所以他們就變聽話了。

當媽的就是要硬氣,我的孩子我說了算!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大連一名2歲半的寶寶因為被親戚餵食開心果,結果嗆入氣管,不治身亡。真的是讓人很心痛、很惋惜。據說當時媽媽也勸阻了,但親戚一直堅持,媽媽礙于面子,也就沒有再阻止,卻變成了一輩子的傷痛。

我們也有過類似的迫不得已,比如熊親戚要抱孩子,給寶寶喂零食、餵飯菜,開玩笑說“媽媽不要你了,跟阿姨回家吧”,我們總是礙於面子隱忍、退讓,卻一不小心傷害了孩子。

要我說,當媽的就該硬氣,關鍵時刻咱自己說了算。面子值幾個錢,有寶寶的健康快樂重要嗎?千萬別為了自己的面子,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

糕媽說:

今天寫這篇文章,特別想給媽媽們打打氣。我們為了把娃帶好,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卻常被不相干的人說矯情。真是奇了怪了,我對孩子負責點不行嗎,難道非得像您似的照豬養?

每次在養娃的問題上遇到分歧,老人都會說,“你就是這樣被帶大的,現在不也活得好好的?”

我想說,我們並沒有“好好的”。我們只是活著,但在“活著”和“好好的”中間還有很遠的距離。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我們不會表達對別人的愛;我們沒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沒有好的生活習慣。而這一切,我不想複製到我的孩子身上。

科學育兒是讓孩子更好,也讓媽媽更好。誰要是不能理解,咱就輕輕說一聲“再見”。

關注浙大醫學碩士“年糕媽媽育兒”的淘寶頭條,免費獲取更多睡眠、餵養、母嬰健康、親子早教的育兒好文,每週推出適合0-3歲寶寶的繪本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