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3歲寶寶要做的體檢都在這,媽媽趕緊收藏備用!
0至3歲的孩子定期體檢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在正常情況下,0-3歲幼兒應半年做1次身體檢查。
第一次體檢:寶寶出生時(包括新生兒聽力檢測等)
(嬰童襪子)
體檢專案:皮膚顏色等身體各個部位、心率、刺激後反應、肌張力、呼吸。
(口水巾)
提示:這是寶寶出生後接受的第一次檢查,一般在出生後立刻進行,醫生會在寶寶和媽咪出院前完成(一般在出生第二天做),如果發現寶寶異常,可及早進行治療。(這個時候的小寶寶容易嘔奶,所以准媽媽可以在孩子出生前就準備多條口水巾)
第二次體檢:出生後28天(一般滿月打疫苗的時候可以一起做兒童保健)
(連體爬行服)
體檢專案:測身高及體重、頭部,眼部與耳部、頸部與胸部,呼吸頻率,四肢有無多指或並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等。
(浴盆)
提示:滿月體檢尤為重要,這個時候還要為寶寶辦理計畫免疫卡,以確保能夠及時給寶寶接種疫苗。
第三次體檢:出生後42天
體檢專案:體重身高、頭圍、胸圍、評價智慧發育。
提示:42天體檢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意義重大,寶媽在這個時候也需要回醫院做產後康復檢查,包括盆底肌能檢測等。這個時候的寶寶還比較小,怕曬太陽,也怕吹到風,外出帶寶寶去體檢,可以用寶寶的浴巾來遮蓋。當然啦,浴巾還可以給寶寶當被被呢!!
第四次體檢:出生4個月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聽心臟、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驗血。
提示:去醫院體檢時,最好給寶寶準備奶粉和乳具,以免長時間候診或寶寶檢查後饑餓,最好給寶寶穿好尿不濕,並帶上濕紙巾。
(濕紙巾)
第五次體檢:出生6個月
(隔尿墊)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量胸圍、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評價智慧發育、驗血、骨骼檢查。
(研磨器)
提示:部分寶寶已經開始出牙,會經常有“口水橫流”和磨牙等現象出現,家長要給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防止寶寶出現口周濕疹和齲齒等。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醫生會詢問輔食添加情況,寶媽可以買上一款研磨器,給寶寶研磨水果、蔬菜以及各種肉類。
第六次體檢:出生9個月
建議媽媽們體檢時帶上寶寶平常愛玩的玩具哈……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驗視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微量元素。
(磨牙棒)
提示:家長要幫助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少給寶寶吃甜食,防止寶寶出現齲齒。一款好的磨牙棒,可以讓寶寶磨牙,有助於牙齒生長哦。
第七次體檢:寶寶1周歲體檢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驗視力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
(爬行墊)
提示:這時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來,能扶著東西行走,能手足並用爬臺階。按照公式計算,應出6~8顆牙齒。乳牙萌出時間最晚不應超過一周歲。(有了爬行墊,就可以保護寶寶爬行,或者扶著行走的時候不會磕碰到)
第八次體檢:寶寶18個月體檢
(嬰兒背帶+腰凳)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驗視力聽力、血液檢查、大小便檢查。
提示:孩子須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1歲半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應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蟲卵。(另外,無論是男寶還是女寶,都可以給娃穿小i內內了哦)
第九次體檢:寶寶2周歲幾2歲半體檢(公辦幼稚園報名上學需要體檢記錄哦)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驗視力聽力、血液檢查、大小便檢查。
(寶貝浴盆)
提示:乳牙20顆已出齊,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如果孩子到2歲仍不能流利地說話,要到醫院去做聽力篩查。
第十次體檢:寶寶3周歲體檢
體檢專案:稱體重、量身高、驗視力聽力、血液檢查、大小便檢查。
(防走失背包)
提示:寶寶3歲時視力達到0.5,已達到與成人近似的精確程度,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這個階段的寶寶比較調皮,要防著孩子走丟失哦,所以呢,買上一款防走失的背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鬧市,在人群中,就可以一直牽著寶寶不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