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圓谷百一十年史(十六) - 出大事了

作者:阿迪/Anitama 封面來源:電影《南海的花束》

“圓穀百一十年史”,即圓谷英二誕生的1901年到圓谷製片廠成為FIELDS子公司的2010年。

第二部 滄海桑田:1923~1948

第十六章 出大事了

上回我們說到圓谷英二開始被迫作死,負責國策電影中宣揚戰爭電影的特殊攝影技術。從小日本帝國入侵中原到終於發展到跟洋人也開始叫板後,高揚戰意的國策電影的製作需求也再次迅速膨脹起來。

一九四二是翻了天的一年,首先戰場上就有成為轉捩點的大事件,雖然不是我們現在這裡要說的範圍。縮小一點,在日本的電影業界,這年發生了影響整個業界局面的兩件大事。以及再縮小一點,在英二個人身上,也都發生了轉捩點級別的大事件。

電影業界的大事,第一件叫設立大映,第二件叫設立映配。在年頭,也就是開始跟洋人叫板後的下一個月,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造業界形勢。

當時日本電影業界原本的形勢,是松竹和東寶映畫兩大巨頭分庭抗禮,形成了一個南北朝。順便強調一下一個容易忘掉但我們以前提過的點啊,這時松竹已經從松竹電影改叫松竹了,而東寶還不叫東寶,叫東寶映畫。其他的電影公司當然也還多如牛毛,遠不像現在都快死光了,但比起這兩個都算小公司。

大概還有人記得吧,不是還有個日活嗎,前幾回還說英二先後在松竹和日活混過,日活是能和松竹相提並論的業界大公司來著。嗯,但是到這時日活已經衰了,真是混得不成樣子,你看這政府就是來對他動手的。

戰時政府打的算盤是,戰時資源緊張,各行各業都給我少浪費資源,甚至乾脆每個行業都只有一家製造商、一家批發商、一家零售商,那才是最好不過的情況了。為此各行業的同類小企業都得給我統合,經營不佳的企業也要在統合對象範圍內,一堆碎渣子放一起捏起來仍然是個大餅。那種宣揚戰爭的電影不是叫國策電影嘛,對應過來經過這一通而產生的合體公司就叫國策公司了。這個政策執行到電影行業這裡,也是各種經營統合成一個新設的公司,叫大日本映畫製作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簡稱大映。

被統合的對象裡就差點有日活,但日活好歹是百足之蟲。如果要舉出當時松竹和東寶映畫之外的業界第三大公司,怎麼說日活也依然還是擔得起的,所以沒有把日活徹底統合進去,而是來了個腰斬。製作部門混得太慘真心不要混了,統合進去,發行部門勉強還過得去,給放了一馬留下來了。當然這裡面也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發行業務是一個電影公司的核心。一個沒有發行電影機能的公司哪怕有再多別的業務,也是不配叫電影公司的,這是我們在隔壁連載的東映專題

第一回

就強調的一點。

經過這次大規模經營統合,大映就成了在政府扶植下電影業界飛速崛起的第三大勢力,南北對峙就這樣強行成了三分天下。本來要說兩大勢力的話,松竹因為更老牌些所以相對東寶映畫處於優勢,但事實上這個過程中松竹也有損失。松竹的一個子公司新興電影有限責任公司就被統合進去了,這個我們在隔壁連載的東映專題

第七回

提過,所以整體來說更造成了三大勢力形成平衡。至於後來大映又幹什麼勾當了,在隔壁

第六回

同樣有提及。

設立了大映之後政府的下一步是改造電影業界的發行體制,把發行途徑牢牢抓在手裡。本來各大電影公司是有發行機能的,可以,不廢掉你們,但你們要聽話,發行什麼片、什麼時候發行、怎麼發行、發行到哪裡去,一步步好好照中央的話來做。

為此政府下令新設一個專門用來管理電影發行的機構,叫映畫配給社,可以簡稱映配。映畫的意思我們就不用一再解釋了,配給什麼意思我們以前也說過,在電影業界指發行。映配的性質我們需要多提一下,這不是個企業,不過的確是個法人。企業和法人這兩個性質是可以重合的,但企業不一定是法人,法人也不一定是企業,至於這方面的糾結這回我們就不再扯了可以看商業欄目連載專題的

第八回

設立映配花了五十萬,政府自己只出了十萬,剩下當然各大電影公司不得不貼錢啦。大映、松竹、東寶映畫三巨頭各出十萬,那還剩下一份呢,是日本映畫社出的。日本映畫社是個什麼玩意啊我們先從好玩的地方說起,正式的簡稱是日映,不過你也可以簡稱二〇二。這梗首先是因為日本人跟我們一樣那時候還沒被洋人搞徹底的文化殖民嘛,所以書寫和讀取順序從右到左依然比從左到右普遍,日映從右往左寫看著就是映日了。但這個商標他又要搞得有特色點,不是單純寫映日,而是搞個美觀點的對稱,看著就成日央日了,日央日念出來就叫二〇二。你看日映的全名啊這妥妥的像是又一個巨頭吧,不過日映有兩點跟那三巨頭不一樣。第一點,這個當時也不是個企業,只是個法人,那三巨頭既是企業又是法人。第二點,我們上回提過劇場用映畫和文化映畫的區別,這個日映就是專門只做文化映畫的,所以嚴格來說不屬於我們今天所指的電影界範圍內。

映配成立後,各電影公司就再也不准單獨發行電影了,各家製作的電影全部都要由映配來發行。從這時起,政府真正做到了徹底控制電影產業,現在只要是電影院裡上映的片,肯定全都是國策電影了,而不再只是前幾年那樣時不時搞幾個國策電影出來,屬於插一腳的性質。全國的電影院都要無條件接受映配所發行的作品並上映,分成紅系和白系兩條上映鏈。好吧最後我們順便再提一下那個悲催的日活,不是說發行部門留了一條命活下來了嘛,然並卵,有映配在這個也成擺設了。不過日活就是沒死,在後來又幹什麼勾當了,有興趣的可以看隔壁連載的東映專題的

第十二回

這回跟隔壁連載的東映專題聯動有點多了,如果一直跟著看下來的,會發現其實兩邊合起來已經順手勾勒了一條日本電影業界早期大勢的輪廓,所以一直都有一定程度的聯動。因為我們看奧特曼和哥吉拉不能只看奧特曼和哥吉拉,所以我們要說英二的早年,還要說東寶的來龍去脈,還不夠,甚至要對日本影視業界的全貌和變遷有個最基本的把握。這就是想瞭解歷史不能只看歷史,首先把制度這個東西真正搞清白,才是能夠去理解這個歷史的前提。

在這整個業界新形勢下,我們可以開始看英二怎麼活了。在說主菜前我們先看兩個開胃菜,一個是《南海的花束》,一個是《翼之凱歌》。英二發揮存在感的國策電影果然主要還是空戰電影的,或者不一定直接描寫空戰場面但一定是以飛機這個東西為主。

《南海的花束》也是上回提到的阿部禮監督的,這回英二幹了點新鮮事,修改腳本。這是因為這片的腳本八木隆一郎其實根本不懂航空,英二拍的時候看著那本子簡直不忍直視,直接找上阿部監督吐槽了,最後阿部同意他自己插手了一下腳本。

一直以來,英二參加過的作品我們沒法也沒必要每個都詳細說一番,但只要是拎出來多說幾段的片,我們都要提英二在技術上取得的突破。這回也是,除了銀幕合成技術之外,終於連前兩回提到的光學影印機也結合用上了。這帶來的效果是這片的一個名場景,大型飛艇作死在雷暴中飛行,結果被雷電擊中,機翼起火並折斷,然後墜落。還有從遠景視角看雷光一發接一發打向海面,以及這個環境中洶湧的海面,都是以當時的技術來看無法想像的魄力場景。二十多年後英二在東寶怪獸電影中常用的,如怪獸飛空口吐光線破壞都市,戰車對怪獸發射激微波,這些演出手法的原型,就在這裡了。

比起這片,《翼之凱歌》就真心沒多少好說的了,跟上回提的《燃燒的長空》一個套路的。但我們需要提到後來日本電影業界的一個大名人,就是黑澤明。黑澤有個很喜歡起用的音樂家早阪文雄,就負責《南海的花束》的音樂,這時離他認識黑澤還有五年。接下來《翼之凱歌》的時候英二跟黑澤本人也扯上關係了,這時的黑澤根本都還不是一個映畫監督,他只是參加了這片的腳本。英二跟黑澤並不算是一個時代的人,而應該說是比黑澤早一個時代的人,在我們接著要說的主菜裡,跟英二合作的其實是黑澤的師父,我們下回接著說。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9676c91adaed8a68?utm_source=t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