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星火——爆米花革命的新篇章
如果說,簽名鞋代表的是品牌的科技實力,那麼團隊鞋則是品牌支撐。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相比走在科技前端的昂貴球星款,設計與性能並不遜色多少的團隊鞋,性價比明顯更高。CRAZY FAST,CRAZY GHOST,CRAZY QUICK,CRAZY LIGHT,adidas也在一直尋找著能與HD系列一拼的團隊產品線。然而事與願違,當年出盡風頭的CRAZY FAST,兩代過後莫名消失;CRAZY GHOST系列,雖然出了幾代,但是設計語言沒有任何延續性,只是照搬別的鞋底再換個鞋面就草草了事;再看到CRAZY QUICK系列,即使包裹性與反應性一流,但兩代以後,過硬的腳感也使其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而CRAZY LIGHT,前三代在輕量化上一路走到黑,毫無緩震和舒適感可言。
中端市場的平庸,伴隨著的也是Adidas籃球鞋領域整體衰落的過程。然而,隨著爆米花革命號角的吹響,Adidas開始打一場翻身仗!boost搶先登陸到跑鞋領域上,UB憑藉出色的腳感征服了市場,energy boost等旁系跑鞋也不遑多讓。人們愈發期待boost能夠扭轉阿迪籃球鞋常年緩震不佳的口碑。
意料之中的是,boost果然來了;意料之外的是,不是rose,不是howard,CRAZY LIGHT率先成為爆米花的實驗田。現在回想起來,這個舉動,標誌著CRAZY LIGHT系列成為了Adidas一眾團隊鞋的大當家!
CRAZYLIGHT BOOST 2014並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它終於沒有再鑽牛角尖似地“超輕”,搭載的配置變得厚道。我已經忘了有多久,沒有在Adidas的籃球鞋中底感受到絲毫明顯的柔軟感了, 2014後掌的BOOST改變了一切,吹響了Adidas反攻的號角!techfit鞋面的搭載,讓包裹更為舒適,而且花樣多多,絢麗多姿的配色,徹底打破了CRAZYLIGHT外觀單調古板的形象!雖然仍有很多不足,但這回阿迪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CRAZYLIGHT BOOST 2015,厚度大大增加的後掌BOOST,讓人垂涎三尺,Primeknit針織鞋面的搭載,拉開了Adidas的“編織狂潮”,輕薄透氣的Primeknit,繼續為CRAZYLIGHT的“超輕”作出貢獻;維金斯的最佳新秀配色,CRAZYLIGHT boost 2.5的漂亮鞋面,登哥強勢加盟而且強勢代言,讓這一代CRAZYLIGHT,配色玩得更6,話題更加豐富。
半掌boost,3/4掌boost,前後分掌boost……不同形態、不同面積的爆米花不斷展現在Adidas的籃球鞋上。但消費者從來都不會滿足:來一雙全掌boost籃球鞋!
於是,CL又一次成為吃螃蟹的系列。新一代的CL2016,擁有全掌boost緩震系統,配合性能與外觀兼備的馬牌橡膠外底,輕薄多邊的提花織物鞋面,一經推出就收穫了海量的關注。
鋪天蓋地的大型看板,強勢的代言人,各大測評人好評如潮……CL2016順利成為這個夏天的話題之王。顯然,阿迪已經點燃了團隊鞋的戰火,這把火到底如何,CL2016又會帶來怎樣的實戰體驗呢?就讓測評來說話吧!
在測評開始前,首先要感謝金主:北京運動磁場,不僅淘寶有店鋪,北京更有實體店喲。實體店試穿、淘寶價買入不是夢啊哈哈哈哈哈哈。
此次測評採用常規套路,分為兩部分,動靜結合。
靜態測評
鞋子以紅色為主色調,中底一大塊白花花的Boost(爆米花),輔以透明的橙色支撐條,整體色調和諧,高調卻不張揚。
後跟這個半襪套的設計我是沒看懂,穿上去的作用仿佛僅限於觸摸著你的跟腱,沒有“第二層襪子般”的包裹感,也沒有“堅不可摧”的支撐感。
鞋子設計為半掌內靴,鞋舌佈滿圓形的透氣孔,配合提花編織的鞋面,透氣性在網布和編織滿天飛的年代裡,只能算中規中矩。值得一提的是,內靴與鞋面是雙層設計,比較厚實,鞋面與內靴各一層,伸手到鞋內的鞋頭部位就能感覺到。
鞋子後跟內襯雙層泡棉營造的觸感非常特殊,像硬度適中的短毛牙刷的感覺(想不到好的比喻,還需大家親身觸摸體驗),摩擦力非常強,對鎖定後跟有一定的幫助(後文會再提及)。Adidas的鞋墊早就失去了當初的光環,兩塊硬幣左右的厚度,材質普通,沒有絲毫柔軟感;看來緩震任務已經徹徹底底甩鍋給boost了,請背好!
鞋帶採用DYNAMIC FITWEBBINGS技術,類似SF3的鞋帶系統,我覺得它們就是名字不一樣而已,動態貼合的效果基本一樣。
八孔的鞋帶設計方便穿脫,每個鞋孔都伴隨著膠質條紋,不要小看這些條紋,它不僅防滑耐磨,還帶有支撐效果,為提花面料鞋面偏軟、容易破損的固有缺陷提供了一種解決的方案。
最上面的兩個鞋口有一塊硬質的TPU加強鞋面支撐,TPU根部由條紋固定。這兩塊TPU是這雙鞋中硬度排名第二的東西,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rose3到rose5,一旦Adidas決定搭載外露式的環狀TPU支撐盤,它的硬度就沒讓我們失望過!全鞋最硬的地方就是這裡,後跟的穩定性大多倚賴於它。不過它雖然很硬,但也很矮(短),配合沒有存在感的半襪口設計,不禁讓人擔心在激烈對抗中鞋子會不會突然離腳而去。
既然談到了短硬的後跟,那就順便也說說長而軟的前掌外側支撐吧。沒錯,就是橙色半透明的這一塊。如果你覺得它能發揮zk10小碳板的作用,恐怕你就要失望了。雖然從鞋頭延伸至鞋子中部,但它的堅硬程度可能連鞋身的膠質條紋都比不上。
好在它長得還挺帥(有點椰子的味道),為鞋子的顏值貢獻了不少的力量。至於它的作用,恐怕就是為飽滿的前掌boost提供支撐,防止巨大的形變帶來足下的不穩,boost的爆炸力再強,總不至於突破塑膠的防線吧!
到了引人矚目的中底部分,如果說外側那塊橙色半透明塑膠支撐塊還是有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那麼內側就是“仰天大笑出門看”的豪爽感!阿迪在內側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中底的全掌boost,厚度一目了然。
前掌部分相對較薄(只是相對其他部位,其實足夠厚了),足弓部分最高,後跟相對足弓要薄一點點。Boost就像UB一樣,是鞋面與鞋底的連接面,boost的彈性完全釋放到雙腳上,即使還沒上腳我都毫不擔心它的緩震。
不得不說的是,鞋面與boost的邊緣留有空隙,不過粘合還算緊密,絲毫不必擔心分離的問題,受傷的或許是強迫症星人們吧哈哈哈哈哈哈。
外網底路類似於人字紋,中心部分鞋底足弓支撐板(SPRINT PLATE)大大方方地露出來,這款支撐板不僅起到了抗扭轉的作用,更肩負著鎖定boost的功能,它的形狀並不是像羅斯5那種一目了然的X型支撐塊,而是類似於AJ11的碳板,長度貫穿整個鞋底!哪天cl2016出個水晶底配色的話,不用拆鞋也能看清支撐板的真容了。
鞋底搭載大名鼎鼎的馬牌橡膠。很長一段時間裡,部分朋友對馬牌橡膠的認識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馬牌橡膠有耐磨元素的加持。其實呢,根據官方的解釋,馬牌橡膠只有提升抓地力和靜音功能,鞋底紋路也相對較軟,它的耐磨程度還需經過實戰的考驗。
靜態部分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由於最近廣東暴雨連連,我粗糙的拍攝技術遇上陰天,皂片大家將就著看就好哈。
動態測評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風格不同體重對球鞋的感覺自然不同,如果不介紹測評人狀況就直接開測,那就是對大家的不負責任啦~
在下身高178,67KG,球場小前鋒,跳投較多(急停、掩護),人稱乞丐版杜蘭特;經手過這麼多球鞋,一直對球鞋的緩震要求頗高。15年年初的時候扭傷了右腳踝(當時穿的是hyperrev2014),經歷了生涯第一次大傷,從此以後對球鞋保護性支撐性的要求增加了不少。
靜態部分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由於最近廣東暴雨連連,我粗糙的拍攝技術遇上陰天,皂片大家將就著看就好哈。動態測評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風格不同體重對球鞋的感覺自然不同,如果不介紹測評人狀況就直接開測,那就是對大家的不負責任啦~在下身高178,67KG,球場小前鋒,跳投較多(急停、掩護),人稱乞丐版杜蘭特;經手過這麼多球鞋,一直對球鞋的緩震要求頗高。15年年初的時候扭傷了右腳踝(當時穿的是hyperrev2014),經歷了生涯第一次大傷,從此以後對球鞋保護性支撐性的要求增加了不少。
1.反應性 8.5/10
這次測評,對比的物件將會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雙後衛鞋:CP6AE。個人認為,CP6AE是一雙比較純粹的後衛鞋,不知道CL2016在CP6AE的挑戰下,會有怎樣的表現?
提到反應性,你是不是第一時間會想到CL系列那種直通地面的堅硬感?現在搭載了全掌的boost,反應性又會不會因此犧牲掉呢?
事實上,在CL2016上,前掌boost的厚度分配非常精准,給人一種“剛剛好”的感覺,適中的厚度讓其在啟動中為雙腳提供足夠的回饋,並不會帶來nike全掌氣墊那種發不上力的軟塌感,無論體重高低,都可以輕鬆駕馭。
抓地力也是反應性的一部分,良好的中底構造再配合柔軟紋路的人字紋,反應性極佳,指哪停哪,毫無打滑,讓你啟動時沒有任何顧慮。
提花鞋面十分舒適,並不會壓腳面,也為鞋子的反應性加了分。
與CP6AE相比呢?畢竟CP6 AE中底是Podulon,與CP系列相比,CL2016的貼地感還是有差距的。但是呢,畢竟大家都受夠了CL前作們前掌的堅硬感了,相信大家也不想回到過去吧~
2.緩震效果10/10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CL2016的緩震效果,我會說,真的是太“特別”了!後掌超級厚的boost無論你能跳多高,它都完美地“接”住你,而且不像氣墊、露娜的軟,它還有餘震(就是傳說中的“回彈感”)!在舒緩你下落帶來的衝擊後,它還會給你回彈的效果,一次、兩次、三次……這種回彈並不會讓你感覺落地不穩,卻如像小型助推器一般,暗中鼓動你再次起飛,相當於變相提高的你連續彈跳能力。假如你是彈簧人,那麼你一定會愛上這種腳感。
由於體重原因,沒拍出那種形變的效果,但這雙鞋的緩震絕對適合任何打法、任何體重的選手,畢竟,它是boost!
3.穩定性 7.5/10
一雙鞋子穩定性如何,並不是靠一兩個設計決定的,而是靠多方的配合共同營造的。側翻、抗扭轉、後跟穩定、鞋面支撐,缺一不可。
CL2016鞋底的形狀設計獨特,前掌有兩處明顯的防側翻,急停的時候很好地鎖住地面。而且大家一直吐槽的“全掌boost穩定性問題”,在CL2016上並沒有出現,得益於大面積上延的防側翻徹底鎖定了外側的boost,無論你boost形變怎麼明顯,總不至於震破塑膠吧!
但是,既然穩定性只給了7.5分,這雙鞋子的保護性方面是肯定有瑕疵的啦~
首先是後跟的固定TPU:雖然你很帥,但是不給力啊!由於TPU不是全包裹的,而且比較短,穿著中如果鞋帶系的不夠緊,有鬆動的感覺,那麼它對腳踝的作用就聊勝於無啦!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選對碼數,選大了你就悲劇了(這雙鞋子不偏碼)
這裡和CP6對比,雖然圖片上看後跟一樣高,但正如前文所說,那半襪口可沒有固定的作用喲。還好鞋子採用內靴設計,再加上厚實的後跟泡棉,只要在實戰中穿上厚實的精英襪,基本不會有甩鞋的情況發生。
說個題外話,登哥的球鞋好像不是第一次出現“襪套”的設計,nike的crusader就是代表作品;但是與貼合感十足的crusader相比,cl2016的襪套並不給力啊,實戰中雖然並沒有把鞋甩掉,但是想要掉鞋的陰影還是會不時感覺到。這點倒是有點像他的大哥KD啊~
下圖是啟動的時候鞋面的狀況,可以很清楚看到鞋面的形變情況。編織面料現階段就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一方面提供優異的包裹性、靈活性和輕質感,另一方面卻削弱著鞋面的支撐性,有種“局部卷麻花”的即視感。
針對這個情況,CL2016耍了一點小聰明,在鞋帶旁邊加入硬質TPU。雖然TPU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鞋面支撐的問題,但是它能夠牢牢地把雙腳鎖定在鞋內,只要鞋子不發生巨大的形變,雙腳自然就能安然無恙。只要你的雙腳肌肉力量足夠強,那麼這雙鞋子一定會是你賽場上最好的伴侶。
4. 耐用度8/10
這次測評是在石塊的場地上進行的,雖然比較粗糙,但比起坑窪的粗水泥,場地狀況算是不錯了。
實戰過後,後掌boost依舊雪白,但是大家都 知道它未來肯定會髒兮兮的(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的事情就不要拆穿了)
實戰三場後,請看下圖的磨損情況!紋路大體的狀況並沒有變化,但是邊緣紋路已經直接“磨開”了,如果拿去粗糙水泥地實戰真是畫美不敢看啊~~也希望各位測評人不要再提起“馬牌橡膠更耐磨”這個以訛傳訛的說法,畢竟耐磨與抓地力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兩個方面,既然馬牌橡膠大底的官方介紹已經表明了它對抓地的態度,它的耐用度也就註定不是頂級的了!
我把這雙鞋子定義為內外場通用的實戰鞋,只要不是特別坑窪的水泥地,駕馭還是沒有問題的。
測評總分:34/40
“自從第一次見到它,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實戰一番。”
詹姆斯·哈登先生,從愛迪達那裡收穫了一份大合同後,又順利代言了第一雙搭載全掌boost的籃球鞋,他在愛迪達的地位可見一斑。
實戰過程中,我們發現,全掌boost無疑是全鞋最大的亮點,在緩震方面它輕鬆斬獲了10分的滿分,無愧於其鋪天蓋地的宣傳。只是,火熱的背後,我們遺憾地發現,CL2016並不是一雙面面俱到的籃球鞋,從2014年開始,作為boost的瘋狂試驗田,CL系列和最高端的簽名鞋相比,往往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這與它本身定位有關。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哈登和老大哥KD的球風截然不同,但CL2016反而更像一雙KD的籃球鞋,準確地說,是KD8:同樣追求低幫,追求靈活的鞋面,捨棄一定保護性從而追求靈活,KD8有全掌zoom而CL2016有全掌boost,登登登登,(當然,它們好像都很容易掉!)。如果不是他們的贊助商不同,我倒是很期待他們換著球鞋穿的畫面。
透過CL2016系列和以往nike系列為哈登提供的球鞋,我們可以勾畫出未來哈登簽名鞋的藍圖,我賭一毛錢它會搭載全掌boost而且是低幫設計,哈哈!不過,和nike相比,愛迪達好像並不擅長玩低幫鞋哦,rose出了7代,鞋幫越來越高聳,霍華德也不滿愛迪達不給他提供低幫版簽名鞋,而且這次CL2016的低幫襪套也並不盡如人意,不知道哈登的簽名鞋,能不能讓我們滿意呢?
如果你要買一雙靈活的實戰好鞋,CL2016無疑會進入你的備選名單中。單單是全掌boost的首次亮相,就有足夠的理由入手了,更何況還能體驗一把阿迪式的編織,何樂而不買呢?
回到開篇所說的話題,即使這雙鞋評分不低,但是CL系列要想比肩甚至超越HD系列尚需時日。不過從CL2016的表現中,我讀到了阿迪的雄心壯志,假以時日,星星之火必可燎原,而這雙鞋,就是點燃平原的火星!
此次測評就到這裡,歡迎各路好漢前來回帖探討,大家賞貼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