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秋天最適合喝酒?
喝酒還挑時候?對中國人來說,好像每天都可以喝酒。高興了,喝兩杯慶祝慶祝;鬱悶了,喝兩杯排解排解;朋友聚會,喝一頓暢快暢快;獨自一人,喝一點消遣消遣。喝酒,從古至今都不僅僅是為了營養,更多是因為情緒。
因此,很多人把飲酒當做一種日常,容易忽略喝酒的養生妙用。但要是講究起來,秋天真的是最適合喝酒的季節。
夏天和冬天是酒的消費旺季,源自中國人的聚會習慣。夏天為了消暑,三五好友呼朋引伴,一起找個海鮮大排檔,叫上一盤蛤蜊,蒸點牡蠣,烤點扇貝,毛豆花生拼一盤,就可以幹它幾大桶紮啤,愜意滋味可銷萬古愁。但這裡的酒,對身體沒有太大好處,圖了一時痛快,難免要長出啤酒肚,容易過量,過猶不及。而在冬天,喝酒就有些涼了,必須隨時溫酒。
從氣溫來看,秋天幾乎喝什麼酒都可以。喝啤酒不會覺得太涼,喝白酒不必聚在暖室,紅酒當然更可以相伴良宵,如果來一盞黃酒,撒上枸杞薑絲紅棗,溫好配上大閘蟹,簡直是極致享受。在夏天到冬天過渡的季節裡,酒的選擇餘地大,喝酒的場合也多樣,所以秋天喝酒更容易對健康、養生有利。
此外,在這個季節喝酒,更能將時令與心情相融合。真名士自風流,大文豪最愛酒。蘇東坡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喝到興頭上,還“扣舷而歌”,最後喝得酩酊大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多麼盡興和灑脫! 這都是秋天才有的情緒。
“舉杯邀明月”,是秋天,“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是秋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也是秋天。根據莫言名著改編的張藝謀電影《紅高粱》中,主題曲“喝了咱的酒啊”,十分得盪氣迴腸,令人嚮往。而不是高粱熟透的深秋,哪能有如此的效果?
不只中國人享受秋天喝酒。旅德華人女作家穆紫荊在一篇美文中寫過,平時喜歡喝葡萄酒的歐洲人,秋天時會尋找一種還沒發酵完畢的新釀葡萄酒。那是只有在每年秋天才會短短出現的特殊飲品,剛上口時像是有點讓舌頭發麻的葡萄汁,很甜,可是隨著裡面酵母的作用,每天的甜度會慢慢地減少,而酒味卻漸漸地增加。“當那甜中帶麻的液體順喉而下時,你仿佛也咽下了對這一年原本所持有的願望。它們很可能在這一年的開頭之際,還隱約地繚亂著你的心,現在卻都化成了一份樸素而簡單的滿足了”。
這種新釀的果酒,其實最具備秋天飲酒的風味。它不同於經過了時間釀養的幹型紅酒,而是果香濃郁的新鮮果酒。細膩豐富的起泡增加了飲用的口感豐富度,聚會也能提升氣氛,獨酌精神抖擻。
這種使用紅樹莓、黑莓、桑葚、枸杞子、黑加侖五種原料釀制而成的果酒,僅從原料上看就十分“高大上”,有點讓人眼花繚亂。這麼多原料一起釀造的酒,好喝嗎?經過中醫理論的複方配方、科學配比,五種原料的滋味互相調和,散發出濃郁的果香,讓人入口難忘。使用原料發酵和蒸餾調製出來的利口酒,是最適合佐餐的餐中酒,搭配肉和海鮮都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