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食品保質期很重要,關鍵是你知多少

什麼是食品的保質期?

不同國家對食品保質期有何不同的要求?

在食品保質期內,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如何處理?

最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有關專家解讀食品的“保質期”,小編為您整理如下:


什麼是食品保質期?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有關標準規定,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保質期由兩個元素構成,一為貯存條件,二為期限,二者緊密相關,不可分割。貯存條件必須在食品標籤中標注,通常包括:常溫、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凍保存等。如果產品存放條件不符合規定,食品的 保質期很可能會縮短,甚至喪失安全性保障。


各國對食品保質期的規定

日本對食品的保質期規定非常嚴格,分“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前者多用於容易腐爛的食品(如生鮮食品)上,表示在未開封的情況下,能夠安全食用的期限;後者多用於品質不容易變壞的加工食品(冷藏或是常溫下可以保存的食品),是能保證食品品質、味道的期限。

歐盟規定,保質期分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前者通常是針對一些易變質食品,是指在保質期之後食用有可能威脅健康;後者則針對其他食品,指在保質期之後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會受影響。

美國食品包裝上的日期分四種,一般會根據食物的性質來標明。第一種是食品外包裝箱上都必須標明“銷售截止日期”,指商場只能在這個日期之前銷售這些食品。但並不是說過了這個日期就不能吃了,它會給消費者購買後的食用、貯存留有餘地。第二種稱為“最佳口味期”, 是指食品味道或者品質的最佳時間。第三種是“食用期”,即食物的最後食用日期。一般這個日期是最長的,超過這個日期就必須銷毀了。第四種,食物還要標明 “封箱包裝日期”,以便出現問題進行追究。

 


各類食品的保質期

一般來說,易腐敗、易氧化的食品對保質期的要求更高,水分活度比較高、蛋白質、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品過了保質期更容易出現品質隱患,但不一定會產生危害,需要檢驗才能確定。而由於微生物、氧化或金屬離子等超標或脂肪酸 敗引起的變質食品食用後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肉製品、食用油和雞蛋這三類食品尤其應注意保質期。

肉製品營養豐富,在長期保存過程中,肉中的細菌會利用肉品充足的營養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導致肉品腐敗變質,同時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隱患。有些細菌本身還會產生外毒素 和內毒素,可能會危及人體健康。除了細菌增殖導致疾病外,蛋白質自身的腐敗也會致病,如可產生胺類、吲哚、硫醇、硫化氫等小分子物質,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過期的食用油,通常會出現油脂酸敗現象,在酸敗過程中會產生其他的有毒物質,比如過氧化物。油脂酸敗後,加熱時煙大、嗆人,其中含分解物環氧丙醛等,食用後易中毒,使患者出現急性呼吸、迴圈功能衰竭現象。普通雞蛋的保質期有限,如果存放時間過久,蛋清中本來存在的殺菌素逐漸消亡,各 種微生物逐漸侵入雞蛋內生長繁殖,最後使蛋內成分完全腐敗、變成流質。經過這一過程後,雞蛋中除殘存的蛋白質、脂肪外,還可能產生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 病菌。變質的雞蛋,就算經過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過了保質期的食品絕不可以再銷售

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能再銷售,必須下架。但是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等同於有害食品;有些食品發生的主要變化是感官品質的變差,仍可以繼續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飲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乾糧穀物製品等;也可能產品品質的影響不是很大,只是過了最佳品質期限,可以降級作飼料等。而有些食品過了保質期後可能會 導致安全隱患,如微生物超標、重金屬超標、過氧化值超標,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屬罐裝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回收後,一般採取兩種形式處理:一是焚燒銷毀或當做垃圾拋棄;二是加工成飼料,用作肥料等迴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