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啥?耳屎是保護耳朵的?不用掏?掏也掏不出來?

很多爸爸媽媽喜歡給寶貝掏耳朵,覺得耳屎太多了,可能會影響寶貝聽力,多掏掏也能保護耳朵。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這種行為更是錯上加錯!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寶貝,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給寶貝掏耳朵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給寶貝亂掏耳朵的3大危害!】

1掏耳朵會損害皮膚

正常來說外耳道壁上有纖毛,通過擺動可以將耳道內分泌物清理出來,經常掏耳朵輕者會破壞纖毛,降低纖毛的擺動能力,損害纖毛功能。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迴圈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常掏耳朵還可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於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

↓↓↓↓可擕式手帕裝棉柔巾,隨時隨地幫助寶貝做好清潔工作!

2掏耳朵可能掏出大疾患

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膚鱗狀細胞或基層細胞增殖,誘發外耳道乳☆禁☆頭狀瘤。耳道乳☆禁☆頭狀瘤是病毒感染引起,開始時是良性的,但如果外界刺激比較多,就會使其惡變,越長越多最終堵塞耳道。在各種致其惡變的因素中,掏耳朵是最多、最直接的。多數病人都有掏耳朵的不良習慣,不自覺地將掏耳朵作為一種嗜好和享受。殊不知沒經過消毒的掏耳工具,不僅能傳播引起耳道乳☆禁☆頭狀瘤的病毒,還可能刺激使其惡變。當然,這也是與耳朵的皮膚、血脈的特殊狀況緊密相關的。

↓↓↓↓有了小寶貝之後,家中常備消毒棉片總沒錯!

3掏耳朵反而加重耵聹栓塞

外耳道分為軟骨部和骨部,軟骨部比較靠近外耳道口,骨部比較貼近鼓膜。有研究顯示耵聹栓塞引起的耳鳴多發生在接近鼓膜處。有時候耵聹本來在靠近外耳道口處,家長不恰當地掏耳朵有可能會讓耵聹更加推到深處,適得其反。

↓↓↓↓耳朵不能掏,那就在給寶寶洗臉的時候順帶洗洗耳朵吧~

【必須重新正確認識耳垢!】

1耳屎是用來保護耳朵的

“耳蠶”或“耳屎”,醫學學名叫“耵聹”,系外耳道軟骨膜部皮膚耵聹腺的分泌物。它不是人體的廢物,相反,在外耳道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富含油脂,耵聹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上的細毛,對耳朵有保護作用,可防止皮膚乾裂和預防感染,這些細毛能阻擋外界的塵埃顆粒,還能防止昆蟲對耳朵的侵害。

↓↓↓↓幹濕兩用棉柔巾,做好清潔,讓寶貝免受細菌感染~

2耳垢平時可以自行排出

耵聹平時借助人的頭部活動、咀嚼食物、張口等動作多可自行排出。若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有可能漸漸結成硬塊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聹栓塞,從而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甚至頭暈等症狀,遇此情況應到醫院就診檢查,請醫生治療。

3正確清潔耳朵的方法

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簽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我們常說的是“正常耵聹是不需要掏的,如果需要掏,家長肯定也取不出來”,也就是說如果出現盯聆堵住耳道情況,應該到醫院進行處理。

4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中耳炎

耳朵和鼻子之間有個通道叫咽鼓管,寶貝咽鼓管,寬、短、直,比較好發中耳炎。一般中耳炎發生之前有鼻部不適的症狀,比如流涕、鼻塞、打噴嚏等,如果這些不適再加上突然的發熱,突發的耳痛就要考慮中耳炎了。那如何防患於未然呢,那就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控制鼻炎,鼻部症狀出現時一定要積極有效地進行藥物控制。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聯繫旺旺:育兒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