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之中秋
中秋節可以說是中國除了春節和元宵節以外的第三大傳統節日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然而中秋具體是從哪種起源就無從考證了。
不過中秋送禮一直都是中國人的傳統。不管是送月餅還是其他的什麼,都是多別人的一份祝福,然而到如今的社會,只是送月餅恐怕只能代表心意了,說實話喜歡吃月餅的人現在不是很多了,而且月餅也就是吃個新鮮,因此送一些實用一些的東西可能會更好,而且選擇月餅的時候月餅的包裝恐怕會讓人感到很吃驚了。雖然近兩年國家對於包裝繁瑣的事情進行了一定的引導規範,但是禮品包裝繁瑣依然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不過一些散裝的乾果生鮮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省下包裝的費用來購買更多的產品。
不才小店目前就有一批回饋大眾的乾果零食,品質上可以保證,而且不會讓人將錢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