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中國獨特的酒文化

人們一提起喝“酒”,就會聯想到中國的“酒”文化。中國人喝酒,源遠流長。中國的第一杯酒,是誰“釀”出來的?又是誰喝下了“第一杯酒”?實在難以考證。這只好留給我們尊敬的考古學家去研究、研究,考證、考證了。
古人,常以“飲酒吟詩”,“飲酒會友”為樂。這到是事實。就拿李白來說,就留下了“鬥酒詩百篇”的佳話。在中國,以“酒”為題材的佳作,更是多如牛毛,不勝枚舉。在此,也無須多敘。



中國,是禮儀之邦。上至國家元首,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以酒會友”的習俗。影片《上甘嶺》插曲中就這樣唱道:”朋友來了,有好酒……”。在中國,只要是親朋好友光臨,就一定會有好酒相待。
中國的酒,種類繁多,等級森嚴,也是身份的象徵。國家迎賓設“國宴”,用的是“國酒”。大款待客,用的是“名酒”。而平民百姓請客,喝的只能是”土酒”。統統都是:灑酒 酒 。
“名酒”,是權力的象徵,也是身份的體現。椐悉,一瓶’名酒”,有的就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1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薪金。普通工薪階層,是絕對吃不起的。因此,就出現了一種奇怪的“酒”現象:買“名酒”的,卻不是吃“名酒”的;吃“名酒”的,絕不用買“名酒”。每逢重大節日過後,回收“名酒”的小廣告,大街小巷都有。


上級來了,也必須請酒。什麼級別的領導,還應該擺上什麼級別的酒。不然,就是對領導的不“尊重”。酒能助興,套話更多。下級說的吹捧話,這是對領導的“尊重”。上級講的客套話,肯定成績,人人皆有。說的都是“順水人情”話。人一走,酒就涼,有什麼“有用”和“無用”。公款吃喝,人人皆大歡喜,反腐倡亷,早被“酒”沖到腦後。
酒量不佳,也無須發愁。可請人代陪酒。”陪酒女郎”,應時而生。單位有,酒吧有。為陪領導作“奉獻”,丟掉了小小性命。這是否可算是:當代“酒雄”。
求人辦個事,也必需得請酒。有“酒”事好辦,無酒就得“研究”,“研究’,再“研究’!
紅白喜事,都得辦個酒。滿月酒、對歲酒、生日酒、新婚酒、喬遷酒,開業酒。這樣酒,那樣酒,普通老百姓,實在難應酬。

在某一地區,還流傳著一種吃酒“涵俗”。名曰:“鬧喪酒”。長輩過世後,親人齊聚一堂,酒過三杯,以酒壯膽,鬧得難分難解,甚至拳腳相加。“鬧後”,和好如初,從不記前仇。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巳的“酒文化”,“酒習俗”。好的,應該發揚光大,更好傳承;不好的,也必須加以改革。只有這樣,才能讓本民族的“酒文化”,“酒習俗”,源遠流更長。
親朋好友聚會,自然離不開“酒”。酒過三杯,猜拳喊碼,鬧過不休。鄰居煩,親人憂。為酒而丟掉了小性命的,確是大大的有。據專家說,每天少量飲一點酒,對身體健康,還是有好處的。但如果把“飲酒”變成了“酗酒”,危害可就就大了。
更奇怪者,某縣一位主要領導,也發了“酒瘋”。就曾在一次幹部大會上這樣說過:“不會喝酒的,不會跳舞的……就不是“稱職”的好幹部”。在這裡,會不會喝酒,也成了選拔幹部的標準之一。這也許是“酒後說糊話”,忘了自已是領導幹部。
最可怕的,要算是“醉酒駕車”了。一違法,二害人,三害巳。國家三申五令,嚴厲打擊,可就是屢禁不止,這也許和“酒能壯膽”效應有關。酒後敢開車的,絕不是“英雄”;敢開“英雄”車的,也絕對不是“英雄”。實得其反,還會變成“狗熊”。每逢佳節和重大慶典。全家團圓,親朋好友相聚,自然少不了飲酒。為了家人,為了親朋好友,為了自已安全。勸君一定要牢記:喝酒莫開車,開車莫喝酒!

只要地球還在轉,中國的“酒文化”,必然源遠流更長。看來,還會象《紅高梁》插曲中所唱的那樣:好酒 !好酒 !!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