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你說給他快樂童年,還不是逼著他學?
今天和家長們來聊一聊完美主義家長。
所有母親都有自己理想中的孩子,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健康的身心,除此之外還要全面發展,要比其他的孩子優秀。
然而育兒這件事實際上卻是十分的艱難,父母總感覺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有時甚至會覺得孩子和自己的願望正相反,因此認為自己對孩子的培養很失敗。在懷泡泡的時候,泡媽也經常會想,哎呀,以後我的泡泡將來一定要學習學習繪畫、音樂,他一定會特別聰明,我要給他所有最好的,給他最好的教育,擁有最好的人生。
為什麼父母強勢地要把自己的期望灌輸到孩子身上,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呢?
我們不妨先反思一下內心對孩子的期望:要聰明、要懂事、要學習好、要健康、要活潑、要快樂、要讓討人喜歡…總之不能輸給其他的孩子。雖然有些爸爸媽媽會說,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不高,只想孩子簡單地擁有幸福、健康、快樂,但當看見自己孩子處處不如別人,也會開始焦慮萬分。
而當我們對孩子擁有很高的期望的時候,因為期望通常很難實現,孩子常常表現得低於期望,這時父母的心裡自然會充滿壓力。當父母再把這些壓力傳達給孩子,就會形成一個對孩子來說最為糟糕的環境。因為設定了過高的標準的父母,無論怎麼看孩子都會帶著負面的心態,而忘記了要自然地看待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立的意志,不會完全按照父母的期望值去做,父母越是急躁孩子越是叛逆,家庭關係也因此而變得糟糕。
與其非得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期望去發展,不如依照孩子的意願以及自家的生活條件,去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教育專家把這樣的方法叫做次優主義。按照這樣的方法培養孩子,大人的心境就會變得很淡定悠然。
大人們將淡定悠然的心情傳達給孩子,孩子也能心情舒暢地給予反應。
於是,當我潛意識裡開始想,泡泡應該如何如何的時候,我會問自己:泡泡是否真的不夠好?是否是我要求太高了?這對泡泡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嗎?我的期望是泡泡本身就想做的事情嗎?相較于父母的理想主義創造出糟糕的環境氛圍,用這樣輕鬆的心態對待孩子,會營造出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成長環境。我們要告訴自己“孩子現在就很好”,接受並認可現在的樣子。可惜現在大多數的家長並不這麼想,不自覺地就會用高標準來要求孩子。有很多家庭的教育問題,都是因為父母強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而引發的,而這些問題的產生會進而使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行的。
孩子是有自己個性的,絕不會全部都行動一致,我們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和成長過程,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引導和幫助他們去做他們本身想要做的事情(當然,這裡指的是合理的興趣)。他不想再看科普類讀物,喜歡讀故事,那就不要強迫他一定要讀科普。他不喜歡聽音樂,而喜歡看書,就不要強迫孩子去聽。他喜歡親近大自然,就帶領他去認識大自然……順著孩子的喜好和規律去培養他幫助他,而不是為了讓他達到全面發展,逼迫他去做他不喜歡的事。這樣漸漸我們會發現,孩子在他所擅長和熱愛的領域,獲得了快樂,也獲得了我們意想不到的成長。
這樣一來,家長以寬容、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珍惜家長的尊重,從而在自己的興趣領域發揮出更大的力量。